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61 浏览:14242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心理干预治疗模式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抗心血管疾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心理干预治疗模式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 键 词 】  心理干预;心血管疾病;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急症,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导致这类疾病的临床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发展趋势.本次研究中选取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对应用心理干预治疗模式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8至69岁,平均51.8岁;患病时间8个月至12年,平均2.1年;治疗组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36至71岁,平均52.2岁;患病时间10个月至13年,平均2.4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降血压、溶栓、抗凝、调脂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主要方法包括[1]:① 宣传:通过口头表述或专题讲座两种形式对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有关疾病的发病的相关因素、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愈后情况向患者进行全面的介绍,帮助患者对心血管疾病有更加准确和正确的认识.② 交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切身的心理感受耐心进行倾听,针对具体问题对患者心理进行适当的调试,可以将相同疾病并且已治愈的病例向患者进行介绍,鼓励他们之间尽可能多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其进一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 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疾病的整个治疗与监测的过程中,使患者与家属的家庭关系能够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给予临床治疗更加积极的配合,以期待疾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康复,患者能够尽早出院.④ 心理疏导:对于一些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心理疏导,必要时可以将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向其进行介绍,其中可以包括主治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对医护人员能够产生更大的依赖和安全感,使其关于疾病的疑虑及由于治疗所产生的恐惧心理进一步消除,帮助患者进一步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心理状态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症状表现已经保持平稳,病情没有再次复发;有效: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但偶有复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变[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心血管疾病改善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效果为: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有效率76.6%;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效果为: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有效率9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心理状态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的人数分别为8例、10例、10例、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7.0%、21.3%、21.3%、19.1%;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的人数分别为1例、2例、3例、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1%、4.3%、6.4%、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 并发症和复发率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9例和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9.1%和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复发人数分别为8例和2例,复发率分别为17.0%和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通过不良心理、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等对神经内分泌机制产生激发效应,导致冠状动脉内皮发生损伤,易导致斑块形成、血管堵塞或狭窄等症状,从而导致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所以在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以亲切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彻底消除,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争取尽早战胜疾病,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应对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主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才能使患者的疾病早日康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