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文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11 浏览:13407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股票市场源于股份制的建立和发展,股份制是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但是,中国股市存在的过度压榨股民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我们有必要认识研究这些重融资轻回报行为,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


自1993年以后,股市规模迅速扩大,上市公司已达两千多家.每年又有不断地新股上市和再融资,从股市中的年融资额达数千亿资金.近年来由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中国股民出现的亏损十分严重,在2011年的熊市中股民人均亏损四万元,于是纷纷选择用脚&rdquo,,离开股票市场,成为从不交易的僵尸账户&rdquo

股市理念应是双赢.在市场经济中,股市是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形式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在股市上获得生产及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作为股市投资者,他们希望通过购写上市公司的股票,为企业投资,从而获得公司红利以及资本收益.但是,从目前中国股市来看,企业上市融资确实能够融到大量充足的资金,但是,中小投资者的红利却鲜能获得,只能依靠在二级市场交易来获得差价收入.这种机制不仅加剧了二级市场的投机气氛,更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这样的市场氛围不可避免会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这样,一方面不利于企业上市融资的顺利进行,更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消费需求会产生抑制作用,最终不仅损害企业的发展,也影响整体经济增长.

另外,股价的家庭财富效应.消费者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财富,其中一个主要部分是普通股股票.当股票上升时,消费者的金融财富增加,消费者感觉变得富有,因而相应增加了消费支出.反之,当股票下降,消费者金融财富缩水,一些资金被套牢在股市上,因而不得不减少当期消费支出.所以,中国证监会应立即着手维护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股票市场交易规则,禁止操作股价和内幕交易.并且要限制股市中的过度融资行为,加强保护广大中小股民的力度.加强监管绝对不是为了监管而监管,监管只是手段,监管绝对不是目的,加强监管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还是为了保证我国股票市场藏富于民,使股票市场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的股市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中国股市现状的分析与反思以及如何改善股市的健康发展,许多学者做出了贡献.

浙江省统计局编写的《浙江统计年鉴2010》中具体列出了浙江省在2000年&mdash,&mdash,2010年十年之间各种经济数据,并且指出了浙江省经济的各种生产销售模式,也分析了浙江省在创造高量的GDP方面的可取之处和一些宝贵经验.它认为浙江省的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是有其值得赞扬的地方的.

李幛喆在《中国股市发展报告·,2011年》中联系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分别讲解了2011年宏观面打正方针、具体政策、&rdquo,专题、上市公司总体情况、上市公司违规情况、证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中小股民维护自己的权益等总体情况及变化.并以块纪念股市先驱者特别板块,纪念为中国股市的建立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最后,本书以20个表格权威发布2011年的重要数据.此书对于研究中国股市的现状及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时寒冰在上海证券报中发表《股市当为镜》一文,明确指出中国股市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没有传导给股市,更没有传导给普通的投资者.资本市场过快地在总量上的拓展和相关制度的漏洞,稀释了投资者所应获取的财富和权益.所以,中国应该把股市给投资者的稳定回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考量.

近年来,国内的经济学学者和专家大都致力于指出中国股市的投机和融资行为,更深刻指出了该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变这种不利的现状,包括投资思维的引导,强制上市公司分红派息,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等.

(三)、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雨露.理财规划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秦楠.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股价影响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李梦军,陆静.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息与股票波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4).

[5]刘亚辉.大小非减持玄机.新理财,2008-05.

[6]傅盛宁,钟国斌.大小非解禁不能变失禁&rdquo,股改大博弈进入下半场&rdquo深圳商报,2008-07-19.

[7]郭田勇.治市与救市并举.华夏时报,2008-07

[8]黄向臻,中国股市价值投资与投机的思考[J].福建师大学报,2006,(3):19-22.

[9]涂自力.我国股票市场脆弱性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2003,(12):23-26.

[10]滕剑仑.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9,(1).

[1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陆蓉.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J].学术研究,2003,(3).

[14]姜炳麟,郝丹,赵前程.货币政策股票市场内部传导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5).

[15]沈小平.我国股市宏观调控观点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4,(87):4-10.

[16]潘明霞,周莉凡.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能力[J].西南金融,2006,(7):18-20.

[17]伯南克.金融学文献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18]吕末林,刘光.中国股市过度投机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