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高校的有效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43 浏览:18309

【摘 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熟、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心理咨询 高校 有效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9-01

高校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心理咨询指导者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对青年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影响深远.

一、高校心理咨询概述

高校心理咨询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强调个性和谐,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目标,建立“社会一个人”协调的生活模式.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咨询者的地位应由主导者、权威者转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咨询者往往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

大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病,人数非常少;而另一类是发展性问题,属心理困扰而非心理疾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和亚健康的,他们是正常人而非病人.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需要通过障碍咨询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危机,但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需要提供发展性咨询,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自我.如果把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障碍咨询上,势必会降低心理咨询的目标,还可能把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当作适应困难而纳入心理异常的范畴,不利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咨询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的始终,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造成一些高校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在这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将大学生视为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诊断,用医生记录病人的方法来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有的学校让医生来充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讲课还是咨询,都穿上白大褂,故意营造医学和医疗的气氛.诸如此类的做法都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说不益于雪上加霜.

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有些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纷纷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给予一定的课时和学分,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正规课程来对待.教学方法上采取的是专业学科教学模式,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一节一节地学,学完后考试.教学内容大多是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上课过程中表现为过多地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心理学知识,注重其系统性,而较少或只简单介绍应用性知识和方法,忽略其实用性.教学效果是学生们考完后万事大吉,一切又还给了书本,并没有真正内化为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力量.这种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三、心理咨询干预体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策略

(1)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工部、研工部、宣传部、教务处、校医院、保卫处、校团委、后勤集团、各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大学生咨询中心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有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提供政策、人员、物质、经费保障等;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职责.

(2)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制度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高校应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①教育制度.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大力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大力开展危机应对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辨识和应对能力;组织引导各班委会、团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应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②培训制度.大学生咨询中心应有计划地对心理咨询教师、全体学生事务管理者、班主任、学生干部及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积极选派专心理咨询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③报告制度.学校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在第一时间向上级组织或大学生咨询中心报告心理危机事件.

(3)建立宿舍、班级、学院、学校预警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心理危机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指全体师生员工敏锐觉察学生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专家组根据预警指标评估预警信息,明确干预对象,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出早期预测,防患于未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