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正,留守老人的心理医生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25 浏览:18642

他是一个偏远山区老乡医,凭着行医救人的坚定信念,61岁了依然背着药箱走村串巷.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全天候“待命”.

他家庭并不富裕,两层陈旧的裸砖房住了几十年,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直到去年才“退休”.但他对乡亲们很慷慨,行医之初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出诊费、注射费、挂号费全免,去年又承诺“给80岁以上的老人和五保户看病免费、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只收成本费”等

他对病人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他怎么写作的三个村,人口近2000人,从医41年来,共出诊约3万次,走路20多万里,看病20万人次,累计帮病人节省药费超过30万元.他一直行走于村组之间,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他就是湖南省洪江市洗马乡花柳坪村卫生室医生李晓正.

随叫随到的村医

“医术高,为人好,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医生啊!”提起乡村医生李晓正,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村里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记住李晓正的,因为只要一个,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

谈起李晓正,邻乡木兰溪村的61岁老人易双生满是感动.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凌晨1点半,寒雨蒙蒙,李晓正给本村一位老人打完点滴回家刚躺下不久,又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


易双生肾结石疼得在床上打滚,他的妻子请求李晓正赶快到他家出诊.救人如救火,李晓正急忙披衣起床,骑车往木兰溪村赶.

由于下雨路滑,李晓正连人带车摔在小溪边,把脚弄伤了.他拄着木棍,硬是一瘸一拐赶到易双生家中.来不及喘口气,李晓正立马给病人把脉问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治,易双生的结石不疼了,李晓正却累倒了.

记者在跟随李晓正巡诊时,他手里的总是响个不停.“你别慌,我这就过来!”接过,李晓正急匆匆赶到打的老人家中.

打的是村里80岁高龄的老人易图健,他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胆囊炎、肺气肿等病,儿子又外出打工不在家.“李大夫救了我两次命,是一个大好人啊!”易图健拉着记者的手说.

2007年8月,易图健得了一场重病,在怀化第一人民医院做了一次手术后,还需要40万元治疗费用,但也未必能治好.40万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于是家里人把老人接回家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李晓正给老人医治.李晓正结合中、西医治疗,只花了880元的医药费就把老人从鬼门关里救回来.“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收得最贵的一笔医药费.”李晓正说.

2010年7月,易图健又得了肠梗阻.当时一到医院检查要动手术,老人坚决不肯,坚持要李晓正看.李晓正凭借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用中药调理,西药治疗,再次治好了他的病.

谈话间,李晓正一边拿着听诊器给老人听诊,一边亲切的询问他最近的饮食起居.老人因身体不适而低沉的情绪,也在与李晓正的聊天下一扫而光,房间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检查完后,易图健的儿媳急切询问病情.

“没事,老人只是感冒了,吃点药就会好的.”李晓正嘱咐其家属,一定要按时催老人吃药.嘱咐完,他又向下一家走去等

李晓正说,老人生病心里不舒服,首先要多安慰安慰他们,让他们开心起来,这样病就好了一半,吃药其实就是辅助作用.李晓正只要有空,就常常往这些老人家中走走,老人们都欢喜得很.

照顾留守老人的“好儿子”

花柳坪村位于巍巍雪峰山脚下,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虽然风景秀丽,但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个偏僻的穷山村.

因为山村里没有什么资源,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全部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200余人留守山村,村里患慢性病的留守老人就有30多位.对于他们,李晓正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视留守老人为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在78岁老人刘伯顺家中,李晓正熟练地给她打吊针.“这是感冒引起的咳嗽,今天打完吊针就没事.放心吧,你身体好得很,没什么病.”李晓正一边打吊针一边安慰老人.

老人近来身体不太好,虽说有低保,还有二儿子每年从海南汇2000多元过来,但家里日子还是紧巴巴的.知根知底的李晓正从不要她的医药费,可老人很好强,不收钱就不看病.没有办法,李晓正就只好收点成本费,过后再还给他小儿子.

问其为什么不收老人的药费,李晓正说,农村老人不容易,没有什么钱,当然舍不得花钱治病.一有病就挨着,结果就酿成大病,大病夺性命的情况就屡屡发生,还不如不收他们的钱,这样他们就主动来看病.

“村里面谁家孩子该打预防针了,谁家的孕妇快要生了,哪家的老人身体有啥毛病,我都知道.”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李晓正犹如一部活字典,了如指掌.他每天都坚持到村里老人家中转一圈,及时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并记录下来.

花柳坪村主任易安平对记者说,邻村的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来治病,李晓正也都采取减、缓、免方式,从不因为病人没钱而不给治疗,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从医多年来,李晓正免费给多少人看过病,为多少人开过药方,照顾留守老人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这是应该做的,因为都是乡里乡亲.

怎么写作乡亲是一生的责任

李晓正家境一般,摆设陈旧,画家易图境的一幅亲笔题词“李晓正医生怎么写作态度很好”是家里的唯一亮色.

李晓正身体并不好,患有肾积水的他因为没有时间去动手术,只能自己调理吃点药控制病情.但为了给病人治病,他仍坚持上山采草药,还被毒蛇咬过.说起这事,老伴至今还是心有余悸.但李晓正并不在意,因为在他心里,病人比自己和家人更为重要.

老伴易素桂说,家里家外的事基本上是她一个人在忙.她一直弄不明白,论医术李晓正并不比别的乡村医生差,甚至还要好,为啥就赚不到钱.

其实不是他不会赚钱,早在1990年7月,李晓正一个朋友在广西开了一家蛇伤专科医院,请他去,每月3000元工资可他去了仅7天就回来了.

“还是放不下村民,担心他们看病没有医生.”李晓正说,“没有什么比乡亲们看病更重要,为他们怎么写作是我一生的责任!”

“只要是村民一个,我无论在忙什么都得丢下就走.没有节检测日,哪怕是大年三十,也随时准备着.虽然乡医的日常生活并不轻松,但我喜欢这份工作.有时候也累得想歇歇,可是一想到人家找你,你还得去.将心比心,谁有病都着急,一定要尽快过去给人家看好.”李晓正如是说.正是这样倾心尽力的付出,他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家里人也开始慢慢理解他.

远在广东清远创业而成养猪大户的儿子,曾多次打劝李晓正别干了,到他那里安度晚年,可是李晓正就是放不下乡亲们.

“我走了,乡亲们生病了怎么办?”不是他不想儿子,而是乡亲们比儿子更需要他.“总是感觉自己对不起家里人,没有给儿子写房子,女儿出嫁也没有什么东西陪嫁,老伴也跟自己没有享过什么福.”李晓正心里一直充满着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如果再让你选择一次,你还会在乡里当医生吗?”记者问道.“我想我还是会,因为我的家在这里,乡亲们就是我的家人!”李晓正毫不犹豫地说.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李晓正用41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