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成因其干预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93 浏览:155879

【摘 要 】

本文以海南省某高校为例,调研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状况,从社会、学校、岗位三方面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压力的成因,提出干预处理的对策建议: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并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体系以及激励机制;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培育辅导员工作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辅导员要通过个人的主动和努力,舒缓压力,走出困惑.


【关 键 词 】

辅导员;职业压力;成因分析;干预对策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以来,辅导员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将辅导员定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及《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令第24号)中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专职辅导员1∶200的师生比,此后,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也陆续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和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得高校辅导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以及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辅导员职业压力过大问题不仅给辅导员身心带来影响,还妨碍了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及时发现、干预处理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在职辅导员职业压力状况

调查针对某高校辅导员发放职业压力调查问卷51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49份.以下为调查结果:

1.辅导员时间支配方面

80%的辅导员觉得自由时间太少,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4%的辅导员认为根本没有自由时间可用来支配,16.3%的辅导员认为经过自己的协调还是可以空出时间处理好工作和生活,无一辅导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下班时间80%的辅导员经常会有工作上的、短信;85.7%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

2.辅导员心理状态方面

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心情烦躁的频率每周高于6次的辅导员占12.2%,每周3―6次的占34.7%,每周1―2次的占38.8%,而选择极少烦躁的辅导员只有12%;83.7%的辅导员会在工作中常出现紧张、劳累感,81.6%的辅导员会出现焦虑、易怒,38.8%的辅导员会有挫折、失落感;51%的辅导员会认为创建辅导员心理健康怎么写作中心很有必要.

3.辅导员精神状态方面

工作一整天回家后,40.8%的辅导员感觉到精疲力竭,一点也提不起精神;51%的辅导员比较疲惫,觉得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不想做事;只有8%的辅导员觉得没什么感觉,还可以继续工作或做家务;无一辅导员觉得开心、愉快,有精力和家人一起散步,玩乐.

二、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1.社会压力

(1)职业发展的不完善.此次问卷中有57.1%的辅导员认为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值是其职业压力的来源之一,辅导员既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又是管理育人的管理者,还要成为大学生的导航员、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维护人、学生事务的怎么写作者、教学科研的承担者.有人统计过辅导员承担的是103项责任,要求有10种能力:有领袖的头脑,议员的能力,侦查员的洞察力,教师的知识,外交家的口才,艺术家的才艺,民工的体力,打字员的速度,调酒师的酒量,医师的常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是如此的高,而实际待遇呢,本次调查的辅导员与本高校其他教职工唯一不同的就是200元每月的补助,但据调查显示67.3%的辅导员每月的只是用于学生的费就已经达到了200元以上,更不用说联系学生家长以及各行政部门所用去的费,85%的辅导员都有为学生垫付医药费或生活费等费用的经历.且问卷显示75.5%的辅导员认为现有工资对于生活来说远远不够.26.5%的辅导员会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常常失眠.61.2%的辅导员周围的人对辅导员这个职位的看法是:职位低、工资低、工作累、没什么前途.社会对辅导员的高要求与现实中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工作强度、经济收入及职业声望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容易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

(2)社会变革和竞争的冲击.首先,社会变革也使辅导员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及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所带来的各种思潮和不同信仰的冲击、碰撞,引起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变化,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增强而团队意识、奉献精神较少,在行为上他们有较强的反抗性,对传统、对权威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在思想上,他们讨厌说教,虽理想远大,但好高骛远,一但发现目标难以实现便容易失控;他们注重能力的张扬但缺少谦让的品格,他们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下降,这就使得辅导员不能一成不变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完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工作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其次,将岗位竞争机制引入高校,既为辅导员提供了机遇,也在辅导员学历提高、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各地各高校都有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及实施办法,目的是让辅导员有更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更规范、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更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措施.学校一直以来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精细管理.但是这种考核评价办法也不是没有弊端的.考核原则上, 重结果轻过程;考核内容上, 重管理轻引导,量化指标都是集中在事务性工作的量化, 而对引导性工作的量化很少.因为引导性工作很多情况是无法量化的.正是由于量化指标主要倾向于事务性工作, 这种导向性作用使辅导员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务性工作, 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更多的引导性工作.因此也没有使辅导员的个人智慧和主观创造性得到发挥.

2.学校压力

(1)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给辅导员带来的压力.当前的高校管理体制和辅导员评价模式给辅导员带来业务发展与辅导工作之间的冲突.目前,辅导员除了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要承担繁琐的学生事务性工作,许多辅导员工作时间投入已大大超出学校规定正常工作量的限度,问卷显示85.7%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与此同时专职辅导员同样需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从事教学工作,否则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就会受影响.这就导致了一些专职辅导员由于工作投入时间过多而影响了个人学习和业务的发展,与此相反辅导员由于要优先保证自身业务发展而在学生工作上难以充分投入时间与精力,使学生得不到好的指导和怎么写作.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辅导员岗位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且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状态.此次问卷中显示,只有4%的辅导员即使是有机会也不愿意转岗,96%的辅导员认为有机会便会选择转教师岗或行政岗,大多数辅导员倾向于转教师岗.这无疑对学生工作的持续性、辅导员队伍的阶梯性、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和怎么写作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