感恩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20 浏览:66176

试论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感恩意识培养的方法和手段

摘 要:感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也是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责任.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现在的学生大对数都是独生子女,促进个人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绿'做贡献"为话题,引导小练笔或进行说话训练.

(2)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检测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

二、在班级活动中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

除上述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外,本人认为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年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一系列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一)讲故事法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教师讲学生讲,晨会讲班队会讲,举行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感恩,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却很多.名族英雄袁宗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等.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

(二)办小报法

把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感恩故事,格言,新闻制作成手抄报,电视报,剪贴报等小报,举办感恩主题的办报展览,评出最佳办报能手.通过办报的过程,使学生即受到感恩意识又提高动手能力.

(三)调查汇报法

调查的内容有:父母每天为我做了哪些事,所花费的时间是多少(以分钟计算),我为父母做了那些事我的一月生活费,一年学费是多少,父母为此付出多少劳动(以天数计算),我对父母的态度怎样,我哪方面需要改进,父母对我期望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自己的父母或同学的父母,学会理解父母.可根据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一个到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然后利用班队会把调查计算的结果向大家或父母汇报,可邀请家长到会参加,增加互动效果.

(四)写信法

通过调查活动,影视节目,学习教育,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给你的老师或父母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或谈谈你的其他想法.

(五)征文法

教师引导孩子阅读《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阅读父母亲教育子女方面成功的事例,带领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背起父亲上学》等影视,让好的文学作品浸润少年儿童的心灵.观后可组织讨论并写出读书心得.

(六)作业法

有些学校在周末节检测日前,给学生布置一些感恩作业,亲情作业.在元旦前布置"我做一张节日卡送老师","三八妇女节"前布置"做一天家庭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五一劳动节"前布置"节检测期间洗碗我承包","整理房间我承包","中秋节"前布置"我和妈妈一起做月饼","重阳节"前布置"我为爷爷洗脚","我为奶奶梳头","春节"前布置"谢绝压岁钱"等多方面的感情亲情作业,还可与家长联手吧感恩意识日常化,生活化.

(七)渗透法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上的渗透大家都知道其功能,我们在思想上得时时绷紧那根铉,得经常提醒大家注重.同时,在校规校纪,入队入团,评先评优中,都可制定有关感恩内容的要求.


(八)主题演讲会

利用班会队会活动举行"感恩的心"演讲会.演讲主题可以是母爱的主题,可以是师爱的主题.透过演讲呼唤儿童的感恩心理,让孩子受到更深刻的教育,让感恩意识的种子扎根孩子的心田.

(九)文艺表演

教师引导孩子以歌舞,诗歌朗诵,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比如,教唱《烛光里的妈妈》,集体表演《感恩的心》舞蹈等.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孩子的感恩意识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儿童的品德教育做得更扎实,更生动,更优秀,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进步.把"感恩"教育推向一个,有效推进德育工程建设.

在感恩意识中应注意几点问题

制定好一个教育计划

学校计划可由主管德育部门制定,并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年级计划有年级组老师探讨制定,班级计划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年级和班级计划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要根据年级段班级实际特点,切勿生搬硬套,应付了事.

开好一次动员会

大张旗鼓的宣传动员,切莫轻描淡写走过场,讲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把握好教育活动的度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由对父母感恩意识迁移到对老师,朋友,同学的帮助及感恩.

教育必须系列化

由语文课中真实的感人故事点燃呼唤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具体布置如何进行班级行动,根据行动写感受,心得交流,再到日常的行动,扩大感恩意识范围,层层推进.

总之,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重要途径,为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意识奠定基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