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小学,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09 浏览:8574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理念

一背景—世界的眼光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相隔三年.2002年即将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设置"综合学习"领域,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怎么写作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学会合理用脑,作有责任感的公民,为进一步学习和就职作好准备.在自然科学和数学反面的成绩达到世界首位.课改理念:促进平等提高质量.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核心:数学英语科学,基础:历史地理工艺音乐艺术体育外语),制定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1)四项发展目标:精神道德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身体方面的发展.(2)六项基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泰国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起全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学习的变革"口号—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力求在四个方面的平衡中制定基础教育的目标:民族认同与国际视野,爱国主义与人本精神,习惯的才智与现代科学技术,外向性经济与自主性经济.

香港特别行政区近期发动的课程改革,强调在知识迅速发展,知识型社会进步和道德价值观倍受挑战的时代,课程构架应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所长,尽量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着想.应培养学生以积极态度,拓宽国际视野,学会学习,掌握各种能力.教育改革建议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背景—立土

1996—1998年

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

60%的校长和40%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难.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当问及课时不足的原因时,认为达不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完不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比例之和约为50%.

57%的教师和46%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标准案例: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

目标之二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现状

学科课程与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经验课程与选修课程微乎其微

各科之间比重失衡(语文,数学高于日韩,科学和体育与健康则低)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难:就是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难度过大,有些学科内容过深,不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种摆摆看.

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全一册)思考题:应如何正确处理与地方的关系

初一《语文》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了八道大练习题,其中第一大题有三小题,第五大题有两小题,第八大题有四小题.另外在第八大题后有语法练习两大题共八小题.

初中《生物》第二册(上):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偏:就是偏于知识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考试出偏题,怪题,各学科缺乏联系,忽视了基础教育广而博的特征.

初三《语文》试题:《红楼梦》中:贾母的丫环是谁宝玉的丫环是谁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谁

中考《历史》试题:填空:北宋时期,庐州(今合肥)人是闻名古今的清官,被中外学者誉为"京剧鼻祖"的皖籍艺术家是.《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皖籍货币理论家,最先呼吁国人重视西藏问题,警惕英国侵略西藏野心的皖籍进步思想家是.

旧:就是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有些课文时代性差:如《猎户》一文颂扬打豹英雄,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相违.

中学《生物》教材:现行教材中基本上是用传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生物进化,没有涉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群体遗传学等内容,基因,克隆等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教材中基本上没有反映.

初一《地理》第一册:在讲马来西亚时,仍然说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天然橡胶,棕油生产国,其实现在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已相当少,自90年代初已不是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至90年代中期棕油产量少于印度尼西亚.

繁:就是课程内容繁多,重复,有些内容甚至带有繁琐和形式主义色彩,不必要地加上一些形容词,名词,使简单的命题复杂化,学生难于理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新的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3.课程结构的改革趋势

特别关注选择性—课程要求的层次化处理分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特别关注综合性—课程类型多样化

处理持续性与均衡性的关系,特别关注均衡性—科目结构的均衡化

处理统一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综合性:学习领域—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将学习内容统整为几种学习领域

综合学科—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学科

综合实践课程

选择性: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

规定选修课与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

在普通高中提倡学分制

均衡性: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均衡规划学习领域,均衡规划课时,均衡规划内容.

改革的体现:

1.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3.九年一贯设置课程.

4.高中以分科为主.

5.语文由24%降至20—22%,数学由16%降至13—15%

4几门学科的说明

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将为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国情,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帮助,学生将通过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学习与探究,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作为一门综合的课程,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

5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3年级起开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怎么写作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

(1)国际上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法,挪等国以及我国台湾省都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①自然现象和问题的研究

②社会研究

2.社会实践学习

①社会怎么写作活动

②社会考察活动

③社会公益活动

3.生活学习

①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

②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2)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目的: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它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案例一

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过程:

学生调查:

1.了解学校周围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因素

2.在调查基础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项目,如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噪声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3.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验

4.各组间相互交流,进行评议与质询

5.撰写研究报告

目标之三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数学课程标准-

加强的内容: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发展空间观念,重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鼓励使用计算器(机).

削弱的内容: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取消对人为编制的应用题,删除繁杂的内容(如根式,无理方程),降低公式计算,术语表述,降低对证明技巧的要求.

2加强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历史(二)课程标准—

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课程框架.

围绕三个主题展开: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注重培养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3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

增加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图形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语文标准)

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历史标准)

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现实问题的探究,降低对运算速度,证明技巧的训练.(数学标准)

4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双基立足点的不同.

是生活还是升学

是眼前还是终身

是知识还是发展

目标之四课程实施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

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

却从未自己独立阅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概念,

从未对课本,老师提出过质疑,怀疑,

从未提出不同于课本,老师的独立见解,

从未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

从未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解决过问题,

从未有过刻骨铭心的激动不已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显然,这已经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人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了.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概念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解

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主动性.主动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四,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感性,身体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五,问题性.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探究式学习

"问题解决"式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一个球体表面上标处检测想的遇难船只的位置.

过程:理解问题(归结为球表面上的点)—寻求办法(生活中座位的确定)—运用方法—问题解决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案例自主学习

就我国长江中打捞中山舰故事写出一个综合报告,并就泰坦呢克号轮船和库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艇的打捞问题写出建议,总字数不少于1000字.要求从报刊,杂志,百科全书光盘,网络,电视台的科学报道和时事频道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交接福利与核能的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

2.建立积极互动的教学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第一,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第三,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3课程实施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第一,要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程不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过程本身也具有目的性的价值),

第二,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

第三,要真正树立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目标之五课程评价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A学科学习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

B一般性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的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

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

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

(2)设计评价工具

A学业成绩评价表

B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评价表

(3)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A搜集数据和证据

B分析数据和证据

地理课程标准案例

评价时应关注学生以下诸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

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化学课程标准标准案例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建立化学学习档案,收录他们的重要资料,如:

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的结论,他人评价的结果

目标之六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建立课程管理制度

2实施校本课程

以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基地,由学校及校内教师与其它机构合作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意义

1.把开放的课程决策引入教育系统

2.有利于尊重教师与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3.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再分配.

4.丰富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

5.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1)较快吸纳新信息,

(2)适应本地情况,

(3)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3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不等于课程

课程资源开发的三重筛选——教育哲学:教育理想社会及人的发展,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相适应,教学理论:与教师教育教学的修养相适应

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的类型:素材性资源—直接来源,条件性资源—决定实施范围与水平,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三课程标准

1.研制过程

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各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

2001年3月,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的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征求修改建议.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各项目组以各种形式向相关领域的部分科学家,着名学者征求过意见.

2.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我国1912年使用此概念,1952年废止,使用教学大纲一词)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段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1)是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2)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达到可评估的

(3)隐含着教师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的含义

(4)设计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课程标准的特点

《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标准》的突出特点.

《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标准》的附录部分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4.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

1,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

2,技能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其趋势

构建:选课制,指导制,学分制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

推进:计划于2005年秋季实施

课程改革的目标: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新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建立新课程评价制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基于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打破班级和年级的固定界限,鼓励跨班级跨年级选修.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

确定共同必修内容,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

实行学分制,反映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历程.

新课程的管理与运行:

走班制

短学期制(每学年4个学期)

1学期10周,9周上课,1周考试,学生选6-8门课

选课指导制(班主任制,学生咨询制度,辅导员制度,学生互助制度)

学分制(三年总学分198学分:毕业学分150,共同必修学分118)

学校合理与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考试评价制度:

过程性评价:学业成绩,研究性学习,学生特长,社区怎么写作与实践,自我评价和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

认写作度:建立高中毕业生学业成就认写作度,毕业水平考试:(合格与不合格),其他为相应的水平考试

东西方课程比较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优势: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

问题: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与价值观

东西方课程比较

课程价值与课程观

(1)国家利益个体发展

(2)培养精英面向大众

(3)注重系统知识关注生活经验

(4)强调稳定追求变化

(5)计划大纲教材跑道共同建构

课程结构与管理

(1)学科基础生活的基础发展的基础

(2)一元专业化多元均衡性

(3)统一指令性灵活指导性

(4)集权:国家主导均权:政府学校个人

课程内容与教材

(1)学科中心经验中心

(2)系统与规范解决问题

(3)原理经典的知识应用现代化的内容

(4)难窄旧浅宽新

(5)概念法则练习经验思考应用

(6)注重结论获得知识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教学与学习方式

(1)听讲与接受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记忆与模仿理解与创造

(3)书本知识实践活动

(4)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考试与评价制度

(1)标准化答案鼓励个人思考

(2)书面测验论文答辩制作

(3)知识技能技巧参与多样化创新

(4)被动评价自我反思

(5)区分排名推动学习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是合作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