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校园生活等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751 浏览:42727

来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已数月,各方面好像都已经适应了.问及原因,我想说:在这里上大学,每每会被接踵而至的新鲜和好奇或包围或吸引,不知不觉近一年的时光就度过了.

比如在新生营你会收到“如何避免性骚扰”的资料;学长们会邀请你加入向过路人索要纸巾的比赛活动,借此培养你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子夜时分,香港同学居然会邀请你去玩游戏“捉迷藏”;诚然,有的专题活动也挺耐人寻味:2005年一批中大学生参加了Service LearningPlan,这个计划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其他国家的小学体验一番支教的乐趣等

刚来的时候,我更多想到的是要好好读书,上大学自然要读万卷书.然而两个学期下来,书读得并不多,但确切地说,我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中大,卷面上的考试比较少,但学生需要完成许多课程报告,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撰写各种论文或是方案设计.这个过程,你必须经过选择题目,收集资料(包括实地调研),处理信息,确定研究方法,提出提纲,修正方案,最后提交成果这样几个阶段.

我刚开学遇到的第一篇论文是“创造一些能把现有的物品的性能提高的方法,并举一例”.要求把如何提高的过程,以及新物品的优点都写出来,并且搞成商业报告形式.过去在内地很少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所以对这种有点类似于发明创造的选题,我着实胡思乱想了一通,考虑了不下20种方案.最终和另外3个同学敲定是对我们还算熟悉的钢琴下手.选题确定之后,怎么写又是个问题.为了学习如何用英文写作3000字的论文,我们没有少跑图书馆.

其实从找选题,收集资料,到写论文,这其中也包含了自我学习和向同学学习的过程.而老师就是期望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中大读书,你必须首先学习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后来我发现,在香港上大学,不论什么课,Persentation是常有的事.其不同的只是内容罢了.有口头性质的,一般每人讲述3~10分钟,要求背诵,读商科的要更长一些.之后会有人提出疑问,你必须当场用英语作答.Persentation对你的口语、应变能力都有不低的要求.

中大安排的课程种类很多,有主修、副修、ILC(英语)、领袖能力培训及一些求职方面的,这类课程都是全英文讲授.不管你过去的英语有多好,刚来时都会很不适应.理由是我们曾经学习的英文多为社会科学,很少涉及自然科学,一上来就让你听用英文讲述的微积分,哪个内地生听得不是一个头两个大.不过中大的老师特好,任由你反复“折磨”,他们总是会耐心解答.

说到学习成绩,平时的表现占不小的比例,比如出勤率、作业等,在课堂上发问也有助于你成绩的提高,问题越刁钻越尖锐越好.但是考试不行,会被直接开除.

中大为培养全才而不是专才而开设了不少通识课程,分别为“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四类.学生须至少在每类中各选一项.具体来说就是200多门包括文、史、哲、理,外加艺术、宗教、科技、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生活层面的课程.无论你偏好什么,都可以找到喜欢的课程.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玩儿的有“现代科幻小说与电影”、“魔法、神化与超自然”等.

以往在北京,父母、老师无不教导我们读好书比什么都强,有道是“艺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然而中大却是一再向学生强调,不应专攻一门学问而忽视了身边的其他,这不但会限制个人今后的发展空间,将来也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所以各种学习性质的活动在中大很普遍:去北京学普通话,去伦敦学英语,去台湾、两安、澳门等地N日游,语文学习,学长计划等不一而足,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平台.

在中大生活,食宿都很方便,只是口味偏淡,蔬菜也少,大家戏称“没菜扣肉”.不过宿舍里都备有厨房,冰箱、电磁炉、微波炉、冷热水机:兴趣所致之时,男女同学也会一起操刀煮饭烹饪一番.

每层学生宿舍都可以淋浴,洗澡完全不必外出.宿舍多为两人间,每人有写字台、书架、衣柜、床各一.楼下一层的洗衣房里,洗衣机、烘干机、甩干机、电熨斗一应俱全,外加宿舍内的空调一律需刷卡使用.晾衣区是分男女的,但一栋宿舍楼里往往既住男生也住女生,据说香港某大学的男女生宿舍甚至是门对门脸对脸,让我们好生羡慕.另外宿舍楼还有自习室、电脑室、活动室、会客室和琴房.每个宿舍设有舍监,能担任这个职位的大都是教授级的,他们负责为同学解答各种问题,组织各类活动,也为学生争取一些利益;当然一旦你违反舍规,首先代表学校治理你的也会是他们.

香港物价指数偏高:理个发要80港元,苹果2.5港元1个,在学校的超市里我曾经发现300克一包的油菜居然标价11.8港元,好在中大距离深圳不远,同学们常常会去那里购写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原中大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要学四种东西,一是学会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会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侨是学会怎样做人:learn to be.

想想一年来,在中大的日子,似乎都离不开这四个内容,我暗暗思忖,无论当初迈进校¨时18岁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只要在这四件事上下足工夫,有所收获,那么自己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无悔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学生)

香港校长们眼中的内地生

内地同学基础好,而且很勤奋,他们的到来,促进和激发了本地学生更用功读书.香港的学生也有优点,他们很灵活,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在一起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朱经武

就内地学生而言,香港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对他们造成冲击,肯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在香港上学的内地学生都十分优秀,他们的知识面、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强于香港学生,这对香港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对教师授课也提出了新挑战.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张信刚

相对于那些从内地大城市来的学生,从内地农村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来香港的学生,在面对香港和自己家乡之间不同的文化环境问题时,是需要作调整的,这方面我们的工作也一直在加强.很简单的,比如说要帮助这部分学生认识到,有些场合,是需要穿西装等正式服装出席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刘遵义

我觉得内地好的学生非常多,香港大学来招生的数字非常小,香港大学看中的学生是很特别的学生,是能够适合香港大学教学模式的学生,学生选香港大学,不是因为香港有大学,是因为我们香港大学特别的地方,所以我希望他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报考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香港的大学和内地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是各有千秋,之所以这两年会出现内地学生甚至是文、理科状元放弃北大、清华,选择香港的大学,主要是香港的大学奖学金、英文教学等方面比较吸引人.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

陈坤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