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题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58 浏览:142540

范文一

以学科整合&rdquo,为抓手,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以《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坚持突出特色、全员参与、陶情益智、快乐健体&rdquo,原则,立足校内资源,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从而深入推进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大体育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3名.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每天上午两节课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三节课后为课外体育活动课,上下午各有5分钟的眼保健操.活动器材的制约,活动安全的高压都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直接体现在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很差,活动技能很低,缺乏体育兴趣的恶性循环中,课外活动开发的不是很充分,部分时间被其他老师临时占用,进行体育活动的班级少,即使有活动也是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深知:体育大课间&rdquo,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rdquo,,积极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让充满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安全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三、课题研究依据

以《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意见》、《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rdquo,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近视率,减少肥胖症,促进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队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教师敢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开放场地设施,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结合音美科技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职工校园文体活动进一步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rdquo,思想落到实处.

5.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6.组织各类竞技、趣味、群体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7、组织师生创造、改制各类体育活动器具,开发适合师生健身需要的各类器材,开发校本体育课程.

8、落实学校全民健身快乐参与健康发展&rdquo,理念,推动学校发展.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大课间活动开展方面的资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2、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和老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课间活动主题,对每一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二)研究措施:

1、时间保障.调节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

3、人力、物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体现全面健身,融洽了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部分师生自制.

4、安全保障.加强安全宣传和管理,按类别划定活动区域,师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学校为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六、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申报(2013年3月)

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搜集相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1、2013年5月进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座谈会,全面启动课题,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

2、2013年9月-2013年12月份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

3、2014年3月份对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展示活动成果,并进一步完善.

(三)完成结题报告(2015年3月)

2015年3月进行课题后期期调查分析,并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组织课题鉴定,向全市推广大课间活动研究成果.

(四)课题组成员分工

负责人:王家夫体育专职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活动设计及组织,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资料搜集汇总并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

成员:梁丽华刘兴杰咸国柱

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参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开展与研究,撰写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课题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二)课题小组成员系一线体育专职教师,素质高,具有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三)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深化新课程改革,与落实《课程标准实验方案》结合起来,具体落实到体育组实施.

(四)精心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保安全,要将大课间活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改善活动场地和器械,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鼓励教师、学生创编活动内容,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使大课间活动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

(六)大课间活动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全员参加,练习密度90%,练习负荷保持在低、中强度,做有氧运动,符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范文二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

选题依据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校《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课题是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提出的.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小学体育教学都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本国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把其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上海、浙江等地区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比较多,也很全面,但是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专门研究还有不够.当前我市各中小学教师对这一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严重不足,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为我校体育课堂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指导,为深化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2、当前我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深化实施,以生为本,健康第一&rdquo,的指导思想得到有效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没做硬性要求,教师可自主选择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健康向上的内容进行授课.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花样尽出,各式各样的、新颖的优质课和公开课层出不穷,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高涨,确实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但是在达成效果的背后,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通常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甚至部分男性教师和上了年纪的体育教师就有点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对此,我们想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进既受孩子们喜爱、又能锻炼身心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怎么写作.

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rdquo因此,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搜集和拓展一些适合小学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堂,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4、少年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娱乐性强,简单易学,不受时间、空间、地点、器材、人数的限制,适合孩子们天生好动,善于模仿,喜欢结伴的生理特点.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规则灵活变通,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孩子们玩起来不仅能锻炼身心,培养日常生活中交往、竞争、合作、创新的能力,而且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的功能.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挖掘和拓展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基于以上论述,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rdquo,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rdquo体育课程改革彻底放弃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硬性规定,只是规定了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的原则和范围,且这个范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具体学习内容的确定,则要由各地、各校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要求以及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这些规定和要求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

基础条件:近三年来,我校加大对各项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投入配备,达到市一级学校以上要求.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我校坚持开展体育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同时响应上级要求,坚持开展大课间、第二课堂和组织体育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员上:本课题的参与成员都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撰写的论文和优秀课例都曾在市镇级发表.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和理论学习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必须首先着力解决组员要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树立培养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实践中创新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学校体育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2、民间体育游戏的收集、实施和评价问题: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首要任务是收集和改编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适合小学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把其引进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逐步进行各水平的体育课堂教学实验,总结,再实验.其次是制定适合的、完善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学的评价制度.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目标:建立一个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的,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内容

1)民间体育游戏的搜集、筛选、改编、拓展和整理.

2)小学体育课堂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研究.

3)民间体育游戏的运用与现有体育教材的整合和优化策略.

4)小学体育课堂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效果评价研究.

3、本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课题基于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渐渐深得人心时期,传统体育教学与新型课堂教学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创新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课题研究中,大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民间体育游戏与常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突出教法与学法创新.

3)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创新.在体育课堂中挖掘和改编大量民间体育游戏充当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实施中制定民间体育游戏进课题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身体机能数据中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实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通过实验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促进教师在执行新课标教学的具体行动上能真正体现以生为主、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通过实验,编制我校民间体育游戏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推进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在我校实施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3)通过实施,获得家长和社区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为理论指导,以研究中生成的过程资料为本课题的进程和方向,加强学习和总结分析,推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向家长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上课的兴趣及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实地调查,为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和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开展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边实践,边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4)实验研究法:根据我校情况和研究需要,我们在每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为实验班,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实验和实施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数数据收集,做出阶段性的数据对比.

七、本课题的研究进度

1、研究周期

三年半,即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

2、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A、准备阶段(2009年7月&mdash,&mdash,2009年9月)

1)通过网络,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全国各中小校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学习、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学以致用.

2)搜集、筛选和确定适合我校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项目,按水平要求进行归类.

3)收集和制作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教学所需的器材设施.

B、实施阶段(2009年10月&mdash,&mdash,2011年6月)

1)通过实践,逐步改编和拓展民间体育游戏,使其具备体育课程教学功能.

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实验班加强民间体育游戏引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实施和研究.

3)加强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评价方法研究,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机能数据测试和统计,分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C、结题验收阶段(2011年7月&mdash,&mdash,2011年12月)

1)结合现有教材,编制民间体育游戏教学的校本课程,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

2)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

八、本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