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96 浏览:131356

【摘 要 】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找出乳腺癌患者多种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乳腺癌患者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对策.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乳腺癌;心理状况;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73-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以40-50岁者居多,但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常采用乳腺癌根治切除术,辅以化疗、放疗等.术后患者一侧缺失,外形改变,而又是女性的生理标志之一,切除后躯体的不完整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也使乳腺癌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因此,了解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适时的护理是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1.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

1.1恐惧

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足,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就是认为得了不治之症,这是人们的普遍看法.对癌症充满恐惧, 害怕死亡.

1.2焦虑忧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表明需要的满足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当需要的满足达到高层次时,作为社会人的病人,躯体完整性受到破坏,就担心影响社会交往,或多或少的产生抑郁反应.乳腺癌患者普遍承担着社会多种角色,身心负担过重,担心经济状况导致患者出现生活、医疗支付困难;担心治疗后体型改变生存无价值;担心手术后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家庭经济、子女抚养、老人照顾、丈夫负担重等.

1.3自卑感

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保持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但乳腺癌患者轻则保乳手术,重则根治术,尤其是后者,大部分患者因为缺失而感到忧郁、悲哀,从而导致自我概念降低.具体表现在:患者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感受下降;部分患者对于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能力、性情等方面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有些患者处于长期自我贬低状态中,病人往往会认为家人或医务人员会轻视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感.

2.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

2.1 年龄

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障碍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以28~39岁中青年术后病人性功能障碍比较严重.还有研究表明[2],随着年龄的增长, 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疲倦症状存在明显的差异.年龄大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年龄小的患者, 由于永远失去子宫、卵巢等,生育能力丧失等,对年轻患者今后的生活有着更为长远的影响.年轻患者可能在生活中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功能,由于疾病的打击,使其精神上和心理上不能承受,因此角色功能较差.年龄大者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差,容易出现疲倦.

2.2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治疗方法和治疗目的的理解能力,病情变化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及自控力等.有研究表明[1] ,病人文化程度越高,性功能障碍越严重.其原因可能由于病人年轻,注意形体美,形象受损时更会引起心理失衡;学历高者自我价值感较高,对丈夫的反应较敏感,对自身形象较重视.郑振东等[3]认为,文化程度决定着患者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能否与医生配合,能否重新进行社会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程度越高,生存质量越差.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者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认识也较多,对一些症状的应对能力及应对方法比较好,而文化程度低者做不到这一点,导致较多的躯体症状发生.文化程度高者在经济方面负担较轻,由于文化程度高者经济收入高于文化程度低者,所享受的社会医疗保障更加完善,对高额治疗费用的承受力能力较强.

2.3 手术方式

随着诊断技术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针对不同术式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陈莹等[4]认为由于手术破坏了女性的第二性征,患者均对身体形象的变化表示关心、忧虑和敏感,心理上普遍有压抑感,但保乳手术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中的心理领域优于根治改良术患者.也有学者[5]发现保乳术后患者更担心疾病的复发.因其虽能保留更好的体形,但患者会担心在保留时能否全部切除病灶,同时对术后的化、放疗的副作用产生矛盾、烦躁、焦虑、甚至后悔心理.杨红健等[6]的研究显示保乳术后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低,对肿瘤复发的恐惧与乳腺切除患者发生率相同,因而认为缺失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蔡雁等[7]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缺失患者会发生自我概念的改变,有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患者因为缺失而感到忧郁、悲哀,从而导致自我概念降低. 这种不确定感可影响其机体康复和今后生活,降低应对能力,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机体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

2.4 婚姻状况

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丧偶和离婚或配偶健康欠佳,就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姚三巧等人[8]研究发现,原婚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保护因素,而未婚和离婚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是女性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疾病和手术的影响,患者要面临缺失,担心失去女性的性感和对配偶的吸引力,从而担忧夫妻关系.研究表明[9]婚姻状况不良、离异、未婚、未育者,焦虑症状越明显.而婚姻时间越长,患者的焦虑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反而有降低和减轻,心理应激反应较好[10].

3.护理对策

3.1及时掌握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 护患的沟通在现代护理中尤为重要.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话动的质量,不但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有影响,而且对护理质量和沟通水平也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而且对病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护士不仅在术前就应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术后更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包括患者对疾病所担心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如采取心理放松干预可以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的情境中分散开,对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有效提升癌症患者术后的康复自信心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3.3及时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术后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患者术后由于自己形体的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不愿与他人接触,甚至厌恶自己,并对健康的身体有强烈的渴望.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尤其年轻、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因其切除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容易受外界和家属情绪的影响,所以应理解、安慰和鼓励患者,伤残已是现实,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由此而产生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才会不被这种内心痛苦所压倒,多给予鼓励,鼓励她们要热爱生活,并让患者多与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患者接触,尽可能使其受良性影响,同时解释术后形体的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以后,可戴义乳或重塑,恢复形体,使患者看到希望,提高自尊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3.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

癌症不仅给患者个人造成痛苦,也影响其家庭成员正常生活,破坏家庭的正常秩序.因此,患者家庭同样经历了一个强烈的应激和适应阶段,同样需要护士的关心和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能否改善消极情绪与其家庭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家属,影响最大的是家属.应注意引导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或康复过程中,不仅给予精心适度的生活照顾,还给予精神鼓励,尤其是患者的丈夫,在工作中要多与患者丈夫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介绍疾病知识,治疗的全过程,鼓励其树立信心,讲解情感的投入与治疗的关系.当抑郁心情、婚姻质量等问题出现时,学会平衡生活,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念.

4.结论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俗话说得好:三分治七分养.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需要科学的心理护理对策,必须找出乳腺癌患者多种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乳腺癌患者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