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校对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16 浏览:14244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如何利用区域高校的优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文章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对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关 键 词 :区域高校;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项目来源:2013年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ZD6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地处浙中腹地,具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之称的东阳市,经过十多年的经营与发展,为地方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同位于东阳的东阳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易流变性的特点.因此,如何利用区域高校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有哪些优势与不足,本文将以我院对东阳木雕非物质文虎遗产的保护为例进行必要的梳理与研究.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与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其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包括了“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 [1]

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并以《公约》的形式加以固化,以及随着各国政府对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梳理与研究等.目前,我们认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对其传承与保护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并在资金、政策上进行了保障.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特有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创造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主权的象征,也是保留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基本都出现了“后继乏人”,甚至出现了“人亡艺绝”的现象.所以,我们认为,利用并发挥不同机构与组织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行列中来,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应该的作用.

2.区域高校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作用

文化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上起到了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而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扬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区域高校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机构所不能达到的.因为,区域高校首先具有地方优势,对地方的文化与传统、习俗与民族风情应具有清晰的了解;其次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具有人才的优势;再次高校具有丰富的教学、生活、娱乐等传播场所;第四高校教师具有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文化怎么写作的知识与能力等.

因此,我们认为区域高校在为地方非遗的保护上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历史文献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2)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提出相应的策略与途径;(3)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工具、现存实物、文献等进行保存与展示;(4)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相应的专业或者课程设置,并向年轻学生进行传播,起到推广与传承的作用;

3.我院对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东阳木雕作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其他的非遗项目一样,在当下均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后继乏人是非遗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目前东阳市把传统手工艺,特别是传统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方面如何把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好,另一方面又如何为地方经济与文化作出区域高校应有的作用.鉴于以上背景,我院于2008年申报了全国唯一一个《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行了科学的现代高等教育式传统手工艺人才的模式,取得了较高的成果.

3.1、实现了现代模式的人才培养

传统手工艺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依靠师傅的传帮带和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而我院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借鉴传统工艺的传授特点的基础上,注重了人文知识、传统技能、拓展素质的培养,如注重了《大学语文》、《艺术概论》、《工笔白描》等课程.同时,在专业的学习上实行文化课与专业技能的分离,即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入专业实训室进行专业实践,以此提升专业技能.而在具体的专业学习上,公共文化课由基础部教师的担任,专业基础课由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实践课由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共同担任.在人才的培养上以此实现立体式、环形式的培养.

3.2、实现了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在工艺美术历史上,传统艺人的地位并不高,留存到目前的传统手工艺典籍寥寥无几,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手工艺人自身文化等方面的制约所形成的.而目前我院实行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首先,起点较高.要是招收当年统考统招的应届高中毕业的艺术类(美术)考生.其次,该类学生在经过了前一阶段的学习,在文化知识、美术基础、综合素质已有了基本的积累,而在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艺术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上也有了质的提升.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3.3、实现了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校区合作的培养模式.实践中学生需带教师下发的任务要求进行前期准备.如教师下发要求学生练习作品《荷》,学生需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与临摹,再在《工笔白描》课程上,教师对《荷》进行讲解和演示绘制过程,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技能与技巧,后带学生进行专业写生,让学生在现实中了解绘画对象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加工,并以此为模本,再进入实训室在专业教师和技师的指导下进行雕刻,并对最后呈现的作品实行展示,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从而提升学生的再创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了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的无缝衔接.

3.4、实现了科学研究促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由于我院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全国唯一一个专业,因此,我院在全面的前期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并利用如陆光正大师等高端人才优势,收集编写了《东阳木雕概论》、《东阳木雕传统图案集》、《工笔白描》等专业教材.并在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和撰写论文,已完成《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等课题多项和《东阳木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等论文多篇.我院教师积极地对东阳木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地梳理与探索,为我院《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了科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如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学校3年培养出来的木雕专业的学生,可以顶得上我7年培养出来的徒弟,不仅在于这批学生有文化水平高,觉悟高.学院的培养也是非常成功的.” [3]


4.我院对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我们认为我院在对东阳木雕的保护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东阳市目前在木雕产业化的过程,主要在红木家具方面,而我院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还是集中在了传统形式中,对家具设计与制作方面的教学方面还不够.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知识的教授还不够深化.目前设置了《国工艺美术史》等方面的课程,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特点、保护的核心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对目前的学生而言还一概不知.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因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课程,为将来该项目的有效保护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