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96 浏览:143622

摘 要 :中职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适应社会环境和复杂人际关系中往往存在诸多心理困惑,严重阻碍了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针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相关应对办法.

关 键 词 :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分析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实习期间、就业岗位和社会工作中,建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减少他们在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特别是对个人生活与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纵观中职生的人际交往心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讨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及表现

处于青少年期的中职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在交往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自卑心理

多数中职学生进校时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很长时间沉浸在挫败与懊恼的负性情绪之中,觉得自己就是“差生”的代名词,似乎“低人一等”、“矮人三分”,总感到自己存在缺点和不足,在家人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愿与人交流.来到新学校后,在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过当的防备心理,对自己正常的人际交往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不主动接触他人,极力回避集体生活.

(二)孤独心理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不少中职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中职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在学校,他们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有些老师和同学都不太愿意与他们打交道.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连普高都考不上,使自己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有时对他们冷脸相向.诸此种种,导致学生封闭自我,乐于独处,即使是集体活动,也是形式上的参与,不流露真实想法,不开放自我,不谈个人观点.

(三)逆反心理

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期间就不遵守规则,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尊重权威,不愿意与他人持共同意见,张扬个性,异常反叛,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而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正因如此,有的中职学生就形成了固执己见的性格,仅凭自己主观想法看待事物,听不进他人意见缺少客观的态度,从不自我反省,固执,偏狭,常常认为周围没有合得来的同学,对他人行为和观点认为不可思议.

二、中职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应对措施

鉴于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扰,我们应加大对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视力度,立足现实,集思广益,引导中职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加强中职生人际交往认知指导

认知人际交往首先意味着职校生对人际交往的目的和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感知,能了解彼此的态度、看法,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学校教育应通过正确的指导,让职校生认识到交往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交往中必须遵循平等、真诚、宽容、信用和互助等基本准则,让他们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交往程序,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对职校生进行人际交往认知方面指导的具体方法可采用讲解介绍、情境讨论等.

(二)加强中职生人际交往情感体验

每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有情感体验,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际交往的方向和程度,是人际交往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调控器”.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等现象,会出现偶像崇拜、爱屋及乌等行为.由于情感是以认知为基础,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情感方面的指导训练通常与行为和认知的指导训练结合在一起.人际交往情感体验训练方法主要有:①情境诱导.这种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感知激动人心的情景,理解他人体验,引发新旧情绪的冲突.适当反复,可以促使某些被体验、被认知的待人态度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状态.②角色扮演.这种体验式方法是让职校生在给予的情境中,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了解社会、他人的需求,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学会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懂得遵守规则,懂得如何化解冲突,懂得与人合作,达到改善交往的态度和行为.


(三)加强中职生人际交往行为指导

交往总是要通过见面与分手、招呼与介绍、提问与应答等具体可感的行为表现出来,这些行为有很高的技艺要求.交往行为技能缺乏的职校生很少能顺利地与他人进行交往.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出,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是模仿而来的,是从不适当的社会强化中发展而来的.因此,交往知道必须重视将知识概念转化为熟练的行为.一方面要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另一方面要消除、纠正异常的交往行为.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人际沟通技巧的课程、专题讲座、课外读物等向学生系统的介绍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及交往的礼仪规范等.或者可以通过指导教师直接示范,或选择学生中技能熟练者示范,或向学生呈现影视剧(如电视台百家讲坛中金正昆教授的“礼仪讲座”)中的理想行为、规范行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在交往行为的学习上,职校生很喜欢模仿老师,模仿小说、电影、电视中的艺术形象,模仿他们喜欢的明星或伟人.他们可能模仿正面人物,也可能模仿反面形象,对此,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职校生对正面形象、规范行为的学习、模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