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灰色心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84 浏览:10452

摘 要 :在高校贫困生中比较普遍存在自卑、抑郁、挫折等灰色心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个人定位不准、家庭贫困文化的负功能、同辈群体的无形排斥和学校支持体系的缺失.高校可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进行干预,从而使其灰色心理向白色心理区域过渡.

关 键 词 :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白色心理;社会工作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2-0070-04

一、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释义

(一)灰色心理概念

灰色心理这一概念,源于美国,也称灰色心理区域,属于心理学范畴.灰色心理可以这样理解:“事实上,人们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换言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按区域分布的,处于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的人少,处在中间灰色区域的人多.处在白色区域的人自我定位准确,自信心强,能够很快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在高校贫困生中,也有部分贫困生处在这一区域,他们“穷且益坚”,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并战胜困难,成就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处在灰色区域的人在生活、学习和就业中,由于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多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处于灰色区域,处在动态调整过程,如果调整得好便可能进入白色心理区域,若调整不好就可能“加深”至黑色心理区域.灰色心理作为黑色心理区域的“前奏”,即潜在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解决,任其发展,会导致其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容易使他们产生犯罪、、危及他人与社会的后果.

(二)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灰色心理问题

与同龄人相比,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往往成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1.自卑心理.自卑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和贬低.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许多人来自农村,在县或乡镇中学时学习优异,老师宠爱,同学羡慕,自我评价较高.进人大学后,人才济济,从“鹤立鸡群”变成“平常之辈”,部分高校贫困生对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不适应,从而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造成自卑心理.

2.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即抑郁情绪,是一种感到压抑和忧愁的情绪,主要特征是自我封闭、内心苦闷.这种心理在一些与贫困相关的事件发生前后,如针对贫困生的会议、上交贫困证明、勤工助学申请书等,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是××大学××学院××专业的学生,家住××,家庭贫困等”这种揭示自己伤痛和贫困隐私的证明,每写一次都让高校贫困生的抑郁情绪凸现,即使有较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也需几天或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对高校贫困生而言,去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捐赠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对他们的自尊心也是一种考验.

3.挫折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大多数贫困生刚进入大学时,具有积极上进的心态和锻炼提高自己的渴望,但由于其多方面能力欠缺,加之急功近利的心态,致使其遭遇许多挫折,毫无成就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高校贫困生很可能自暴自弃,以此来获得内心痛苦的解脱.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上述三大心理问题比较常见,虽然这些心理问题还未达到心理疾病或障碍的程度,但如果不积极加以矫正,便容易转向黑色心理区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社会归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学生仍处在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性格因素、心理调适、自尊心过强等都会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这是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产生的生理原因,或同龄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共同原因.而高校贫困生之所以成为灰色心理问题产生的高发群体,还有以下几点特殊因素:

(一)个体自我定位不准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感知、期望、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的评价和评估.”许多高校贫困生对自我的评价不够客观,他们踏进大学之前对大学充满向往,并没有想到大学中的挑战及对他们的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高校贫困生对大学生活也由希望变成失望.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social pari-SOll)理论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俗话说:“苦恼生于比较.”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学阶段,同学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特长、能力等都差不多,学校惟一的评价标准是成绩,而在大学,学生家庭的贫富差距明显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评价标准则是立体的、多元的,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在这群英荟萃的地方而显得平平.由于比较群体的变化使他们从佼佼者跌到边缘人,觉得处处不如人,便会丧失信心,自卑,做事畏缩不前.

(二)家庭经济拮据与贫困文化

家庭经济贫困是造成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教育、生活费用等基本上来自家庭.家庭经济的困难给高校贫困生造成极大的压力,不仅有自己的费用问题,还有家庭的债务,兄弟姊妹的学费等.家庭经济支持的欠缺,会使一些高校贫困生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些学生怨恨自己的出身,仇视自己的家庭;二是一些学生面对父母的艰难,会充满自责和负罪感.高校贫困生得到家里的物质支持很少,并且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在精神上也得不到较好的支持.高校贫困生虽不愿与同学交流,但仍有情感需求.许多情绪的调节、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的情感支持.但受经费、文化水平(农村文盲相对较多)的限制,交流时间较短;写信往往只是单向的;贫困生为了节省路费,打工赚钱,节检测日不回家.这些都阻碍了高校贫困生与家庭平等、深入的沟通,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家庭贫困文化也是造成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重要原因.贫困文化论指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人(尤其是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于是贫困便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下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上.贫困家庭的文化习惯对高校贫困生有负面影响.有些贫困生自小受家庭环境影响,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如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过分节省,日用品依赖别人,使用检测冒伪劣产品,不讲卫生等,这容易造成贫困生与同学之间的心理隔膜,危及其人际关系,产生焦虑、孤独情绪.

(三)同辈群体的无形排斥

对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同辈群体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勒温(K.Lewin)的场域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系统中,系统对人有作用力,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城市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独生子女自小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缺少贫困生活体验,缺乏爱心和同理心,对他人不够宽容.他们往往还未跟贫困生接触,便认为其自私、小气、没有见识,这种刻板印象易造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不适.总之,这个群体对高校贫困生有排斥力,使他们成了边缘人.这种排斥力使贫困生不得不超越“排斥力”,向“吸引力”的方向努力,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在同辈群体中,群体的意见或做法往往会对个体产生巨大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同辈群体的认同,个体通常会有意或无意地附和群体的意见或做法,表现出从众心理.“从众心理认为,群体不欣赏不同意见.对于怀疑群体立场的人,群体一直处于反击的准备之中,而且常常不是以论据反击,而是以个人嘲笑使其难看.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多数人在面对这种嘲弄时会变得赞同群体意见,而压抑自我.”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城市学生的生活方式给贫困生以疏离感,使他们很难融入群体.例如,由于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对流行时尚等少有涉猎,在宿舍卧谈中,普通话讲不好,讲点笑话别人听不懂;谈论歌星、影星、球星、流行歌曲等,往往没有贫困生发言的机会;同学购物,由于审美观的不同或贫困生审美观的落后,他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等周围人对贫困生这些不经意的忽略,使其没有归属感而更加焦虑、自卑、沉默.


(四)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缺失

高校在资助贫困生过程中存在不足.在贫困生的审查、操作程序上出现缺位,使贫困生群体鱼龙混杂,损害了其切身利益.而在贫困生建档上又存在许多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加重了其敏感和自卑心理.如高校贫困生建档就要求他在班会上诉说家庭情况,由班级得出,还要将建档结果公开,以证实可靠.在资助时,贫困生还要写申请,许多人每写一次申请都需要几天来恢复心情,克服心理压抑.同时,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加,学校的助学金如“撒胡椒面”,对每个贫困生的帮助是微乎其微,不能有效地缓解其经济压力.这些都有可能打击其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对滞后.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一位辅导员往往要带近百名或是数百名学生,而且许多辅导员属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全面详细了解、关注贫困生,解决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我国高校除了对师范类、医学类等院校少数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外,对其他众多专业的学生则没有开设心理学课程,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加以解决.

总之,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里的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他们主要在身体健康、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生活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其灰色心理.高校贫困生生活机会不平等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资本匮乏.身体健康是生活机会的一个基本决定因素.人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质量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高校贫困生消费水平低,无钱注意营养,没有选择平衡膳食的机会.生活费的既定性和计划性,使高校贫困生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由于学费等经济压力,身体健康状况差,易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即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2)文化资本缺失.“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他就会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早年从家庭中继承了丰厚文化资本的人也更易于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无论在学业成就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富裕的个人、家庭和阶层花费金钱和其他资源以便获得文化资本,富裕与贫困学生的文化资本的差异因此被越拉越大.”这种文化资本上的差距使高校贫困生从一进学校就产生一种“不平等竞争”的感觉.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所在中学以成绩论英雄,没有特长,即使有某方面的爱好和优势,由于经济等原因,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此,他们自认为不具备担任学生干部的素质,而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也往往成了局外人.由于社会参与较少,所以他们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同质性较强,从社会网络中摄取的资源越少,其社会资本就越少,这不仅影响其现在的发展及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及发展.

三、社会工作干预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探析

社会工作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的干预,在当前阶段有其可行性.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观尚未成熟,其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高校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处境,又有急需改变现状的迫切心理,容易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而灰色心理问题本身具有动态性、普遍性和浅层次性的特点,最需引导.高校贫困生及其灰色心理的特点,为社会工作对其灰色心理干预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可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进行干预,使其灰色心理向白色区域转变,健康成长.

(一)个案社会工作干预

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人人格的健全和生活的协调.个案社会工作干预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是从微观层面对高校贫困生个体实施的,它根据个人灰色心理的实际情况,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辅导和帮助.

首先,社会工作者运用倾听、同理心和适度的自我开放等技巧,与高校贫困生建立信任关系,使其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以便其宣泄内在的不良情绪.通过与其探讨、分析原因和后果,列举成功人士事例等方式,使其正确、辩证地认识贫困,认识到贫困并不是个人的错,贫困只是暂时的,一定要战胜贫困.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高校贫困生布置“记事本”作业,让他将自己的优点,如性格、成绩、才干等列入记事本中;通过与朋友、同学、老师、父母交流,听取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将其中的优点添加到记事本中;要求他经常为他人、为集体做好事,并把事情记录到记事本中.每天通过复习,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鼓励,接纳自己,最终达到正向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指导、带领高校贫困生个体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家教,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对其予以指导,增加个体的实际经验,在活动中,丰富学习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不足,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高个体的能力,增加成就感,消除自卑感.

(二)团体社会工作干预

团体社会工作是通过案主参与游戏活动开展工作的方法.针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匿名的方式,招募高校贫困生,根据其灰色心理的特点,掌握情况,然后将高校贫困生划分为若干组,与其一起进行探讨,制定一系列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与游戏中成长.在团体社会工作中,参加者既是求助者,同时又是能为别人分忧解难的助人者,且小组成员都是同龄人,更容易敞开心扉,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别人也存在,减少其自卑和焦虑.

团体社会工作的开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属相、星座等活动促进成员相互认识;通过“信任跌倒”、“盲人走路”等游戏,建立成员间信任关系;通过给本团体取名,如针对人际交往的取名为“缘来有你”、“相见欢”等,明确本团体的活动目标.第二阶段,目标是让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变“淡”、变“白”.通过开展“成功人士与我心连心”等活动,正确认识贫困问题;正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动植物自喻等游戏,重新准确定位自我;通过“我的中学生涯”等活动,回忆以前之成就,发现其闪光点,唤起自信,并进行自信训练.第三阶段,进行分享和评估,让贫苦生成员畅谈自己的感受,社会工作者评价成员的发展,肯定成员的努力.在开展团体社会工作对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干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成员选择要恰当,注重考虑个人的心理问题及生活经历;不做主观检测设,细致周到地照顾到所有成员,因为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都有被关注的愿望;所开展的活动游戏要简单易学,使成员有成就感,并不失时机地去赞赏成员的能力.

(三)社区社会工作干预

社区社会工作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媒介解决案主问题的工作方式.在这里的社区主要是指特殊社区――学校和高校贫困生家庭所在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重视运用地区资源,鼓励居民和同学、老师的参与,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去解决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本文侧重于学校社区社会工作在干预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方面的探讨.

第一阶段:准备与探索.目前开展学校社区工作具有一定困难,需要社会工作者认真准备,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高校社区地域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的部门及关系比较繁杂,这需要社区工作者做好心理准备.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档案、文献等方式,了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和需要,高校在解决贫困生问题过程中的对策及存在的不足,以及高校的人力、医疗、文化资源等.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根据高校贫困生存在的灰色心理问题及需要,请贫困生代表、学生工作管理者、心理咨询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等相关人员参与,集思广益,制定社区工作计划.在制定计划时,注重长远计划与近期计划的结合,以明确阶段性目标.

第三阶段:社区行动.社区行动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订的计划付诸实践.它是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他工作都怎么写作于这一阶段的工作.在实施工作计划中,注重工作技巧的运用,促进成效显现.在学校社区工作中,要发掘学校及社会资源,增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力度.首先,加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两者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灰色心理问题的作用.学校应引进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和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配合两者利用德育课、学生网站、校报、广播站等媒介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及时对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对患有心理疾病的贫困生转至心理咨询处;通过、网络、电子信箱、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丰富心理咨询怎么写作模式.其次,学校学生工作处应健全勤工助学机制,对勤工助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奖惩机制、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如与企业、社区合作,取得促销、社会调查、工作策划、家教等岗位;积极开拓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如助教、助研、助理等.再次,多方协助,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度,除了完善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和制度外,还应建立通畅的社会捐助渠道,由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真实情况做调查后,代表他们跟银行谈判,以达到银行与高校贫困生签订贷款合同,为他们提供助学贷款的目的.最后,要注重挖掘其他高校或社会机构的有效制度、策略,进行借鉴、推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