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护理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29 浏览:57923

由于糖尿病的不可根治性和各种严重并发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患者的心灵上罩上一层阴影,过重的心里负担可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调整患者心理情绪对于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特征及相应护理对策总结.现报告如下.


1.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

1.1 怀疑,否认心理 早期,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时,错误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改变,对疾病采取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认为诊断有误.拒绝治疗饮食习惯的改变.但长时间的拒绝则阻止了适当的自我监护从而导致病情发展迅速.

1.2 紧张焦虑心理 由于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不正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恐惧死亡,对治疗过度关心,甚至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1.3 愤怒悲观心理 当患者得知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没有根治的可能,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常有一种愤怒情感,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2.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体现在护士在患者交往的举手投足间,既可与其护理操作同步进行,也可作为一种护理方法单独开展,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要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开展系统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饶糖尿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积极调节患者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2.1 强化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并注意调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绪,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就主要心理矛盾个别交谈.疗效首先取决于患者的重视程度,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以解除其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2.2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 知识讲座是做好糖尿病患者教育的重要途径,应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住院期间加强对患者有关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检测及自我护理等知识的教育,对于有意拒绝治疗的患者给予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倾诉,针对其内心矛盾作疏导安抚工作.

2.3 增加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知识,取得患者的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患者,更要多安慰,多鼓励,使之心理上减轻对病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