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00 浏览:50521

【摘 要】职业性和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而在高职英语专业中,职业技术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体现了这一特色.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这支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质量.本文从职业技术课入手,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 职业技术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10-02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企业的发展目标由求速度变为提质量,由此带来的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目标也发生改变——由理论单技能型人才转为实践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高职院校做出及时的应对:调整英语人才培养计划;整合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英语校内外实训基地;发展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应对策略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暴露出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动力不足

要实现英语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就必须打造一支能够驾驭实践操作和理论授课的“双能力”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国家、地方和院校对其进行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来推进这支队伍的建设.高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始得到国家的扶持,在之后的三十年里快速地发展,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高职教育毕竟起步晚,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度都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相应地在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扶持力度上还欠缺很多.尤其是高职英语专业作为学院的边缘学科,不仅仅是国家和地方,院校本身的教师队伍建设都不会将英语专业教师纳入其重点培养的范畴内.

2.队伍结构不合理

英语专业职业技术课程是基于英语基础课程之上,与其他学科逐渐融合的英语职业核心课程,包含许多非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而且实践操作性很强,常规理论型英语教师很难胜任.一支能够担负起英语专业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任务的英语教师队伍,应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上形成梯队,这样才有利于这个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现有的队伍都存在问题.

第一,知识结构.高职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具备职业性、应用性和复合性,即“双师型”知识结构.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大都是硕士研究生,在校研修的都是学术性极强,偏重理论的文学、翻译和教育学专业,这样

的知识结构是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很多教师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只能在入职之后开始研究职业技术课程,这样便走了很多弯路.

第二,能力结构.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也就是说,高职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能力也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可英语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基础学科,要实现其实践操作能力就比较困难.而且很多英语教师在入职之前没有相关的行业经验,理论教学能力尚可研究,但是实践操作能力却不能在学校或者办公室里培养提高.

第三,年龄结构.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建校历史不超过三十年,英语专业相对开设较晚,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和断层化.年轻化意味着教师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没有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师骨干,团队缺少中坚力量.断层化意味着教师整个团队没有经验和技术的传承力量,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

3.职业观念理解不到位

高职英语教师接受4~7年普通学术理论教育,熟悉这种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计划、授课方式以及就业市场情况.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高职教育以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要求教师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然而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对职业技术课程的“理实一体化”的理解出现偏差,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实践教学难以实施.

4.授课任务重,科研能力薄弱

近几年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师生的配给比例失调,造成教师每学期的授课课程数和课时量多.在如此繁重的授课任务之下,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细致的科研调查,撰写论文.

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基于高职英语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若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助推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

英语应用型人才已经得到社会认可,是目前就业市场炙手可热的宠儿.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必须具备的.国家和地方要解决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要提高自家英语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就需要对这支队伍进行政策性的倾向.细化高职英语教师培养细则,制定保障制度,将其与普通本科的英语教师培养分离开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2.实现培训多样化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培训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在职业观念这方面,院校应该做定期的讲座,请校内有经验的教师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向其他教师,尤其是向新入职的教师讲解职业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英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至于职业技能方面,从国家和地方角度来说,多举办一些高职类的英语教师培训,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和提供政策性的保障;院校方面,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和社会的培训,建立教师轮职培训制度.除此之外,院校应该积极联系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者聘用人员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对英语教师本人而言,职业技术课程涵盖非英语专业知识,可以以教研室研讨的方式,邀请相关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一起探讨以补充行业知识.通过培训可以解决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问题.


3.教师实习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大都面向学生,以培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少有专门面向英语教师的实习基地,即便是有也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标准不统一.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针对自身开设的职业技术课程,联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教师实训基地,分批选派教师到相关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问题.

4.认定和考核标准量化

一支可持续发展的英语专业师资队伍需要领头人、中坚力量以及储备军.高职院校应该对现有的英语专业教师进行整合,根据教师的职称、职业技术课程授课年限、实践培训成绩、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相关行业权威认定证书以及在校内外主持参与相关实践项目建设和科学研究结合来评定其“双师”等级,制定合理可行的认定和考核标准,实行固定的考核制度.

5.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融合

行业英语的概念在高职英语教育中逐渐凸显出来,这是一种介于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新兴职业英语.它是公共英语的延伸,也是专业英语的简化,符合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又适应目前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亦属于这一类,而教授这类课程的教师应该积极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将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融合成行业英语教师,即能“理实一体化”地讲授好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实现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化和应用化.

6.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科研能力

合理地分配教师和学生的比例,科学地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师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授课之外,有精力和时间进行科研活动.院校也应该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主动开展科研怎么写作,承担科研项目,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

总体而言,尽快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英语专业职业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才能实现培养出具有就业竞争力的职业型和应用型的英语人才的目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