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90 浏览:20800

[关 键 词 ] 艾滋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12.9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67-01

艾滋病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尚不能根治[1].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患者和HIV感染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变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针对艾滋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32例,男86例,女46例,年龄18-68岁,已婚102例,未婚21例,离婚9例.经性传播87例,占65.9% ,经血液传播36例,占27.3%,不明原因感染9例,占6.8% .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4例,肺结核29例,腹泻18例,脑炎6例.农民工32例,干部38例,自由职业62例.

2.心理特点及护理

2.1 紧张、恐惧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来自农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加上艾滋病的严重症状及隔离治疗,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对此类患者护士应详细了解其心理状态,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消毒隔离制度,让患者熟悉新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同时加强健康宣教,给患者发放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资料,由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其次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和蔼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减轻其恐惧和焦虑.

2.2 孤独、内疚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经性行为特别是滥交、婚外性行为等不洁性行为传染上AIDS的患者,对自己轻率的行为悔恨内疚,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唯恐被家人及同事,身边的朋友知道,担心自己会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及公众的歧视,他们心理压抑、孤独,既想倾诉,以难于启齿.有资料报道,由于歧视导致艾滋病患者率是一般人群的7.4倍[2].对于此类患者,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在病房高声谈论患者的病情,不能向患者家人和同事泄露患者的病情,真诚的对待患者,不歧视他们,使他们没有被排斥的感觉,和他们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积极的为其排忧解难,使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真对待AIDS,积极配合治疗.

2.3 多疑、抑郁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型多见于文化程度高及性格内向者.由于背上沉着的思想包袱,感觉异常敏感,常常会半信半疑,不时翻阅一些医学书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将病情盲目对号入座.由于过分忧郁,往往并发神经衰弱,消化功能紊乱,加重病情.对此类心理状况的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多与他们谈心,讲解艾滋病相关医学知识,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艾滋病,增加安全感,稳定情绪,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4 消极、自卑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临床症状多,治疗费用高,未有特效药,难于根治.患者既要受疾病的折磨又给家庭增加负担,对治疗没信心,易自暴自弃,甚至有的念头.对此类患者护士更需要与其亲属密切配合,细心照顾,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状况表示理解、同情,用娴熟的技术和诚恳的语言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可以信赖的,同时介绍一些先前治疗好转的病例,让患者看到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通过动用心理学的知识,针对艾滋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地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了负性心理,增强了治疗依从性,延长了他们的生命并提高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