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外伤手术的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31 浏览:81322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4-01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万物的主要器官,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儿童生性好动,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眼外伤发生率较高.而眼外伤发生突然.所以往往给患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高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针对患儿年龄段的心理反应采取适当的护理,使患儿尽快回复身心健康十分必要,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眼外伤病人129例,其中男109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出生后9个月,0~1岁1例,2~3岁18例,4~7岁79例,8~14岁31例;受伤时间多集中在暑检测和寒检测时间内,致伤原因:树枝、竹棒伤52例,鞭炮、打火机、啤酒瓶爆炸伤29例,刺激性、危险性玩具伤28例,球类伤15例.车祸伤5例.

2.心理反应

2.1焦虑与恐惧心理:患儿眼外伤使视力突然下降伴剧烈疼痛,急诊入院后多数病人需要行清创缝合,严重者甚至摘除眼球,使患儿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不敢说,不敢动,轻微的响声既给患儿带来不安由于患儿对病情和预后不了解,所以他们都担心会失明,尤其是双眼外伤者,他们害怕会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表现为叹气、时哭时喊、拒绝治疗.多发生在最初的35天


2.2性格改变:由于暂时或永久性失明,患儿感知外界信息明显减少常陷入沉思,表现为沉默寡言、忧郁寡欢.由于视觉完全丧失,对外界的刺激暂时只能依靠其他感觉器官代偿,患者变得特别敏感,而吵闹不安.

2.3 悲观与绝望:多发生在病后的1~2周内,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黑暗世界的体验,55%的患儿表现为发脾气或哭闹,绝食.

2.4自卑: 多发生在患儿病情基本稳定,手术时失去单眼或双眼,留下疤痕与其他的儿童现出不同而使患儿感受自卑.

3心理护理措施

3.1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眼外伤患儿病急,变化快,必须争分夺秒,工作有条不紊,以娴熟的技术及时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输液、输血等,为病人赢得时间,创造机会.积极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如皮试、导尿、备皮、抽血等,取的家长的积极配合,通过逗,哄,讲故事,讲道理,表扬,鼓励等方式使患儿保证安静,允许患儿使用平时自己喜欢的物品,以减轻或消除其恐惧,防备及不适感心理.

3.2关心体贴病人:眼外伤是在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受打击,因此,儿童受伤后均紧张不安、焦虑.尤其是家长,情绪较为激动,故护士应沉着、冷静,多给予心理安慰及必要的解释,先稳定家长的情绪,使家长和伤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让家长感到此时此地患儿是这里最重要的人.

3.3与病人有效地沟通交流:儿童眼外伤发病突然,患儿及家长没有心理准备,常表现出惊慌失措,焦虑不安.眼部的剧烈疼痛及视力减退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拒绝检测和治疗.针对患儿及家长的以上心理特点,在护理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治疗目的和配合方法,并列举成功地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耐心地听取家长的主诉意见,认真地回答提出的疑问,正确对待患儿,努力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让他们认清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既能让家长配合你的操作,又能使病人减轻恐惧,产生一种安全感.

3.4不同年龄段要分别对待: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个体,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通过温和的语言给他们讲动听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故事中小英雄的顽强精神激励他们,使其在治疗中能安静配合.如对要多表扬鼓励,从多方面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给病儿积极的心理支持,同时也应做好病儿家属的心理护理,这样不仅能减轻病儿的心理负担,避免病儿哭闹,也使家长放心,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3.5与患儿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小儿受伤后家长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担心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护士应及时采取各种交流沟通技巧,针对不同家长的心理特点,作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面对现实,并指导保护好现有的视力,防止再次发生意外损伤.

3.6 术后心理护理:护士应及时给予患儿家长正确的心理疏导,回答问题耐心,鼓励其战胜疾病信心,并指导患者保护好现存的视力及健眼,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使患儿能重新认识和接受自我,与病房护士严格交班,清点病人的物品,交代注意事项.

4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现代护理学认同心理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除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和操作能力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工作有条不紊,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护理中要抓住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贯彻整体护理的理念,因人施护,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病人生命赢得机会和时间,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