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角度下的沈文小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73 浏览:156152

【摘 要】沈从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家,针对研究领域宽广,成果丰硕.通过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化选择与审美判断――沈从文研究综论》了解到沈从文的研究包括生态学研究如《与自然为邻――生态批评与沈从文研究》、旅游学、人类学、艺术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筑美学也包括对各种题材作品的研究如《沈从文城市题材小说审美研究》、精读精析如《沈从文精读》和单篇的研究如对《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边城>研究》的研究,研究成果包括沈从文的思想品格、精神气质、文学地位、文化价值等.

【关 键 词 】存在主义;沈从文小说

阅读过程中,读到《文化选择与审美判断――沈从文研究综论》、《张爱玲沈从文贾平凹文化心理研究》联想沈从文的小说,深感沈从文小说与存在主义相契合,遂以存在主义角度对沈从文的小说做一探讨.

一、存在主义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扯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追问人的意义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于19至20世纪,随着启蒙运动和自然科技的发展,上帝的权威被推翻,延续千年的信仰被打破,哲学家们意识到重塑信仰的重要性.存在主义产生于现代文明危机,“焦虑”存在主义产生的根源.存在主义者认为“焦虑是从存在对非存在的认识”[],这种焦虑是存在本体的焦虑.孤独、异己、绝望、无意义、非理性等情绪是焦虑的症候.存在主义者认为,人面对存在意义已经消失了的环境时,其生命状态就会转向焦虑和恐慌.内心的焦虑经过积累和理性调节则会转化为忧患意识.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进行着“穿越虚无,重塑价值”的努力.为消除焦虑,存在主义者试图解决“虚无”,答案便是人的自我超越性.


二、虚无的表现――以《萧萧》为例

生长在湘西的幼年沈从文,除了看到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外,也目睹了太多的杀戮.“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过去看看那个糜碎了的尸体,或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动”[]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幼年的经历对性格的形成和成年有重大的影响,幼年目睹的太多杀戮和的场面必然在沈从文心里埋下了对生命荒谬的体验的种子.而参军后的沈从文则与杀人者同行.在清乡看到杀人一千,利用乡绅矛盾杀掉无辜的老实的乡下人,在怀化看到杀人七百“我们部队到那地方!司令官军法官除了杀人似乎无别的事可作,我们兵士除了看杀人,似乎也是没有甚么可作的”“我每次到场时他们也就总站在那桥栏上看热闹”以杀人为娱乐,将生命当儿戏,他们糊里糊涂的杀人,也糊里糊涂的被人杀,看到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和直面死亡,不可能不使沈从文加深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存在主义者认为,当面对死亡时人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如此直面死亡和荒诞的人生,不免使沈从文产生极大的荒谬感和虚无感,在这样的情境下,沈从文深深的感到了厌烦.“又看到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简直无从说起,这一份经验在我心上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了”[]后来,沈从文从“乡下”来到城市,却目睹了更多的城市的虚伪、丑陋和堕落.

这种巨大的虚无感表现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是对虚无的批判,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下面以《萧萧》为例,探讨沈从文小说虚无感在小说中的表现.

《萧萧》中的虚无表现,是萧萧及萧萧丈夫和家人对于生命的不自觉,他们糊里糊涂的过着生活.在她嫁给小丈夫做童养媳时,她对自己的不幸完全不自知,她不了解做童养媳意味着什么,不了解做童养媳可能失去一生的幸福,她甚至没有面对未知世界的些许恐惧“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她又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妇了”花狗引诱萧萧,而“萧萧十四岁时高如成人,心却还是一颗糊糊涂涂的心.”“终于有一天,萧萧就给花狗变成了妇人了”但这个过程也是糊里糊涂的,萧萧对自己做了什么不甚清楚.花狗走后,已经怀孕的萧萧紧张忧虑而不自知,完全处在混混沌沌的状态“她的心,想到的事自己也不十分明白.”而萧萧丈夫家中人发现萧萧怀孕的事后,开始想了一些惩罚,但是他们对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清楚“大家全莫名其妙,像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 而当萧萧生下别人家的儿子,萧萧丈夫的家人竟然没有一丝的怨怒反而“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萧萧丈夫面对自己的妻子生下的别人的儿子,竟然没有一丝不满,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当萧萧和花狗的儿子也结亲,娶了童养媳,可能另外一个人要重走萧萧的悲剧的时候,“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让人深感震惊的不是发生在萧萧身上的悲剧,而是萧萧对自己境况的不自知,她没有认识到做童养媳给她带来的痛苦,所以当面对悲剧重演的时候,没有一点同情.除了萧萧,还能看到萧萧丈夫的不自觉和丈夫家人的不自觉,他们在悲剧里,却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糊里糊涂的生活.小说表现的这种生活状态不能不说是与沈从文感触到生活的虚无然后反思人的生存状态有关的.

后记:虽然对于存在主义理论了解很少,这篇论文也不过是浅薄的想法,但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对于沈从文的作品加深了理解,深感沈从文小说的多义性.作品和《沈从文自传》因为读的是电子版,所以注释不是很详细.

作者简介:蔡羽 (1984.3― ),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学学士,助理研究员,从事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