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与师资建设的互动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81 浏览:143309

摘 要:教师是最具创造力的教育资源要素之一,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而科研是教师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关 键 词 :科研;师资;课题;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304-02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常州武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结合地区经济优势办出了学校的新的特色.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兴师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科研为先导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强化科研管理,讲求科研实效,为学校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师资建设.

1.学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科研成果不断增加,但从整体上看,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1.1 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客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多人认为只要课上得好,就是一个好教师,而科研工作难度大,学校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很多的高职院校也都是最近几年才成立了专门的科研部门,学校的科研氛围差,还没有意识到科研工作对他们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1.2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科研能力不足

学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缺乏热情也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不足有关,科研工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勤思考、善琢磨才能敲开科研之门.老师约80%是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本身工作经验缺乏,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不懂基本的科研方法,不知道如何选择资料撰写论文,更不懂得如何研究课题,科研能力相当欠缺.多数教师每周的教学工作量在12-18课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缺乏工作的创新能力,加之人们认为搞科研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导致教师主观上不积极.

1.3 教师科研工作随意性大,缺乏完整的体系

目前,学校只是在分配制度方案中对科研工作量有一定的要求,但对于科研工作量如果完成不了任务,其他方面并没有约束或限制,科研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现状缺乏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对于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缺乏远期和近期的规划.很多教师也想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来,但不知从哪里下手,学校并没有对教师的常规科研知识进行普及.

2.近几年来学校实施科研兴师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强化科研的先导作用

2003年前,学校教师对科研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学校教师的论文很少,承担的课题研究几乎为零,教师的职称为中学系列.2003年开始,部分教师改为高校系列职称,对照高校教师的要求,教师们意识到科研工作对自身的积极作用,学校领导重新审视了当前科研工作状况,把科研工作提升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地位,校长亲自抓科研,并制定出以科研为先导的学校发展规划.

2.2 外出学习、自我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

学校领导利用全校教职工会议,向教师们积极宣传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积极意义,并通过会议向教师们传达科研新理念、科研新方法等,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每年学校都要聘请专家到学校作讲座.2006年江苏省电大彭坤明校长和马良生副校长曾先后到我校作科研专题讲座.

学校组织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到外校学习取经,学校科研处曾先后组织教师到宜兴电大和西林职高等校参观学习,学习他们好的科研工作经验.

校本培训是学校科研师资力量增强的主要途径,学校科研处通过每月一次的学术沙龙活动探讨教师科研工作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围绕教师的真实需要,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有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向新教师们讲授科研知识,尽快把新教师引向科研之路.

学校科研处在2005年创办了《科研视窗》,向教师们推荐好的科研工作方法和经典的教育文章,交流科研信息,展示科研动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增强教师科研意识的紧迫感,消除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陌生感,从而使教师转变观念,能正确看待科研工作.

2.3 审视度势,建立机构,明确科研部门的职责

2003年前科研工作隶属于学校教务处,2003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教科室,并有分管科研的副校长,2005年学校把教科室提升为科研处,明确了科研处及科研处主任的职责.

2.4 健全制度、活化特色,提供科研的外在保障

学校制定了科研常规工作制度、教师科研考评细则,从制度上保证了科研工作的地位.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寒、暑检测里分别写一篇论文,制作一份课件,每学期科研处组织一次论文课件评比,每学期出版一本《武进学院学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对于课题研究学校保证有一定的科研经费.学校伍培云老师的节能节电专利研究和省电大的“科学技术基础网络课件制作”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支持,使得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2.5 强化激励、科学引导,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2005年前学校对于教师完成的科研工作按相应级别发放一定的奖金,如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或是科研成果在省、市、区、校各级获奖的,学校发给教师一定的奖金.2005年学校在分配制度中明确了各位教师在完成相应级别的科研绩分后,给与一定比例的奖金,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每学期初举行的论文、课件评比中,也将给予获奖的老师相应的奖励.从2004年开始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或专业期刊,学校给予每位老师100元的补助.现在学校教师对于教育或专业期刊的订阅数和阅读数都大大地增加,知识面得以极大地扩展.

2.6 设立平台、自办学刊,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学校学刊自2002年创刊以来,每学期出版一期,主要给本校的教师提供论文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刊,教师们可以互相交流论文写作的情况,科研处把学校教师的优秀论文展示给大家,从而有效地丰富了教师们的科研信息,让教师们的论文有了一个交流的场所.

2003年以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3年学校教师在省市级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54篇,2004年学校教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累计达88篇,2005年学校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96篇,2006年教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112篇.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虽然不能说明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但从某个方面说明教师对科研工作逐渐重视,论文写作能力正逐步提高.至目前为止,学校参与完成了1个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工作.2006年完成一个常州市规划局课题、一个武进区科技局课题和一个校级课题结题.目前正在研究中的课题省电大课题2个、省成人协会课题6个、常州市级课题6个、武进区级课题1个和校级课题5个.学校根据课题研究实际状况,对各项课题的研究尽最大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2005年学校有关课题组的成员编写了《技术节电与管理节电》一书.2006年学校英语组有关教师编写了《新编简明英汉双解词典》.2005年1位体育教师参与了江苏省电大《新编体育教程》的编写,1位语文青年教师参加了教学参考书《成语与作文》的编写,1位英语教师参与了《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有位青年教师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编写了一本实用性强的高职院校教材,这是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3.以科研带动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3.1 规范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参与课题的研究中提升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周期性长,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实际上我校的科研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懂科研、爱科研、搞科研的人还不多,现有的几个课题管理还很零散,对课题的研究情况缺乏有效的调控,学校应对学校的整个科研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形成一群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

3.2 以科研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学校发展所需的“专业型”教师

电大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在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规划、专业设置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必须将专业设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的“热点”上,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专业设置与建设,而这需要“专家型”教师担当起此项重任.如果我们的教师自身对新科学、新技术、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掌握,又怎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科研正是培养“专家型”教师的基本途径.


3.3 建立激励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为科研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建立激励机制首先要体现“人本思想”,通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科学地加以引导,抓重点课题、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分类推进,逐步扩大,整体提高,通过激励制度从政策上进行导向,激发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对科研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对专业科研工作要提供指导和帮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从制度上为科研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