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50 浏览:154759

随着我国的教育进入全民化时期,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发展的未来,影响到中国的未来.

一、我国目前常见问题学生类型

(一)社会道德型

这类的问题学生轻者表现为喜欢说谎话,报复性强,道德水平低下等,重者则有破坏公物,公共秩序,校纪校规甚至是法律,攻击他人或者是社会的行为等.

(二)心理型

心理型问题学生中包括两类:一般性心理与精神性心理.其中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过分的妒忌或者羞怯、自卑、孤僻、抑郁、冷漠等“问题学生”为一般性心理问题型,其心理年龄多数低于或者高于实际年龄,使得他们不能友好的与他人相处.而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狂躁症、自闭症等问题学生则被称为精神性心理型.这样的学生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严重偏激性行为,甚至杀人或者.一般性心理型学生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转变为精神性心理型.

(三)学习型

学习型问题学生,一般还被称为差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的一部分学生.其主要表现为有厌学之类学习障碍,或是有旷课、早退、迟到等学习行为态度差的学生,或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差的学生.

(四)经济型

经济型的问题学生主要有两种极端类型,一种是过分小气节俭,另一种则是铺张浪费,过于挥霍奢侈.这两种类型,既容易出现在困难家庭经济的学生身上,又容易出现在较好的家庭经济学生身上.而学生心理上的贫困却是因为其经济上的贫困所引起的,这种是更普遍易见的情况.

二、针对问题学生做好心理教育策略

(一)对问题学生充满爱心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对因为社会乃至家庭不良影响表现异常的“问题学生”给于足够的发自内心的爱与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上进行以及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在培养“问题学生”的是非观与提高道德上进心的过程中,万万不可以势压人,简单粗暴,而必须以理服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真正的从根本上做到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教育方式.


(二)尊重问题学生人格

通常来说,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比普通学生更强也更脆弱,因为其长期受到歧视,冷落等,他们将自己的外表包裹上一层硬壳,不愿与他人交流,但是其内心却对外界极其敏感,渴望得到同学与教师的信任与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走出心理误区,真正做到对“问题学生”人格的尊重,逐渐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能更好的融入集体中.要知道,在教师的冷眼中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教鞭下有瓦特的存在.

(三)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

希望他人对自己赞赏是人性最根本也是最深刻的所在.当一个人受到激励后,会发挥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以上的潜力,而其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时候,潜力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由此可见,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表扬激励也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到他们身上,加以适当的表扬,其对学生再微小进步的表扬,也比对其不足嘲笑要高明许多.适当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可以充分的满足“问题学生”的心理需要与自尊心.

(四)树立问题学生的信心

自信心的重树是使得“问题学生”进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大力帮其改进学习方法,促进提高学习效率,不把“问题学生”排除在班级工作之外,要刻意的对其适合能做的工作进行安排,既使得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又能帮助其树立起转变的信心.当一些“问题学生”取得努力进步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于肯定,并且对下一步的目标进行制定.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是需要想尽办法做到“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态度,让“问题学生”逐渐树立起自信,发挥潜力,在教师正确时机的关心引导与鼓励下,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再前进的勇气,而不是以前的自暴自弃.

(五)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长期的实践证明,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仅仅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社会上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约束,对其讽刺与关心度不够的想象普遍,直接淡化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因此,在进行“问题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校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还需要积极利用校外各方面因素对其的正影响,更要重视家庭教育.对“问题学生”的家长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周凤丽,教师,现居山东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