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87 浏览:69259

摘 要 :通过对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心理教育理念,加强心理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多样活动等对策,促进心理教育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120-02

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按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1].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起步晚,加上办学特殊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众化进程,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谐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因而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独立学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据钟义红等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中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近10%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2].独立学院的学生就其个性而言,一方面,其学习成绩、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整体不及一般本科生源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有相当数量学生不习惯按常规行事.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都思维活跃、热衷参加学校各项有益活动,社交广泛,实践能力强.但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所有大学生一样具有共性,他们正处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和可塑性很强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个人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和正确的疏导,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将汇入高校的弱势群体.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增大,极易导致偏激行为和走极端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独立学院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增增加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校园暴力因素.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中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高校是开启智慧、弘扬文化、传播知识的殿堂,高校在知识创新、文化传播,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心理教育确定为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予以保证.作为高校中的独立学院,只有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真正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才能全面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为社会广泛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社会专门人才、拔尖人才的伟大历史重任,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元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专业化程度低.三是心理教育理念相对片面.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欠灵活等.独立学院本身起步晚,以上问题体现得更明显、更突出.目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和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要求,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加大对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力度,努力探寻适应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1.完善和提升心理教育理念

针对独立学院心理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的现实,各独立学院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应有专人负责规划、领导此事,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落实此事,将此项工作摆上独立学院全面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强化“人本”思想,将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内化为教育者的自学行动,教育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和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校和谐持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迫切要求,将心理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同时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搭建多种平台,创造多种机遇,加强校际之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都来关心和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方努力,让心理健康工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理解,让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真正确立其战略性地位,占有一席之地.

2.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规范化

要确保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首先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制订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长远规划,确定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合理配备,并在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上予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才有保障.其二要确保一定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资金管理台帐,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管理.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硬件设施的配备,如设置咨询室、办公室、测量室等专门场地,配备电脑、录音机、测量仪等相关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创造必备的条件.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挑战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从社会角度规范教师的工作.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大都是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者是配备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教学质量和数量上远远达不到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收不到其预期的效果.为此各独立学院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评估制度,以制度规范其职业的专业化,引导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加强业务水平,增强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首先要严格按师生比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面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执证上岗制度.对接受过正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人员要经考察和考核合格后方能发放上岗证,严格筛选,杜绝鱼龙混杂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要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定期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独立学院师资培训的整体规划中,分期分批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通过以上措施,让真正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学识水平和心理健康专业资质的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并带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确保学生能接受规范、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每个学生的成长的轨迹,建立学生档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问题,达到早干预、早预防的目的.独立学院的心理教师可借助学院每年为新生建立的入学档案资料,按两个大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资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影响的重大社会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态、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两方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它可以为每个大学生个人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教师和学校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促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朝着健康全面地方向发展.

为全面推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各独立学院要本着支持学生发挥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引导实现自我价值、怎么写作社会的信念,进行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辅导.在开设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础上,加设一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目,并利用学报、橱窗、网络、报告会、文化节等形式,加强对有关心理知识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同时,强化各种实践摸拟训练,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团体辅导、网络咨询、心理讲座、心理宣传、心理征文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健全人格”的精神内涵在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体现,让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深入到全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广大师生在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学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框架下,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努力探寻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