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01 浏览:13145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直面传统教学方法低效的弊端,注重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相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宣泄情绪、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满足交往和归宿的需要.在实践中,应通过创设情境、融入体验、表达感受、分享体验和实践应用、升华体验三个方面具体实施.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46-02

自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以来,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在教学方法上仍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导致知行脱节、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我经历,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运用知识的一种多向传递互动教学模式[1].体验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主讲,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内容“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方式,代之以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教育内容为相似度检测而建立的“主体―主体” 的双向沟通和对话.下面将从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维度理解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内涵.

(一)心理过程维度:表现为知情行的统一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是知情行的统一.其中知是基础,行是标志,情在知和行之间起相似度检测和催化作用.一般来说,体验到的东西会让人感觉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启发学生用大脑去思考,提高认知,还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培养积极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去实践,从而转化为行为.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氛围,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认知、感受、领悟等情感达到内化和升华,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二)认知过程维度: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不应该定位在单纯地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应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缩短“知识一能力一素质―运用”之间转化的时间.体验式教学是重视实践性的教学,它的教学效果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如果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仅仅停留在“知”的水平和层面上,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体验式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师生关系维度:注重主体间性的活动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2].每一个主体都是教育交往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所面对的客体不是对方,而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3].它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度的交往,转向双向度的对话与沟通.体验式教学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反映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理解、融合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要,把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对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之中,引导广大学生融入其中,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广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体验中感悟心灵的成长,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适用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表达性艺术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宣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需要为相似度检测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也是情绪复杂多变的不稳定时期,被心理学家霍尔称之为“疾风骤雨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承受来自学业、就业、交往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健康、学习和交往产生一定影响.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越积越多,就有可能成为诱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体验式教学将表达性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游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介入,缓解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情绪上的困扰,从而达到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目的.如音乐可以缓解个体的消极情绪状态,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力量,并且逐步改变个体的认知,从而推动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曼陀罗绘画同样具有改善情绪的功能[4].

(二)体验式教学的团体辅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的问题包含着对自己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体验,表现为个体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平衡.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生的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是青少年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发展任务.但是,确立自我同一性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大学生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如果受到成长经历、学习感受、人际环境、遭遇事件等因素的干扰与制约,就会使他们处于一种不能确认“我是谁”的状态,从而陷入自我混乱或自我认同危机.体验式教学通过设计自我探索类的团体辅导活动,如我是谁、我的自画像、他人眼中的我、我的长处与限制等,从“我与己的关系”“我与人的关系”“我与事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把自我认知与他人的评价进行整合,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从而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人生理想.(三)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满足大学生交往与归宿的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大的渴望莫过于在团队中获得他人的认可,收获友谊或者爱情,满足归宿和爱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归宿和爱需求的人会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然而,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交往的渴求,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困扰和影响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少与人交往的生活经历,还有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缺乏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体验式教学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模拟宿舍、班级、社团等场景,创设诸如初次交往、交往中的矛盾和摩擦、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交往等具体的生活情境,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鼓励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在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的同时,满足交往和归宿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融入体验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情境的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情境是教学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创设情境,同时,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带着疑问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按照学习的迁移理论,学生在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会对完成其他活动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将在模拟情境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所需的各种能力,处理和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表达感受,分享体验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既包含特定的情感体验,也包含一定的认知成分.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是教学的重点.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体验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分享.事实上,学生表达感受的过程也是总结、反思的过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亲身感受到的东西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另一方面,学生在小组内、课堂中分享感受也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彼此的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分享体验,教师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并明确下一步的教学方向,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实践应用,升华体验

荀子在《荀子儒效》中指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意思是懂得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识很丰厚,也必将遇到困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历来被认为是有效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巧妙地运用知识是教学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教育和生活本是相互融通的,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将“生活引入学校”,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教育”,两者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学生要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如果学生能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用新掌握的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当他们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时,教育的魅力就会得到足量的彰显,学习的兴趣与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