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83 浏览:93168

“问题学生”在我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要成功实现其转化是一个难题.笔者曾耳闻目睹一些班主任过度追求技巧智慧,将他们看成对手,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每天上演“抓小偷”“猫捉老鼠”式的“暗战游戏”,以打败“问题学生”为目的.这些并不能实现对“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以下是笔者成功转化“问题学生”张三(化名)的实践与思考.

一、案例:“问题学生” 张三的成功转化

(一)引子

前几天,笔者走访了张三.其父母又是让座,又是打开饮料硬要笔者喝,还强留笔者在他家吃午饭,感谢笔者使其子张三到现在还没有变“坏”.那么,张三是何许人?其父母又为何如此地感激不尽?

(二)原因

张三还在读小学时就“很有名”:个子长得不高的他,小学连续六年座位都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的最后排,单人单桌.同学们讨厌他,老师连小学毕业素质考试也不让他参加,因为担心他拉下了全班的平均分.

张三升初中后就被分到笔者班里.开学第一周就有同事告状:张三怂恿她班级的一个学生在商店里敲诈另一个同学.笔者马上采取惯用的“笨”办法(对“问题学生”事必躬亲、家访等),立即火急火燎地骑自行车到离校有5公里的他家家访,通过多次家访,笔者得知:张三全家兄弟姐妹四个,其上有三个本校毕业且表现良好的姐姐都还在高中读书,他是最小的宝贝儿子,他母亲对他尤其宠爱,但他父亲却动辄就用打的办法教育他,他们也常因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而苦恼、吵架,常常搞得家里鸡犬不宁.他父亲整年的收入仅靠有限的一点茶叶,闲时搬运货物添点家用,他母亲身体又不好.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台旧电视机,有线电视也无力安装,家中经济极其困难.

(三)方法

这是一个自卑、蛮横又被宠坏的孩子.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从初一开始的两年多来,笔者一直关注张三:利用节检测日家访,总次数不下20次;同张三的父母“商量”如何教育儿子(比如,不能因为自己劳累、经济拮据或心情不好,一听到儿子抽烟,就打骂,把儿子当出气筒);与其姐姐们“商量”,要不忘教育弟弟的义务(比如,帮助弟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的兴趣点逐渐从逛游戏厅转移到学习上来).笔者特别督促他父母晚上一定要管住张三,断绝其和社会不良青年来往,不进游戏厅、网吧,或在街上闲逛,家中再穷也得把有线电视装起来,把张三留在家中.笔者在学校中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比如,班中座位安排对其一视同仁;特地建立转化小组,每日由小组长负责辅导张三学习;协调张三和任课老师的矛盾;等等.

(四)成效

张三的表现时好时坏,反复性强,但两者时间间隔逐渐拉大.笔者已记不清和张三谈心的次数了,每次笔者都是苦口婆心与他“商量”怎么改正缺点,几乎都和他讲“科学”.所以,当麻木的他当着其父母的面流下“好后悔”的眼泪时,笔者也很有成就感.有时为点小事他还会和同学大打出手,但同初一刚来时相比,总体上品学进步较大,也没有大的不良现象了,逐渐为同学们所接受.同学们也愿意同他一起坐,和他一起做值日.渐渐地,笔者做转化小组思想工作次数也少了,他本人的周记也认真写了,英语等一些功课的作业也能独立完成一些了,上课基本守纪,也不偷玩游戏了,每天会带书包回家看书学习了.

全国著名班主任陈宇老师说:“班主任带生确实需要技巧,但这不应该是班主任追求的终极目标.所有教育中的策略或技巧,如果离开了对学生成长的最真切的关注,将毫无价值.”笔者虽是农村中学的普通教师,但从成功转化张三的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其中蕴涵的策略与方法.

二、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与方法

(一)寻求大爱,是成功转化“差生”的根基

被《纽约时报》尊称为 “天才与圣徒”的雷夫是全美最佳教师,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学生”,有大爱情怀.笔者不是现在时兴的“雷夫”,可是想想两年多来,笔者做到了把学生当作“研究”对象,潜心把工作做到“家”,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很多人都说笔者对学生太好了.笔者愿意“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作为教师,笔者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当今,用大爱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教师太多了.不久前,笔者参加全国继续教育网的初中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第一爱心,第二”,他用大爱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例子不胜枚举.陈宇老师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也卓有成效,他说:“教育智慧的产生,源于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奇思妙想也会不绝如缕.”

(二)寻求乐观,是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源泉

魏书生说:“潜心育人学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原来“天堂”“净土”就在我们身边,使自己高兴起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只要“育人”“科研”即可.于是,笔者研究班级,研究难教的张三,每天在乐滋滋的研究中度过.


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再三强调中老年教师学习工作不要放松.可是,很多农村中老年教师都等着退休,不像笔者这样撰写论文、搞研究.其实,笔者潜心“研究”张三,也是为了自己活得高兴、活得有价值,更是为了自己健康.这样,有了乐趣工作容易持久,工作再也不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差事.因此,教师做到“潜心育人”“忘我科研”不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对班主任教师本人的身心和谐也是很有好处的.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这也是很好的生存智慧.

(三)寻求,是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笔者每次面对张三,脑海中就会闪现四个概念:树立为学生怎么写作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决策过程要.这是魏书生先生潜心研究教书育人规律的心血结晶,笔者将其“科学”班级管理方法与学生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结合实际,活学活用.笔者坚持运用“科学”思想带班,这也是成功转化了张三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学生中出现“道德观念无知、是非模糊、学习能力差、自卑、疑惧、意志力薄弱、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有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反映在教师身上是不尊重学生.魏书生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值得好好学习和研究.

(四)寻求理想,是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支柱

很多人说笔者的所作所为太“笨”了,说现在许多教师的通常做法是:把优秀学生绞尽脑汁地挖过去教,最后名利双收,而像张三这样的学生,则千方百计动员其或回家、或退学、或转学,哪有像笔者这样“自讨苦吃”的.可笔者认为,面对张三这样的学生,笔者还要这样“笨”到底.笔者1986年加入中国,至今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在转化张三的过程中,每当想打退堂鼓,笔者就会想起:我符合党员标准了吗?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难道只是叫在嘴上的吗?魏书生老师说:“农村教师要守住心灵的宁静.”这可谓金玉良言,做人在物质上要知足,要有感恩之心,不能只求索取.因此,寻求共产主义信念,时刻“看护好你曾经的和理想”,成了笔者转化张三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