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略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19 浏览:10749

摘 要 :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着重从体育活动、活动课以及幼儿游戏三种途径来探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 键 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107-03

我国的早期教育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有关调查表明,仅北京、上海学前独生子女心理变态的比率就高达50%以上.[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以下几条途径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

(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它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因此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1.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超出幼儿实际水平的运动项目不仅会使幼儿运动机能损伤,还使幼儿屡次遭受失败,产生否定的自我;过低的学习内容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小朋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2.认真做好课前的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3.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的动作,让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①客观.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②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证据,事实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③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快感,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优秀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有意识地进行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夜里出来偷东西的老鼠时,会自觉地踮起脚尖轻轻地走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相似度检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使人精力充沛,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3]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做到:

1.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前滚翻的儿歌是:一立正,二弯腰,三低头,四蹬腿,翻过身来站站好.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玩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不做示范,让幼儿自己想出玩球的方法,并交流,有些动作还可以拿出来集体练习.

2.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3.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感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也很有艺术性,并能将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就有利于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教师乃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与监督者”,因此,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优美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利用心理活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组织心理活动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有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及程序;要主题鲜明、科学合理,依据教材、教参及《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要生动活泼,能激发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必须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注意创设情景,安排情趣盎然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和强化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还应制作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准备好相应的文字材料、挂图、音像材料等.如活动中有短剧、小品表演,还应在课前物色“小演员”,向他们讲解“剧情”,并指导和协助他们排练等等.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具体,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实施阶段,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组织得当,学生踊跃参加,形式新颖别致,过程活跃可控.只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才能防止出现学生参与率低,气氛沉闷或活动过程中跑题等现象.在总结阶段,教师一定要升华主题,加深印象,充分肯定,正面教育,提出要求,巩固成果.防止总结片面肤浅,一味训斥,无巩固性措施.

心理活动课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现列举常见的几种:

故事会.将深奥的心理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将具体的行为要求寓于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中.教师可以让一名或多名幼儿上台主讲,但必须在主题范围内.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拓进取--可贵的品质》时,让学生讲述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诸葛亮谋划“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的故事来阐述开拓进取的五个特点:要强、求实、奉献、不满足和胆识.

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课堂演讲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准备材料,各组在课堂推荐一名幼儿上台演讲.专题讨论要让幼儿有话可说,容易形成两极或多极观点,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避免跑题.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都要调动全体幼儿的热情;而不是让几名幼儿对讲对论.小品短剧表演.小品短剧表演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趣味性较强.一般事先要选好角色精心排练,充分准备道具.表演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注意把握时间,注重节目的衔接.

设置展示台.当堂展示幼儿的小制作,如折纸、航模等,劳动技术成果图片展如陶器、蜡染等,还有科学小论文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诗歌朗诵会,专题知识系列讲座.通过设置展示台,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和胆量,显示幼儿才能,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活动课不是纯粹的幼儿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心理体验和心理训练的机会,达到教师有的放矢的目的.因此,心理活动课要处理好幼儿活动与教师讲解点评的关系,幼儿活动是前提,教师讲解点评是手段.讲解是升华主题,画龙点晴,而非面面俱到.只有既注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也注重教师科学引导活动,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保健功能

(一)游戏是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的途径

随着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及与成人接触的日益频繁,幼儿渴望能像成人一样独立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而这种心理需要与他们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促成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便是幼儿教育中值得关注的主题.殊不知,游戏在其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事实上许多游戏都为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医生”,去“烧菜”、“煮饭”,去“开汽车”、“开飞机”、“开火车”等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地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从而获得巨大的快乐.

(二)游戏是帮助幼儿宣泄紧张和负性情绪的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在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难免会使幼儿的心理产生紧张或受到压抑,而游戏则是松弛幼儿紧张情绪的良好方式.男孩特别爱玩粘土,那一系列用劲的“挤”、“压”、“扭”、“捏”、“摔”等动作,就具有宣泄功能;有的幼儿喜欢反复地搭积木,然后又用力地把它,这也具有宣泄意义;有的幼儿喜欢玩娃娃家游戏,他们把布娃娃的裤子拉下来,然后狠狠地打它的屁股,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还有的幼儿喜欢玩打针游戏,他们将自己在打针时受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等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幼儿通过游戏把精力和情绪发泄之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适当的宣泄.幼儿自发地表现出来的一些具有宣泄意义的行为,即使有一定的破坏性,我们也应多一分理解.当幼儿表现出这种自发的宣泄行为时,教师应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他们需要帮助.教师要努力找出引起幼儿处于这种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幼儿心理紧张的种种因素,从而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诊断的手段

实践证明,从游戏中可以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的态度,既有他们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有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游戏好比是指示器,能够为我们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喜、怒、哀、乐等提供线索.如:一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口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防卫意识和抑郁性格.一害羞的女孩用积木为自己搭了一栅栏,在这栅栏中,她可以获得安全感.一女孩一直不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后来,了解到她的父母已离婚.还有一个女孩,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总是喜欢当“爸爸”而不愿当“妈妈”,她在其他角色游戏中担当的也都是男性角色,后来,才知道她父母一直希望她是个“男孩”等 只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四)“游戏疗法”是矫治幼儿心理问题的妙方

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叫做“游戏疗法”,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又如,当孩子有恐惧、害怕狗的典型症状时,可以和孩子做捉“狗”的游戏.开始时成人扮演“狗”,让孩子捉“狗”.多次游戏后,可以调换角色,由孩子扮演“狗”,这样,可以引起孩子对狗的兴趣,进而使孩子不怕狗.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教师在运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行为稳定性差的幼儿,我们可以多安排他们在游戏中担任安静的角色(如交警、医生、门卫、木头人等);让患有孤僻症的幼儿多参加集体游戏,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逐渐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要注意循序渐进,否则游戏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常常看到能力强的幼儿扮演的“儿子”或“女儿”指挥着能力弱的幼儿扮演的“爸爸”或“妈妈”做这做那,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安排幼儿进行类似的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