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84 浏览:119654

作者简介:徐丽华,女,白族,1977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现为湖南省慈利县江垭中心完小高年级把关教师.从事小学教学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担任学校公开课,观摩课,代表学校参加县市级教学比武,均获得好名次.所教学科在每次检测中均居年级之首.所写论文先后有20多篇获省市县级一二等奖.先后八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两次荣立三等功.所写论文《如何根据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实施教学》被录入《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论文《儿童创作画教学一得》录入《湖南少儿文艺集》.

【摘 要 】: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五点:一要转变教学观念,摆正教师的位置;二要恰当运用教学方式,辅助课堂教学;三要多方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四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杨先生的个性;五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创新.

【关 键 词 】:转变、运用、激发、尊重、张扬、鼓励、创新

语文老师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课堂上,老师稍微放松点,学生们就会有说不完的“闲话”,“奇谈怪论”、“胡言乱语”层出不穷.当老师摆出“师道尊严”,大声呵斥之后,课堂又沉默了.学生们的热情、好奇心都淡化下来.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成了当前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从自己二十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就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摆正教师的位置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可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而很多老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教学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给,学生收.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堂又哪来活力?所以,要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视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视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只有教师将自己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还学生以课堂主体的地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二、要恰当运用教学方式,辅助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应该是互动的.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激活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营造氛围,激活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和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发现式,探索式等引人注意的教学形式.可以采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音韵美.通过编演课本剧,让学生自我创作,尝试成功的喜悦.我们还可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黔之驴》时,在学生掌握了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演一个课本剧.学生们兴致很高,竞相上台表演.结果,他们将驴的愚昧无知,虚有其表,老虎的小心翼翼,步步试探,直至最后的勇猛出击,吃尽驴肉,扬长而去表演得活灵活现.通过这样的形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乐园”.课堂上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局面,课堂上真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要多方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使学生主动学习,活起来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前提.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性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多方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是一种享受.他们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完《蟋蟀在时报广场》后,我便问学生:“大家想知道蟋蟀切斯特举行告别演出后的情形吗?”学生齐声回答:“想!”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说:“其实大家都已知道了结果?”学生一脸茫然,胃口出被吊了起来,急切地求我告诉他们.我这才笑着对他们说:“结果就在你们的心里!你们愿意告诉大家吗”此时,学生全都高高兴兴地拿出纸笔开始续写.十多分钟后,一篇篇精彩的想象作文便出炉了.学生们有的想象蟋蟀还乡后每天与朋友土拨鼠、免子等快乐欢聚、唱歌、喝酒.有的想象蟋蟀还乡后依然走村串乡演唱,并把他在纽约学到的演唱技巧融入自己的歌唱,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歌曲.还有的则想象:切斯特因想念老鼠塔克、猫儿哈里和马里奥,一个月之后又回到了纽约.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主动,丝毫没有感觉到作文的困难.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培养,他们的心灵和才智得到了解放.此时的课堂完全成了学生自由想象表达的空间,当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四、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同一个问题,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有的孩子的回答极富个性,这时,教师切忌轻易扼杀学生的独特观点.对于学生们因环境不同,时代不同而造成的误解,教师要适当引导,尊重、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对于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予以表扬,用真心去尊重学生,呵护学生,鼓励学生.只有当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的平台,学生的个性才得以放飞,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上,我们经常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允许他们自由表达,课堂的气氛肯定会活跃起来.如在教《黔之驴》时,在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们经过思考,便开始畅所欲言:有的认为故事启示我们: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有的认为故事启示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自招祸患;还有的说故事启示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放弃;还有的说故事启示我们:要战胜对手,就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等对于学生的这些异见,我都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今后继续大胆思考,大胆发言.学生们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次的成功,他们在今后的课堂上怎么会不积极?学生们发表自己见解的过程,就是个性发展的过程.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创新

独立思考,是正确的解读作品的前提,也是当今学生十分缺乏的一种品质.而对于文本的的解读,应该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通过质疑、讨论、交流,把文字材料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如在教《愚公移山》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除了移山这种办法,愚公还有别的办法解决出入不便的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说出了自己的办法:挖隧道、搬家、修公路、请挖土机挖山等对学生的这些说法,我没作任何评价,接着问他们:愚公为什么没采用大家说的办法?学生们这时不急着回答了,开始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儿便又踊跃发言了:一个学生说:“愚公之所以不搬家,可能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舍不得离开.”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说:“还有可能因为愚公他们的田地都在这儿,搬家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他不愿意搬走.”对这两位同学的回答,我回之以微笑.接着又有学生先后解释了因为当时没有挖土机、定向仪等现代化机械和仪器,不可能用挖土机来挖山,不能挖隧道.再加上当时没有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修公路也是不现实的.最后,我又问:愚公一家和邻居们能搬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吗?即使如愚公所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要耗费几代人的精力,值吗?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之后,我才引导他们从寓言这种体裁的角度去理解:寓言本来就是用检测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课文中的愚公这个人,移山这件事可能都是检测托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作者的目的是教育人们向愚公学习:不向困难屈服,身处逆境要迎难而上.通过讨论这样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正确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有主观能动性,有独立性,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教学的配角,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充满生机,活力四射,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