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终生奠定心理优势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301 浏览:43615

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怎么写作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其"基础性"的作用,除了体现在怎么写作于后续学习和成长的知识基础上外,还应该体现在影响后续生活和事业质量的心理基础上.简言之,普通高中教育,除了要回答好"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 这样的问题,还要回答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这样的问题.

美国管理学会主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先驱,弗雷德·路桑斯提出了"心理资本优势"这个概念,他把四种心理能力的首字母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词--HERO.其中H代表希望,指的是你面对目标的执着,你是否愿意花数小时,甚至数月坚持不懈,直到完成你决心做到的事;E代表自我效能,也就是对于成功的信心,即你是否相信自己,是否相信自己拥有那些能让你成功的东西;R代表韧性;O代表乐观.在他看来,这种"心理资本优势"是成功人生的核心优势.我很赞赏这样一句话,"积极的人生来自于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目标的追求,来自于目标实现之后的成功体验.因而,能否通过目标引领,让我们的高中学生能够在高中三年的求学过程中,不仅学得了各类学科知识,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就成了衡量高中学习是否有更高价值的关键所在.

但是放眼现今的普通高中,在应试思想一统天下的影响下,在"升学预备教育"性质定位的引领下,许多办学者的内心,"为学终生发展奠基"的价值理性已经被"追求更高升学率"的工具理性所取代;或者即使有了理念的思考,响亮的口号,也没有相应的行动机制和课程模式.在这样的学校教育氛围中,许多高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也发生了严重偏差,他们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仅仅当做应付考试的手段,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这些教师的心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永远只是被管理,被督促,被训练的对象.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眼前的学习情况,但是缺少对孩子长远发展的思考,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引领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自感在学校成了被管理、被训练的对象,青春年少应有的热情和活力,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都被一次次的考试和分数绑架了.他们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学习似乎就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和达到老师的要求,唯独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体发展需要.他们对自己的兴趣、个性、价值观了解不够,不知道自己的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在文理科的选择、大学专业的选择以及职业选择这样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许多学生随机作出了并不适合自己的草率的判断.同时,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因为学习目标的缺失,很少经历"目标"实现后的成功体验,因而情感态度不积极.而现行的高中教育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发展没有直接的紧密的关联,使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缺少努力学习发展自己的主体积极性.在学校里,他们往往表现为心态消极、被动甚至逆反.

2009年秋学期起,我们学校全面启动了"以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的主动发展"的课程实践和研究.这里所说的"生涯规划",是指学生个人通过对生涯发展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探索自己可能的发展型态,确定发展目标,通过合理的策略制定以及扎实持续的行动,逐步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它其实就是一个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这里的"四维一体",是指学生主体、伙伴群体、教师、家长这四种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发展有影响的对象,发挥四维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形成一股责任分担而又融合的强大合力,对生涯规划的制订实施产生正面促进作用.这里的"主动发展",是指学生主体通过生涯认知、生涯规划、生涯进展等步骤,明确发展目标与阶段任务,借助于相关人员的激励与推动,积极自觉、能动创造地实现规划目标.显然,"生涯规划"是平台,"四维一体"是方法,"主动发展"是目的.


通过这个课程的实施,我们想努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优势,培养学生围绕目标持续努力的行动执行力.在生涯规划课程中,我们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心理量表测试,通过一定的自我分析手段,通过伙伴、导师和家长的建议,明确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倾向、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同时,以长远目标为导向,明确阶段性的努力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规划,让学生在阶段性的"目标--任务--行动--反思--再行动"的循环往复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这里的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向于各个方面的,有指向于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往往如此),有指向于行为习惯的,有指向于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的,等等;这样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很具体的很明确的,因为只有具体明确的任务才可能去完成;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有时甚至是很微小的,有的可能是某一门学科学习上的问题(例如怎样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率),有的可能是一个行为小节上的问题(例如怎样在公众场合主动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正是阶段性的小任务,其可操作性强,学生也就容易在完成后获得成功体验,也就容易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和任务,向往新的成功.当然,在这整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行动"是关键.在课程中,我们通过目标引领,评价导向,各种外在力量(伙伴、导师、家长)的鼓励和督促,也包括学生自己的成功体验的激励,不断强化学生个体的行动执行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把我校学生的素质发展目标确定为:"志存高远"--努力有方向,追求有目标;"积极有为"--有积极向上的情态,有围绕目标持续努力的行动执行力.

第二,充分发挥群体氛围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群体氛围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正处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有时他要好的同伴的几句话,要比父母的苦口婆心和老师的谆谆教诲管用得多.所以说,在高中寄宿制的学习生活中,这种群体氛围和伙伴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我校的生涯规划课程中,"伙伴共进"是课程推进的基本平台.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努力目标和个性气质、交往爱好,组合成少则三、四人,多则八、九人一组的"伙伴共进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之间都要定期"晒一下"自己的努力目标、阶段任务、阶段规划、执行情况等等,成员之间还要提供建议、分享经验、相互鼓励和督促,每个小组都会精心设计自己的组名、口号,有的还设计有自己的标识图案.相对于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班集体建设而言,这种共进小组的成员人数较少,而且组合有选择性,所以这种"伙伴共进"推进模式,更有利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形成充分而积极的互动(管理学上强调"八人组合"是最有活力,也是最有可能形成目标引领下的"正能量"的),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这种氛围对于培育成员个体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是大大有利的.这种伙伴共进的制度还有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提升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指数".这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共进模式",能极大改善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其二,有可能让共进伙伴发展成为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本来这种小组的组建就是有点"志同道合"的意思,加上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相互帮助和促进,很有可能会有许多曾经的同学,发展成为今后人生历程中相互关心和帮助,相互督促和引领的朋友,这样,岂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第三,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我很欣赏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最应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也就是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把人身上存在的具有可能性的潜力,变成具有现实性的能力.教师最重要,也是最有教育本质意义的专业修养,应该是对于学生发展潜能的发现能力.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导师制"是课程推进的另一个基本平台.我们为每一个"伙伴共进小组"配备一个导师,这个导师可以是学生自己选定的,也可以是级部统一指定的.导师要研究和了解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小组成员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阶段任务,制定阶段发展规划,并定期和指导对象交流和沟通,加以指导、鼓励和督促,把过程性的资料记录在"生涯规划本"上.这样的"导师制"推进模式,能够很好地引领教师去关注和研究指导对象的个性特点,发展潜能,研究指导和激励学生的策略,引领教师去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状况,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导师.

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硕的教育成果之间,永远联接着"行动"的桥梁.在课程实施的策略上,我们是整体构思,系统构建,在"实践,调整,反思,创造"的循环中稳步推进.而在实践层面上,我们也意识到,有时候,规划越系统、周全,过分的理想化,反而会影响到执行者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我们就套用中国改革开放的现成经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采用典型引路,在实践中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典型活动案例,一句话,"先做起来"!通过实践来引领教师对于这一课程的理解,通过行动来凝聚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也是通过行动来不断调整学校层面的方案设计和实践策略,使得该课程在不断的实践和调整完善的过程中稳步推进,逐步实现预定的各项目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