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中级职文2016年,煤矿中级职文北京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149 浏览:59578

江苏省推荐2016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要求,现对我省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及对申报成果的贡献(自然科学奖除外).公示时间为2016年12月30日至2016年元月6日,为期7天.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果对公示项目的真实性和内容有异议,可以书面方式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及.个人提出异议的应表明真实身份,单位提出的应加盖公章.

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江苏省科技厅

邮政编码:210008

异议:省监察厅驻省科技厅监察室025-83350162

业务咨询: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025-83213295

附件:江苏省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12月30日

附件:

江苏省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一、自然科学奖

1,项目名称: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在能源环境应用基础研究光催化材料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当前国际材料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前沿探索之一.本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新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方法,探索提高光催化材料的方法主要的科学发现点:(1)发现协同催化新效应,揭示了一些反应机理,为高效材料体系(2)内建电场载流子分离效率.(3)开拓了获取非化石燃料的碳中和途径,为治理和利用CO2提供了新思路科学价值:提出和发展了光催化材料能带工程设计方法,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并广泛采用,成为光催化研究的主流.提出了等调控手段和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跟踪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一些典型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机理,使光催化环境净化迈向应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同行引用及评价:8篇代表作被Nature,Science,ChemRev等SCI期刊他引次,篇SCI他引0次20篇核心论文被SCI期刊他引2次.被Nature,Science,ChemRev等权威学术期刊高度评价.如加州理工学院Lewis教授评价"邹等人的工作向无机光化学的圣杯前进了一步"(Nature2001,414,589).NatureChina称赞人工光合成碳氢燃料是"保护环境一箭双雕的方法".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

项目完成人:陆小华,暴宁钟,周健,Kwong-YuC(陈光宇),黄亮亮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化学工程领域.化学工程是用化工放大的方法实现从化学发现到工程应用.目前其研究对象已转变为材料介入后流体的"三传一反"如膜,多相催化等过程,受界面影响时传递不同于宏观,反应和传递作用等量齐观,关键科学问题在于揭示界面结构对流体分子的微观作用机制和对传递的调控,新型先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的瓶颈常在于此,亦是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如下:

一,孔径6年后被PRL上发表的实验所证实发现K+Cl-等离子第一配位层并未完全水化,提出水化因子新概念,定量描述离子水化的微结构和有效直径,揭示了纳米尺度K+,Na+的分离机制,被Nature子刊,在仿生领域,Gokel教授认为该工作给出的Cl-水化直径0.65nm是,连续9年在其11篇论文中作为唯一依据,获得的离子水化数及水化半径多位学者作为纳滤,反渗透膜分离主要参数.二,在先进材料合成和多相催化反应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原子粗粒化LJ粒子,采用简化分子特性常数建立新的扩散模型,可用于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不需任何可调参数,仅用临界参数,即可对化工过程设计与开发中需要的扩散性质作预测.McCoy教授评价该建模方法"具有理论基础,参数由经验获得,而其他方法是纯经验的"Nobrega教授大篇幅引用该成果并应用该模型方程进行研究.

三,建立了在线精确测定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离子活度的实验技术,在发现1,2基础上,揭示了水分子受限扩散来控制固体内微相分离反应的机制,进而调控纳米孔结构和复合结构,反应与扩散过程的机制及耦合,量化反应路径,反应产物的成分和结构间的相互影响ChemRev作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推介研制出稳定性高的多种新型介孔氧化钛基纳米复合新材料 本项目获国家杰青,海外杰青,重点基金,NC-RGC等项目支持.在取得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基础上,实现从基础→应用基础→应用→基础的良性循环.8篇代表论文ISI他引544次,20篇主要论文,被引1164次,受邀撰写中英文专着各1部,担任素有"学术界和工业界桥梁"的国际热力学和流体相平衡系列会议"PPEPPD2016"组委会主席,公开PCT专利8项,其中1项获得美国,欧洲,日本授权,实现了介孔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化工放大,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中试结果达到最严的欧V.培养博士生1人获全国优博.相关成果获2016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东亚季风环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演化和突变事件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资助下,洞穴石笋记录发表了一系列东亚季风演化历史的研究论文,其中包括S和N刊物论文篇.从不同时间尺度论述了亚洲季风变化历史,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了中国同位素气候地层学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重要科学发现有:(1)在轨道尺度上,深海沉积,黄土地层和冰芯等气候记录无法直接定年的,建立了最近两个冰期旋回洞穴石笋同位素高分辨率气候地层序列,揭示了亚洲夏季风强度变化具有强烈的岁差旋回特征,以可靠的年代学数据证实了太阳辐射直接驱动亚洲季风检测说.N同期评论:"这对理解亚洲季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该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十大基础研究新闻".(2)在千年尺度上,中国石笋的精确时间标尺弥补了格陵兰冰芯年代学的不足,已成为当前全球古气候对比的另一基准其中2001年发表在S上论文被11种SCI源刊他引7次,入选近十年S最具影响的31篇论文.末次冰期东亚季风并格陵兰冰芯难以涉及的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期/间冰期旋回为全球性和自相似特征提供了可靠的证据.(3)建立了目前全新世最高分辨率的亚洲季风气候记录,发现在百年数十年尺度上季风气候振荡与太阳活动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提供了太阳活动驱动地球气候变化的可靠依据Science同期评论该研究成果将有力地推动国际古气候数值模拟工作.全球温度集成研究本项目所有研究成果已被1种SCI源刊他引1次.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是将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宏观单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排列所成的人工人们可通过设计单元结构来控制属性,进而控制电磁波传播本项目在国家资助下,深入研究对理论实验验证

1,提出,设计和制了2016年月具有宽带,低损耗,隐身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不同极化,任意方向入射的电磁波研究组《Science》隐身衣《》的三维隐身衣适于一定角度入射波.

首次实验了微波段的电磁黑洞基于引力场的黑洞很难用实验来验证应用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轨迹类比物质在引力场下弯曲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黑洞的部分性.

和制了三维变换光学器件-具有焦平面的龙伯透镜2016年月该透镜具有异常优异的性能:宽频带(12-18GHz),双极化,高增益,低副瓣,辐射角度大,整体性能远优于同口径的传统天线,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4,在"自由空间隐身衣"的理论与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突破原始的"圆形隐身衣"限制,提出并设计了任意轴比椭圆形隐衣任意形状隐衣无奇异性隐身衣隐身衣电磁参数在内边界存在奇异性任意形状电磁波集中器,将区域的电磁能量引导到一个小区域提出了利用各向异性手征媒质实现负折射的方法

本项目发表SCI论文60余篇,出版国际专着一部(Springer),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及作为IEEE杰出演讲人的特邀报告15次,20篇主要论文被正面他引1990次,其中八篇代表作被正面他引689次,他引论文源自Science,Nature,NatureMaterials,NaturePhotonics,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等."电磁黑洞"等研究工作被《Nature》,《ScientificAmerican》,《》英国帝国理工学Pendry爵士在《Nature》中评论到:"印象非常深刻.这是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用来实现新奇器件的最新实例",在《ScientificAmerican》这一构建了吸收电磁波的全新方法,同时又可以控制吸收辐射2016年度.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万建民项目简介

1,发现12个不育位点及相应亲和基因,发明相应分子标记.2000年以来相继发现4个籼粳交雌配子不育位点(S29,S30,S31,S32)和6个雄配子不育位点(S19,S33,S34,S35,S37,qPS-1)及相应亲和基因.图位克隆了花粉半不育基因pss1,阐明了pss1在禾本科作物中进化和作用机理(PlantCell,2016),图位克隆了控制生殖发育基因DAO蛋白通过降解体内生长素调控花药发育及果实起始(DevelopmentalCell,2016).发明相应分子标记,聚合亲和基因或置换不育基因,创制广亲和恢复系和粳型亲籼不育系,组配的籼粳交组合结实率稳定在85%以上,有效解决了籼粳半不育难题.

2,挖掘控制抽穗期的关键基因,明确全国各稻区主栽品种抽穗期基因型,设计目标基因型,确定最佳育种方案.挖掘光钝感基因Dth8(PlantPhysiol.,2016),在长短日照下促进抽穗的关键基因Ehd4PlosGeics,2016),在长日照下促进抽穗的微效DTH2(PNAS,2016),明确各稻区主栽品种抽穗期基因型,提出在籼粳亲本选配中利用光钝感早熟基因,感光性基因型相同或非互补的分子设计育种方法,设计目标基因型和最佳育种方案,获得了理想熟期的籼粳交新组合.

3,挖掘水稻显性矮秆及株型控制关键基因,发明相应分子标记.发现显性矮秆基因Epi-df(PlantCell,2016),半显性矮化多分蘖基因D53(Nature,2016),控制株型关键基因APC/CTE(NatureCommun.,2016),发明相应分子标记,为解决籼粳超,培育株的水稻品种奠定基础

4,聚合广亲和,抽穗期及显性矮杆等关键基因,培育籼粳交新品种.聚合S5-n,S7-n,S17-n等广亲和基因和Dth8等抽穗期基因,培育出广适强优恢复系W107,组配的协优107和Ⅱ优107分别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2006年协优107在云南省永胜县1.13亩上创亩产1287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亩产最高记录.利用等位基因置换法,将S5i,S7i,S8i,S9i等籼型育性基因转移到粳稻背景的光敏不育系中,创制了粳型亲籼不育系509S.W107和509S已提供给25个单位或个人应用,组配的籼粳交新组合均有明显优势.通过粳中渗籼,聚合,稻新品种新品种推广3107.39万亩,

植物新品种权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申请项,发表论文篇,其中在等杂志发表SCI论文篇

本项目有效解决了难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成人贡献:主持负责总体设计,方案制定与实施,为1,2,3主要贡献者..审定品种个宁粳号被列入农业部超级稻品种,江苏省推品种.累计推广3107.39万亩.植物新品种权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70%.

项目主要执行人,,为1,主要贡献者.申请发明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0%.

项目主要执行人,DTH2基因,明确各稻区主栽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及其互作关系,聚合广亲和,光钝感早熟,显性矮杆关键基因,培育籼粳交新品种,为1,2,主要贡献者.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发明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0%.

项目主要执行人,,为,主要贡献者,发表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70%.

项目主要执行人,,为1,2,主要贡献者.审定品种个宁粳号被列入农业部超级稻品种,江苏省推品种.累计推广3107.39万亩.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发明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0%.

项目主要执行人,为1,2,主要贡献者.审定品种个宁粳号被列入农业部超级稻品种,江苏省推品种.累计推广3107.39万亩.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项,申请发明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占本人工作量的0%.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聚氨基酸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高分子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前景.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如(1)聚氨基酸生物学意义不清楚高效生产菌株获取技术不过关,(2)聚氨基酸发酵属特殊高粘度体系,,(3)分离技术与下游应用开发研究滞后,尚未形成真正具备应用价值的产品体系.目前国际上仅有

本项目以两种代表性聚氨基酸γ-聚谷氨酸(γ-PGA)和ε-聚赖氨酸(ε-PL)为对象,通过十多年的研究,立足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聚氨基酸生产工艺,实现其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的研究目标,攻克了聚氨基酸生物的系列共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发明了基于生理特征的聚氨基酸生产菌株筛选方法,成功筛选获得多株产物性质多样的γ-PGA和ε-PL生产菌株,结合自行设计的30M3生物反应器在国内率先实现了γ-PGA与ε-PL的产业化生产(3)首创了分子量可控的酸化降粘-超滤浓缩,盐析-醇析联用的复合技术,高纯度聚氨基酸产品

本项目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项,已授权专利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本领域主流SCI收录论文16篇,出版学术专着部,通过成果鉴定2项.本项目技术已在多家企业成功推广应用,累计新增产值元,新增利元,γ-PGA增效肥料累计推广面积多万亩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着完成人贡献:发明了基于生理特征的聚氨基酸生产菌株筛选方法γ-PGA产品,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专利发明人,部分论文的共同作者,鉴定成果主要完成人.

5,仲兆祥,项目的参与者,参与了聚氨基酸产品衍生化开发工作与产品应用推广.

个人主要发明点:对衍生应用作出贡献,成功开发了磁性γ-PGA产品.项目的参与者,参与了γ-PGA增效复合肥生产个人主要发明点:对点作出重要贡献,实现了γ-PGA增效复合肥的可控高效产业化生产,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徐州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完成人:,程卫民,王和堂,周刚,秦波涛,窦国兰

项目简介50%,每年因尘肺病死亡1800人,超过了煤矿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总量.此外,我国80%以上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建国以来煤矿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24起特大事故中,其中煤尘爆炸事故占12起.为了防治煤矿粉尘,国内外主要采用喷雾降尘技术,但水的表面张力大,湿润能力弱,加之水雾粒径小,捕尘能力弱,且喷头易堵塞,可靠性差,导致该技术降尘效率低,耗水量大,恶化工作环境,且矿尘浓度严重超标.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项目开展了煤矿粉尘高效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发明了煤矿井下泡沫高效降尘技术.研制的小流量比例混合器采用并联的旁侧支管和水射流方式,将发泡剂以水量的0.5%比例引入,并形成充分混合的泡沫液,首创基于小流量液体紊动射流自动吸入空气而高效发泡的自吸空气产泡技术,耗水量仅为0.5-1.0m3/h,发泡倍数30-50倍,泡沫出口压力>,0.15MPa,实现了降尘泡沫的低成本和可靠制备,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降尘专用泡沫喷头及喷射支架,专用喷头防止了泡沫的雾化和破裂,并使泡沫远距离喷射,密实包裹综掘机截割尘源,利用喷射支架灵活调节喷头的安装位置及角度,使泡沫始终准确作用于尘源.该技术平均降尘效率>,85%,较水喷雾技术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而耗水量减少80%,解决了喷雾降尘技术降尘效率低,耗水量大的难题.

(2)发明了空气幕与除尘风机高效控尘与净化技术.为配合泡沫降尘技术达到更高降尘率,实现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粉尘的综合治理,研制出了空气幕封闭控尘与高效湿式除尘风机净化风流技术.该技术以全断面空气幕形成封闭控尘区,有效防止含尘气流向人员作业地点扩散,利用高效湿式除尘风机去除封闭控尘区域内的浮尘.该技术处理风量>,800m3/min,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达到95%以上,机组后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分别控制在20mg/m3和10mg/m3以下,从源头上消除了粉尘对巷道的长时间污染.

(3)发明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降尘剂.根据外加电解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采用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逆向设计合成了具有较低临界胶束浓度的易生物降解的新型淀粉基降尘剂,并优选合适的无机电解质与其水溶液复配,使疏水基更易脱水,产生盐析效应,进一步降低其临界胶束浓度,增强其湿润能力和起泡能力.该降尘剂使用浓度仅为0.5%-1%,生物降解迅速,降低表面张力效率较传统烷基硫酸酯盐类降尘剂提高30%以上,为实现泡沫等介质的低成本高效捕尘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项目获授权国家专利29项(发明专利14项),出版专着2部,发表学术论文68篇(SCI,EI收录32篇),经有关院士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已在西山,淮北,兖州,枣庄,霍州等矿区的60多个国有重点煤矿获成功应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着,为预防尘肺病和煤尘爆炸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对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科技进步,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还可用于非煤矿山,建材等尘害严重行业的粉尘治理,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完成人贡献:1,王德明,项目总负责人,主持项目的构思,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组织协调工作,是主要创新思想和技术路线的主要提出者和实施者,对项目技术发明点1,2和3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高效泡沫降尘新技术和绿色环保型高效降尘剂技术的最主要发明人,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科研总工作量的80%.

2,程卫民,项目研究的重要支持与贡献者,对技术发明点2,3有重要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空气幕与除尘风机高效控尘与净化技术,绿色环保型高效降尘剂技术的主要发明人,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

3,王和堂,项目研究的重要支持与贡献者,对技术发明点1,3有重要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高效泡沫降尘新技术的主要发明人,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5%.

4,周刚,对技术发明点2,3有重要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空气幕与除尘风机高效控尘与净化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5,秦波涛,对技术发明点1有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高效泡沫降尘技术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6,窦国兰,对技术发明点3有重要创造性贡献,是本项目绿色高效降尘剂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投入本项目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4,项目名称: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新器械新技完成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完成人:孔祥清,张智伟,张德元,杨荣,盛燕辉,王树水项目简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性心脏病是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也是成人最严重的心脏病之一.外科开胸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常规方法,但是外科开胸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创伤大,心脏切口疤痕会引起顽固性心律失常等.

本项目组从2001年起,历时12年,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系列对称型封堵器并建立操作技术规范,实现了不需要建立体外循环,无心脏切口的微创介入关闭室间隔缺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替代外科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技术发明:

1.国际首创对称型双盘间隔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根据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基本解剖特点(膜部薄,周围有心脏传导系统,邻近主动脉瓣膜和三尖瓣膜)以及其常常合并膜部瘤形成,项目组发明由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经激光雕刻成铆钉样对称型双盘间隔封堵器("工"字形),中间缝三层阻流体,由专用的输送系统将封堵器经由股静脉送达室间隔缺损处,关闭缺损.

应用该封堵器手术操作简单(1小时完成),适应症广(90%以上病人),成功率高(95%),缺损关闭率高(99%),主要并发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低(0.05%).

世界结构心脏病CSI主席德国HorstSievert教授认为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代表了在世界范围内室间隔缺损治疗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国际首创生物陶瓷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镍钛合金丝编织的封堵器植入心脏后渗出到心肌或者血液中的镍离子可能会有细胞毒性.项目组对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生物陶瓷镀膜),实现渗出镍离子浓度下降50%,耐腐蚀度提高20倍,临床疗效得到提高.已经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例病人中应用,并在2016年德国的世界结构心脏病大会上实况转播介入治疗全过程.

3.国际首先发现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室间隔缺损与三尖瓣隔瓣的距离,室间隔缺损到主动脉瓣的距离和封堵器大小与室间隔缺损缺口大小的差值是术后主要并发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创立室间隔缺损的危险分层,提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新策略,该成果应用后,术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下降至0.05%,彻底解决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后顾之忧.

美国CatheterCardiovascInterv杂志主编,Rush大学HijaziZ.M.教授认为该研究结果对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非常重要,是新器械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基石.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项目组在德国,伊朗,越南,巴西,印度,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菲律宾,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专题介绍本技术和现场手术演示,三次卫星转播到德国,巴西和香港的国际会议上示范手术.

该技术已在18个国家或地区的医院应用,国内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等全国范围内150余家地区医学中心应用.

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采用本器械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每例患者节约治疗费用1.5~2万元,住院时间缩短一倍.目前国内每年约有4万名室间隔缺损病人接受介入手术,节约医疗费用约6~8亿元/年,并大大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产品每年为企业创造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本发明也是医工结合的典范,为中国的转化医学提供模板.

项目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国内器械证书3个,美国器械证书2个,欧盟CE证书1个,其他国家器械证书19个.出版国内首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着,累计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4篇完成人贡献:孔祥清对本发明的1,2和3都是主要发明人和直接贡献者,全程组织封堵器的设计和改进,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将该项技术推广到10个国家和地区.发明1有两个授权核心发明专利(ZL201610283652.2和ZL200610089164.1),发明2有一个授权核心发明专利(ZL200410051188.9),发明3有核心文章两篇(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2016,5(4):422-427和CatheterCardiovascInterv.2016,77:84-90.).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张智伟近年来研制成功了国产对成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对国外的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了改良,研制成功了新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所研制的封堵器已通过产品注册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十一五期间,进行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操作规范及新技术临床应用,该研究工作中对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张智伟近年还应邀赴巴西,俄罗斯,印度,菲律宾及越南等国家指导他们开展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张德元本发明的1,2的主要发明人和直接贡献者,全程封堵器的设计和改进.发明1有4个授权核心发明专利,发明2有个授权核心发明专利.有两篇核心文章.

杨荣对发明的1,2和3都是直接贡献者,是发明器械的主要临床应用者,并将该项技术在国内推广.发明1有核心文章1篇(CatheterCardiovascInterv.2016,77:84-90),发明2中世界结构心脏病大会实况转播手术的主要术者,发明3有核心文章两篇(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2016,5(4):422-427和CatheterCardiovascInterv.2016,77:84-90.).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盛燕辉对发明的1,2和3都是直接贡献者,是发明器械的主要临床应用者.发明1有核心文章1篇(CatheterCardiovascInterv.2016,77:84-90),发明2中世界结构心脏病大会实况转播手术的术者,发明3有核心文章两篇(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2016,5(4):422-427和CatheterCardiovascInterv.2016,77:84-90.).投入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王树水近年来,深入研究了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在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方面,提出了干下型及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新的超声鉴别方法.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方面,在国内率先发表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三尖瓣损伤的文章并提出了预防三尖瓣损伤的方法.同时,对室间隔缺损术介入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该类心律失常为术后一过性良性改变一般无需治疗的观点.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程向深海,极寒等复杂环境延伸,输送管道向大口径,储送介质向高压,高密度方向发展,相应地需要使用强度,低温韧性,耐腐蚀性能更加优异的管线,4000米深储气库站场高压注气管管内压力高达42MPa,温度120℃,且含H2S,CO2,Cl-等腐蚀介质,对管道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液化天然气(LNG)工程,高压锅炉管等对管道的强韧性,耐腐蚀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制造难度大,我国在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材料,装备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均存在制约瓶颈,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曾长期依赖进口.

本项目经10余年的长期研究,突破了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材料及其关键制造技术,研制了相应新技术装备,在国内实现了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高效率规模化生产,满足了复杂条件下油气储运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战略需求,实现了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由完全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并大量出口的巨大转变,极大提升了我国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材料与制造以及应用领域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发明与创新如下:

1,发明了低碳多元微合金高性能管线钢及纳米强化技术

本项目提出在低碳多元微合金化基础上,进行组织超细化与纳米强化的新理念,系统研究了纳米团簇结构及原子组成与分布,探明了纳米团簇,微合金元素,形变热处理,时效等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高强度,低成本与优异耐腐蚀性,低温冲击韧性及焊接性能的良好匹配,攻克了强度与韧性及焊接工艺性能之间相互制约对立的难题.

2,发明了大变形控温快冷高效轧制成形与组织性能调控一体化技术

综合运用剧烈塑性变形组织超细化和热处理强韧化原理,在轧制成形的同时,实施形变热处理,对组织进行调控,实现了晶粒超细化和纳米析出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并显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3,开发了成分精准控制高纯净冶炼—宽板坯连铸生产高性能管线钢工艺技术

为克服原有LF—RH工艺生产管线钢的不足,发明了包括炼钢在线终点控制,留氧出钢,RH脱碳脱气,RH脱氧合金化和LF脱硫工艺的成分精确控制高纯净冶炼—连铸生产高性能宽板坯管线钢工艺技术.利用RH留氧脱碳,有效减轻了炼钢炉内脱碳负担和钢水氧化,满足了高性能管线钢对低碳和成分精确纯净度高的质量要求.

4,发明了高钢级大口径无缝管生产技术与专用新技术装备

攻克了高钢级管线钢强度高,变形抗力大,穿孔困难等难题,压缩比高达15,单次减壁厚高达100mm,有效减少了轧制道次,降低成本20%以上.所发明的多规格产品柔性生产技术还实现了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钢级,不同尺寸规格(外径Φ219~813mm,壁厚13~120mm)无缝管的目标,节约固定资产投资数亿元,并有效减少了生产线占地面积,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5,发展了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规模化生产质量一致性控制技术

生产的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是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本项目研制了工艺参数在线实时感知-传输-处理-反馈-控制系统,在高效规模化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可靠与性能一致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高钢级无缝管产品合格率高达95%以上,产品形状尺寸精确(外径±0.8%,壁厚±8%,外径弯曲度仅1mm/m),开发的层流入水温度自动控制一级程序和轧机多项新型控轧规程,保证了高性能管线钢生产工艺和组织性能的稳定性.

高性能管线钢及无缝管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人贡献:1,2,3,4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相关论文的作者和授权发明专利201610150451.5和201610150441.1的发明人.投入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2,尤凤志,对本项目科技创新点2,4,5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授权专利201620279082.5,201620279033.1,201620279028.0和201620179046.9的发明人.投入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5%.

3,黄一新,对本项目科技创新点1,2,3,5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授权发明专利200610096513.2和201610196040.2的发明人.投入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5%.

4,刘俭,对本项目科技创新点3,5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授权发明专利200710196974.1的发明人.结合沙钢实际开发出X70,X80等系列管线钢并大规模生产,成功应用于国家西气东输,中缅管线,中俄管线等重大工程.投入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5%.

5,钱刚,对本项目科技创新点3,5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结合兴澄特钢实际开发出X80千吨级管线钢规模化生产技术,通过中国石油物质公司鉴定.投入本项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2,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攻克电子交易架构,终端安全机制及可靠性等技术难题,建立进村入户,安全可信的电子交易系统,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电子交易主渠道.

技术创新:1)利用农村广覆盖的公共通信网(PSTN),提出B/S金融电子交易架构,面向短连接的交易处理分配优化方法和以访问控制为基础,信任链传递为核心的安全交易策略,首创了基于PSTN的B-C/S安全电子交易架构,研发了支持多业务写作的安全交易平台和终端,写作业务30余种,接入效率提高4倍.起草了《支付终端应用规范》,并成为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标准(Q/ABC31-2016).2)创新了终端动态随机特征码防入侵,敏感信息保护和安全存储方法,解决了低成本下的终端安全机制难题,国际安全认证PCI2.0两项核心指标:敏感信息保护34分,防入侵攻击26分,均优于标准要求的25分

申请发明专利45项(含PCT3项,外观设计4项,软件着作权1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

历经3年研发与试点,9年推广,已成为农村电子交易的主渠道.1)全面推广,进村入户.2003年苏州农行试点,2004年江苏和山东农行示范,2005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批复运营,目前已应用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西藏,内蒙等地区,部署终端411.6万台,山西等部分省市的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2)安全可信,方便快捷.系统安全无故障运行9年,50亿笔交易无差错.2016年交易额达到22.3万亿,支持新农合,新农保等特色业务,6000万农户,2亿农民足不出村享受了现代金融怎么写作.

项目完成人贡献: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大学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大学技术职称:高级工作单位:大学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大学IE浏览器即可完成终端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以及综合报表分析等各种功能.

6,曹鹏,技术职称:级工作单位:大学

7,胡晨,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大学组织本项目2003年在苏州农行试点,2004年在江苏和山东农行示范.2.提出了多任务软件架构,使用非阻塞型输入/输出和事件驱动模型等技术提高了终端通讯接入并发处理的响应速度,采用数据通信和业务操作流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保证了通讯可靠稳定.3.构建了业务平台与终端间的敏感信息安全通道,满足保密性完整性安全要求.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8,田有东,技术职称:级工作单位:交易终端自助终端

9,单伟伟,技术职称:高级工作单位:大学项目名称: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及实践完成单位:河海大学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项目完成人:唐洪武王船海肖洋何华松王玲玲顾正华项目简介本项目属水利工程领域中的水利工程调度与管理领域.

洪涝灾害,水资源紧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问题十分突出,水力调控作为保障河流安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非工程措施,可利用工程快速改变天然河道水动力条件,从而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河道水质.然而,水力调控涉及复杂河网水动力过程和工程群联合等复杂因素,满足防洪,排涝,供水,通航,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水力调控困难,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可借鉴.因此,研究和发展复杂河网水动力模拟理论方法,构建多目标水力调控技术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组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及地方重大(点)工程科研等课题,集河网水动力理论,数值模拟方法,人工智能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历时十多年的系统研究,形成

1,针对流域内广泛分布的河道,湖泊,行蓄洪区,圩区及水利工程等多要素多尺度耦合的难题,建立了水动力特征时间尺度通用计算公式和嵌套域尺度选择及其敏感性评价方法,开发了流域尺度通用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参数智能反演方法和复杂河网水流状态校正模式针对多边界-多目标-多工程间非线性影响难题,将流域水动力模型与智能方法相结合,揭示了多边界,多工程作用下的河网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多目标平衡模式以及多工程分级调控预案库,创建了具有先验知识和智能化等特征的复杂河网水力智能调控方法和多种调控模式提出了通用闸泵调控运行模拟算法,实现了流域水动力模型和多目标水力调控模型之间的通信互馈,发明了卧倒门闸下射流清淤装置和悬挂式水力自控系列闸门等水闸运行优化技术为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开拓了新思路.开发了GIS,水动力模型,水力智能调控模型协同耦合的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生态保护等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着作权项.部分内容被国家规范《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6)》采纳流域水动力数学模型《水工设计手册》列为基础软件.发表论文篇.成果已在淮河中下游河网防洪除涝安全控制,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苏北里下河地区河网水动力调控,太湖流域水质水量调控,世博园区防洪-排涝-水质多目标闸泵群联合调度,浦东新区河网闸泵群联合调度,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水运调控等多个流域30多个复杂河网中得到成功应用,近3年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费亿元,每年防洪,生态效益亿元,社会效益.随着国家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本项目无疑有着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推广前景广阔.完成人贡献:唐洪武作为本项目总负责人和第1完成单位的负责人,在项目立项,科研,成果凝练和工程应用中起关键作用,提出总体技术方案.对建立流域尺度通用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复杂河网水力智能调控方法和调控模式,水闸运行优化技术,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船海作为本项目第1完成单位的负责人之一,在立项,科研,成果凝练和工程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建立了通用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河道水动力学模型的实时校正卡尔曼交替滤波算法,共同开发了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肖洋作为本项目第1完成单位的负责人之一,在立项,科研,成果凝练和工程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建立了复杂河网水力智能调控方法和调控模式,水闸运行优化技术,复杂河网水力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何华松作为第完成单位的负责人,在科研和工程应用中起关键作用,共同为的应用提供了总体思路,共同确定了淮河下游河网防洪除涝安全控制,淮河入海水道行洪安全工程调控和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方案,编制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6)》.

作为第1完成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为的应用提供了总体思路,共同建立了不同尺度嵌套敏感性评价方法.

王玲玲作为第1完成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建立了水动力特征时间尺度通用数值评估方法和不同尺度嵌套敏感性评价方法,了大尺度河网中基于全耦合嵌套模型的同步数值求解,共同建立了通用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

顾正华作为第完成单位的负责人,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构建了复杂河网水力智能调控方法,建立了感潮河网水量调控的调水总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感潮水闸流量非线性计算模式,发明了悬挂式水力自控系列闸门.作为第1完成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不同尺度嵌套敏感性评价方法.

1完成单位的技术骨干之一,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第1完成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在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水质-泥沙平衡关系的联合调度模式,项目名称:大型高性能低扬程泵站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完成单位:扬州大学,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骄水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江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

项目完成人:陆林广,邓东升,施卫东,李同春,张仁田,关醒凡,陆伟刚,朱红耕,张德胜,冯旭松,刘军,赵兰浩,陈斌,孟凡有项目简介大型低扬程泵站广泛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排涝,防洪,抗旱和水资源调配,水生态改善等重要领域.随着全球极端气候逐年增多,特大洪涝旱灾频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生态状况进一步恶化,大型泵站在维护水安全粮食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低扬程泵站的总量及规模世界,但由于对大型低扬程泵站的关键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工程实践中存在一重大问题:①过流通道水力损失在净扬程中的占比大,泵站装置效率低,每年因此浪费电能数亿②过流通道易出现回流,旋涡等有害流态,导致水泵机组发生水力振动和结构振动,严重危害泵站的稳定运行,③低扬程水泵效率低,汽蚀严重,精度差,可靠性低密封漏油本项目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实现了大型低扬程泵站高性能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科技创新点:①揭示了低扬程水流运动规律,创建了基于三维湍流理论的泵装置分步优化和进,出水流道分层次优化的水力设计理论与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进,出水流道及泵装置的水力性能,②构建了低扬程泵站抗振安全度评价体系,创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水力系统-机组结构-机组承载体"三者耦合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在保证泵站整体结构稳定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泵装置的水力性能,③发明了适用于低扬程泵的"791翼型",提出了轴流泵,斜(混)流泵,贯流泵非线性环量设计数学模型,创新发展了低扬程泵水力设计理论与方法,成功研发了我国紧缺的系列高性能低扬程模型泵,④发明了环保型组合式叶片调装置,建立了大型水泵叶片角度调节量与控制机构运动轨迹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大型低扬程泵站优化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关键技术装备.

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项软件着作权10项,出版专着9部,发表的论文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79篇,参编国家标准2部,主编行业标准2部,培养研究生86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2人.

成果应用于16个省市,自治区的72座大型低扬程泵站(占近十多年我国新建大型低扬程泵站的90%以上),泵装置效率平均达到77.4%,与十多年前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大型水泵制造企业,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70%.研究成果的大范围应用大型站建设的技术水平产生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水利部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人贡献: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对创新点作出贡献提出研究和技术路线,创了优化水力设计方法提出获专利1项出版专着部发表论文0余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负责项目的总体方案制订协调,提出提出大型获专利1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获专利1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获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提出提出大型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提出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提出提出,提出泵装置变速运行性能预测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提出叶轮出口沿径向环量分布的非线性关系,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冯旭松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获专利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发表论文篇获专利项姓名:技术职称:正高级工作单位:南京蓝深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ZQB型潜水轴流泵,HQB型潜水混流泵系列新产品研发的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解决了大型潜水轴流泵站水泵综合密封技术,潜水电机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获项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高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获发表论文篇.姓名:技术职称:级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创新点作出贡献发表论文篇项目名称:完成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项目完成人:尤启冬陈永江蒋素梅吴玉霞周云曙项目简介15%).本项目的创新成果如下:

1.研究出高选择性的定点式化学伊立替康,10-脱乙酰巴卡丁Ⅲ侧链酸的手性转化合成,多西他赛

2.研制出安全环保的纯化和结晶创新工艺.独创出快速浓缩优化析晶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伊立替康三水合物(纯度99.8%,单个杂质0.09%).独创出混合溶剂结晶技术得到稳定的无水多西他赛,解决了多西他赛三水结晶物不稳定的关键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纯度99.6%,单个杂质0.05%).

3.通过多专业技术的集成创新,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6项),PCT专利1项(已进入12个国家),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3篇,获新药证书8项,主持制定原料,制剂国家标准8项,现均已收载国家药典,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标准.所研发的产品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项目","在国内首家开发上市,填补国内空白".其后续研究列入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成为我国首个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注射剂,已进入美国市场,创造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四个产品成功打破进口垄断,自上市以来,已应用于1000多家医院,包括301医院,上海瑞金等280余家三甲医院,累计治疗患者80余万人,其中2016年10万人以上,仅为进口药的1/3--1/10,降低患者药费6000--10000元/疗程.累计销售约100亿元,利税约35亿元,为患者节约药费约115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50%--75%居国内第一.另外,4个通过了美国FDA的完成人贡献:

2,尤启冬:是创新点1和2的主要贡献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伊立替康课题研究与开发的选题,调研,制定研究方案,研究工作的协调,申报新药证书,完成伊立替康的合成方法设计和完成全部研究工作,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喜树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指导企业开展天然药物的创新研究.本人在该项目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了60%的工作量.

3,陈永江:是创新点1的主要贡献者,对创新点2有重大贡献,负责四个产品的合成工艺研究和中试放大工艺研究,申请了并授权了两项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纯度伊立替康的方法"和"一种多烯紫杉醇无水结晶物的制备方法".本人在该项目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了70%的工作量.

4,蒋素梅:是创新点3的主要贡献者,作为质量分析和生产负责人,全程配合路线研究,精制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中间体,产品质量检测,开发出各中间体核成品的检测方法,对其中的异构体进行了良好控制,主持制定了本品的质量标准.建立了符合美国FDA和欧盟标准的生产和质量体系,伊立替康注射液成为我国首个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注射剂.进入美国市场,创造显着的经济效益

5,吴玉霞:是创新点3的主要贡献者,负责4个产品的制剂工艺研究.发现微酸性溶液可使多西他赛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克服了原体系致敏,不稳定,易发生分解的缺点,申请并授权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塔三烷类化合物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本人在该项目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了70%的工作量.

6,周云曙:对创新点1,2,3均有贡献,负责提出本项目研究思路,制定技术方案,组织课题实施,整理和总结项目进展,撰写和审核报批材料,结果审定等工作本人在该项目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了70%的工作量.

7,张伟中:是创新点1的主要贡献者,负责多西他赛产品的合成工艺研究,创建了手性侧链酸的手性转化合成技术,并用于和天然的10-脱乙酰巴卡丁Ⅲ一起制备多西他赛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刘国庆梁慧康徐格林朱武生马敏敏殷勤张仁良项目简介

在32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的支持下,本成果历时16年,在探索我国脑梗死的血管学病因特征及血运重建的新策略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科技创新成果如下:

明确了中国脑梗死的血管学病因特征,提出了脑梗死诊断.网络化,开放式的1年再发率为11.2%,显着高于西方水平(7.4%),提出了脑梗死诊断.9部脑卒中防治专业指南.

建立了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治疗98.7%,各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3%,均优于国际平均水平(手术成功率95.3%,并发症5%).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

提出并证实了血管再通后血管再狭窄/闭塞的发生新机制和干预靶点,显着提高治疗效果.在国际上率先证实脂蛋白脂酶介导的脂蛋白在动脉壁沉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是血管再狭窄/闭塞的重要因素,并发现3条关键通路,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靶点提出强化他汀预防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由30%降至12%提高了血运重建的疗效.CirculationResearch等杂志上,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委托,主持制定了《中国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本成果已在全国102家医院推广应用,培训专科医生843名和国外神经介入医生34名.主编专着6部,发表中文论文396篇,SCI论文147篇,累计影响因子554.351分,其中包括NewEnglJMed(letter),Neurology和Stroke等专业顶级杂志,7篇论文作为封面文章高度正面评价,他引2628次,SCI他引791次.主办了国际血管和介入神经病学学会会刊InterventionalNeurology(Karger出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本成果曾获得201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完成人贡献: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指导项目具体实施和结果的总结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研究思路,方向,革新研究方法,创建研究平台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主持科研基金申请和实施,组织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应用.对科技创新1,2,3作出创造性贡献,应邀就脑梗死的血管学诊断和治疗内容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学术主席,做学术报告共8次,主办大型学术会议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3作出突出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1,2作出突出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负责项目部分研究的设计,实施和结果总结.主要负责"南京卒中注册"系统和"中国卒相似度检测入注册"系统的建立,维护,脑梗死患者血管学诊断和治疗,病例随访,总结撰写论文,参与成果推广,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对科技创新点1,2,作出突出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负责项目推广应用对科技创新点1作出创造性贡献.同时负责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和相关医院的推广应用.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南京卒中注册"系统和"中国卒相似度检测入注册"系统的维护和数据记录,临床病例进行随访研究,总结,提炼研究结果.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贡献.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7,朱武生,参与部分研究的设计,实施和结果总结,在"中国卒相似度检测入注册"系统和"南京卒中注册"系统建立和病例随访研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神经血管内介入诊疗工作,对科技创新1,作出贡献.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主要工作是临床病例进行筛选,血管学病因检查及干预,并进行随访研究,总结,提炼研究结果.对科技创新1,2作出贡献,并培训进修医生.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负责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实施和推广应用.主要工作为脑梗死血管学病因诊断和干预的临床应用,对科技创新点1,2作出创造性贡献.同时负责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和相关医院的推广应用.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负责本项目部分研究的实施和结果分析,主要负责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主要对科技创新点1,2作出贡献,在该项目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50%.项目名称: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人:项目简介

1,国际上首次提出白介素22是促进慢性肝炎转化为肝癌的重要因子,阐明STAT3,NF-κB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慢性肝炎导致肝癌过程中的分子机制.IL-22在体内及体外均具有明显的促瘤效果,其机制是通过激活下游的STAT3信号通路及效应基因.同时血清IL-22是判断HBV相关肝癌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以肝癌临床标本和荷肝癌免疫缺陷小鼠模型阐明了STAT3,NF-κB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发表有2篇发表在"Hepatology"(IF:12.003),同时还包括"JournalofHepatology"(IF:9.858)"Oncogene"(IF:7.357)等杂志.

2,在慢性炎症向肝癌转化过程中,雌激素信号通路可以调节慢性炎症向肿瘤转化,并导致肝癌发病男性多于女性.α表达,进而调控STAT3的磷酸化而影响肝癌的发生,男性病人由于失去雌激素的保护而影响PTPRO及IL-1α表达,最终导致肝癌发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研究论文发表在"Hepatology"(IF:12.003),"ClinicalCancerResearch"(IF:7.837)等杂志.

3,揭示炎症分子信号及细胞网络在炎症导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发现白介素17在慢性炎症诱导肝硬化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通过加强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促进肝脏炎症损伤,阐明PTPRO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双重效应,可以同时调节炎症细胞功能及肝细胞生存.进一步利用人和大鼠活体肝移植"小肝综合症"作为肝损伤研究对象,揭示HGF,TGF-beta等信号分子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分别发表在"JournalofHepatology"(IF:9.858),"JMolCellBiol"(IF:7.308),"JournalofImmunology"(IF:5.52)等杂志.

4,发现了多种通过干预慢性炎症而抑制肝癌的新方法,并进行临床转化.成功研制出肝癌李斯特菌疫苗,DC疫苗,并与美国JohnHopkins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临床研究,建立了大型GMP实验室,用于肝癌的细胞免疫治疗,包括肝癌李斯特菌疫苗,AX疫苗,DC疫苗,PEDF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论文有2篇发表在"Oncogene"(IF:7.357),还包括"CellularMolecularImmunology"(IF:3.41).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5,在肝脏外科及肝移植技术领域进行多项创新,建立了以外科手术为主体的规范化临床抗乙肝病毒治疗方案,有效地预防肝癌肝切除及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明显提高了肝癌患者疗效.开展了国际首例拟摒弃的带血管瘤肝切除标本作为供肝的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癌,结合各种临床抗病毒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为拓展供肝来源开辟了新的思路.论文发表在"Liver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International","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等.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十余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等,明显提高了肝癌患者生存率,降低了肝癌的复发率,取得显着社会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密切结合临床,内容涵盖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诠释了转化医学研究的理念.共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在肝脏病领域国际最着名的期刊"Hepatology"(影响因子12.003)发表3篇论着,"JournalofHepatology"(影响因子9.858)发表3篇论着,其它影响因子大于7的论着10篇,总影响因子215.3分,被SCI杂志引用592次,其中被Cell,Nature,NatureReviewsCancer等他引584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完成人受邀在"JournalofHepatology"和Oncogene"发表有关慢性炎症与肝癌关系的综述文章,受到该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第三方评价认为,该项目整体研究水平国内领先,部分研究国际领先.

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