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26 浏览:71672

一、在和谐师生关系中争取学生的信任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尤其小学音乐教学的生动性、趣味味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任务在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接纳的、无威胁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修养、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以真诚的心态接受不同类型的学生,冷静地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情绪,而情绪稳定的教师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同时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者,是思想的领路人,是活动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形式活、兴趣浓、创新多,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求知.


二、在良好音乐情境中净化心理

美育原理指出审美教育能使人获得真知,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按照音乐教学和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例如唱歌教学能促进学生表现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在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作品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逐渐丰富和充实.《雪莲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等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激越的情绪,抒发了学生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之情;雄壮激昂的《歌唱祖国》、《抗敌歌》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飞来的花瓣》、《让我们荡起双浆》则以流畅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柔美的音色、多变的力度,表现了学生对生活、对老师、对大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赞美之情;更有《采茶舞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歌曲给学生欢快活泼、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精神面貌与民族风格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作品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洋溢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带来教益和鼓舞,更引发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各种歌曲的情绪体验,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并将这种情感体验扩展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营造了健康的心理世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在课外音乐活动中锻炼健康心理

课外的各种演出,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信心,增强胆量,使学生在演出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给其在心理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例如,课外的合唱、合奏比赛有利于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训练并养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合奏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并使其懂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从而有利于培养遵守纪律,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平时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此类音乐活动中,会逐渐学会与别人交往,也会时刻考虑到应以集体的面貌去想或做每一件事.在音乐教师注重围绕他们的协作精神时,学生无形中会形成先大家、后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教师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及时地引导,并帮助学生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具有惰性,小学生自然也不能摆脱依赖性.那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饭来张口、依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在小学生中已越来越普遍.在课外音乐活动中的独唱训练和独唱比赛,正可以帮助小学生消灭此类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人去扶持.音乐教学,就好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处处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与长处,开启孩子心灵的美好窗户,锻炼其健康心理.

四、在音乐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动力,它可以促进儿童更好地学习的愿望.没有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感兴趣.”成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希望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希望胜过周围的人.课堂竞争机制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可以满足自尊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我常用谚语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坚韧不拔、终会成功”.当然,设计和竞赛项目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使他们逐步战胜自卑和胆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发展讯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挫折同在,竞争机制无时不有、忧患意识无刻不在,学生求知亦然.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适应力.音乐教学引进竞争机制正是训练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的手段.只有乐观的态度,才能不断战胜困难、完善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因素找起,由小组自身音乐知识结构缺陷上找起,分析与其他组的差距,让其充分意识自身不足,逐步消除嫉妒心理,使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最佳心境.同时在课堂竞争中,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时老师要设法走到学生中,引导他们自我反醒、剖析明确自身素质的优劣点,改进措施,弥补知识缺陷,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