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双重角色与心理枯竭问题的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505 浏览:83787

【摘 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的视角审视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双重角色及其角色特征,分析了双重角色身份给学校心理咨询教师造成的角色混淆与行为偏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枯竭问题的产生,提出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心理咨询教师 双重角色 心理枯竭在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是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如社会地位、社会身份),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即占有某一社会位置的人应有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如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能享受的权利等.在社会角色理论中,要理解个人的社会行为,必然要涉及到个人在其生活中的角色学习、角色理解、角色认知以及角色冲突等.

一、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双重职业角色

作为社会成员,任何一位学校心理咨询教师,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学校特定的教育生活情景中,其除了最基本的身份即心理咨询师之外,同时还拥有一个既定的职业角色:教师,在学校里,学生都把心理咨询教师称为心理老师,可以说,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在同一工作环境下身兼两种职业角色.

从已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角色具有教育者角色的部分功能,如认知学派与行为学派很着重咨询师在专业协助的过程中,担任教师的角色.同时教师的职业角色也涵盖咨询师的部分角色特征,如冉祥华研究认为,教师要扮演以下角色:家长写作技巧人;知识传授者;榜样;集体领导者;纪律监督者;朋友和知己;心理调节者.两者有很多交叉的共同功能,但是心理咨询作为一个与人的心灵打交道的特殊职业,它必然具有其独特的角色要求、角色认知以及特殊的角色行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该角色的特殊治疗功能.学校中的心理咨询教师,虽然工作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但是,其工作性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师是有区别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不能很清晰的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无法很好的对自己职业定位,混淆两种角色特征功能差异,就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心理误区,影响咨询效果,甚至对咨询师本人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咨询师出现心理枯竭现象.

二、心理咨询教师的角色混淆与角色行为偏移

教师与心理咨询教师的双重角色,容易使教师本身固有的心理角色和地位对心理咨询工作产生影响.如果再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工作的转换对咨询人员心理角色转换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会直接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和态度带到咨询工作中去,把心理咨询工作当做了另一种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造成角色混淆,导致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的偏移.

(一)工作态度的偏移

社会赋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身分,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心理角色是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是价值观引导者和道德的评判者、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色态度带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会造成心理咨询员过强的助人责任感和塑造改造他人的效果期望;同时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这种优越感和权威,也会无形中减少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包容度和接纳度,增强了控制,给咨询辅导工作增大了难度,也降低了咨询师对咨询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心理咨询效果不佳和心理咨询员心理疲劳.

(二)工作方式的偏移

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咨询态度偏移的直接后果就体现在工作方式的偏移上.

1、在咨询目标的确定上,咨询者往往出于责任心而把自己的目标强加给来访者,像安排课程进度一样,完全按自己的时间表工作,而未充分听取来访者的意见和深入地考虑来访者内心真正的需要.

2、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地督促和提醒来访者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在重大决定上代替来访者做出抉择,不是通过引导而是通过权威的身分迫使来访学生服从,让对方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方法上只是简单地教训开导加上安慰同情.

3、咨询过程中碰到与来访者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容易以专家自居,缺乏耐心去聆听来访者的陈述,导致过早地给来访者下定论,武断地给来访者"开药方".

4、出于教师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和高校咨询员独特的双重身分,容易使咨询员不能真正遵循"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和"感情限定"与"时间限定"的原则,超越了咨询关系限度和职责限度,发现学生的问题,就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来帮助彻底解决,甚至越俎代庖.

显然,主观武断的方式增大了咨询过程中来自来访者的阻抗,降低了咨询效果.同时,咨询员无法明确地划清咨询工作与学生工作,甚至日常生活的界限,把咨询工作的问题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扰乱了自己的生活作息,在咨询工作之外也无法摆脱咨询工作中的问题的困扰,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的增大,极易造成心理枯竭.

三、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枯竭的成因与对策

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枯竭"一词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状态.心理枯竭,简称枯竭,其英文含义是燃尽、烧光."Maslach(1981)把枯竭描述为一种躯体、情感和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生理的耗损、慢性疲劳、无助感、绝望感、消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悲观态度." 这种极度的躯体和精神衰竭通常是长时间、慢性进展过程的结果.实际上,心理枯竭就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自我效能感下降的状态,是一种身心慢性疲劳、无助、厌弃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极少得到相应的重视.事实上,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令人担忧.有调查显示,心理咨询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占枯竭比重的40%.因此,只有最大可能地预防、缓解或消除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枯竭问题,才能保证他们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身于心理咨询工作中,进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枯竭的成因

心理咨询教师出现心理枯竭的原因很多,但对于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来访者数量多与心理咨询教师数量少之间的矛盾

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缺陷、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高要求、大学生择业压力越来越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加之大学生对心理问题认识的提高,出现了来访者人数越来越多的趋势.来访者人数的增多、咨询工作量的加大,自然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咨询教师来从事这项工作.可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少得可怜,根本无力接待数目繁多的来访者.根据统计,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400:1.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心理咨询专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来访者数量多与心理咨询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已经突显出来,心理咨询教师背负着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就为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枯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心理咨询过程中身心的高投入与低回报之间的矛盾

Freudenberger(1981)在探讨心理枯竭的心理机制时,曾提出"付出--回报"不对称理论.他将枯竭定义为"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调整的结果,即在现实不能吻合所期待的"付出--回报"逻辑时导致的一种心理疲劳和挫折状态." 心理咨询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咨询教师需要全身心高度投入,既要认真地倾听、引导、恰当地反映,又要无条件地理解,充当心理支持者的角色,还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既要注意觉察来访者移情的出现并及时加以消除,又要注意自身反移情的产生;既需要理性,又需要适度的热情和巨大的耐心、爱心等等.因此,每次心理咨询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脑力.但事实上心理咨询教师巨大的付出与应有的回报严重失调.这里的失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收入回报较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或给予报酬."但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获得的报酬很低,与其实际付出不成比例.有些学校把心理咨询当成无私奉献的工作对待,分文不给.第二,咨询效果回报较差.由于咨询教师素质水平的限制,加之心理咨询的高技术性、高艺术性、高难度性,尽管咨询教师全身心投入,但咨询效果往往不显著,心理咨询教师的这种助人心理常常得不到满足.

第三,认同回报效应较低.我国心理咨询事业起步较晚,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咨询存在着认识不足或认识错误的现象,一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抱有怀疑或嗤之以鼻的态度,对心理咨询工作缺少相应的认同感.因此,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无形加重了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心理负担.

3.心理咨询工作对咨询教师人格的高要求与心理咨询教师自身人格问题之间的矛盾

心理咨询教师的健康人格对来访者的理解和技术指导起着支撑作用,咨询教师不仅要以高超的技术治愈来访者心灵的创伤,还要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力量给予来访者积极的感染和向上的影响.咨询教师的人格健康水平越高,对心理咨询所能提供的帮助越大.反之,如果咨询教师人格有问题,不但会造成咨询过程的混乱、冲突,甚至可能诱发出来访者的某些心理问题,而且还会造成咨询员自身心理枯竭.因此,心理咨询工作对咨询教师健康人格的要求很高.咨询教师既要公正、真诚,又要共情、宽容;既要乐观、充满生机,又要情绪稳定;既要自信,又要富于幽默感等等.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教师都具有上述品质.相反,有些咨询教师却是完美主义者或具有自卑感,这更可能增加枯竭的危险性.完美主义者往往不顾一切地想得到他人的赞誉和承认,他们树立的目标太高,对成功怀有过高的期望.因此,他们常常陷入挫折后的痛苦之中.美国1986年关于"精神科医生择业动机与精神病理的关系的研究报告"证实: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将助人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他们对咨询工作的高度投入是为了经常获得胜过别人的优越感,并能掩饰自己的痛苦和弱点.如果咨询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类问题的存在,那么,他们对咨询工作投入越大,自身的心理枯竭就越容易出现.

4.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专业要求与咨询教师自身需要之间的矛盾

心理咨询要求咨询教师首先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倾听来访者内心无处说或不愿意对他人说出的烦恼和痛苦等负性情绪,听完后还要无条件理解.咨询教师就象垃圾箱,什么烦恼、痛苦都要往里装;同时,咨询教师还要充当保密者角色,听了、理解了来访者心理上的垃圾后,又不能随便说出,只能憋在自己的心理.咨询教师与其他人一样,也有着强烈的通过倾诉清除心理垃圾,追求轻松快乐的内心需要.但由于受到职业保密性原则的限制,这种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如果心理咨询教师长期被笼罩在来访者的负性情绪之中,并且缺乏可持续利用的资源,那么心理枯竭就很容易产生.

第二、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枯竭的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地帮助来访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为了稳定现有的心理咨询队伍或吸纳更多的心理学人才从事这项工作,探讨预防、缓解或消除心理枯竭的应对策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正视心理枯竭

即对心理枯竭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接纳的态度.应该认识到,人们在主客观因素的重压之下,每个人都可能体会到枯竭之感,这是自然的心理反映.这并不代表个人能力差,因此不要过于责备自己.心理咨询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性质、承担的特殊角色(助人者、工作高投入者、工作高压力者)决定了从事本职业容易导致心理枯竭这样的客观事实,从而增强预防心理枯竭的主动意识.因此,应对心理枯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咨询教师在从业前应该了解心理枯竭的有关症状,一旦发现自己有枯竭倾向,需认真查找原因,及时遏制枯竭的继续蔓延.

2.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这里的反思是指心理咨询教师以自己的咨询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咨询理念、咨询行为、咨询策略等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对自己咨询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咨询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自己不恰当的咨询理念、行为、策略的优化和改善,达到不断提高自己咨询能力和咨询水平的目的,从而适应千变万化的咨询要求.因此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衡量一个心理咨询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咨询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咨询水平而止步不前.这自然为心理枯竭的产生铺平道路.因此,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不断提高咨询水平是预防和缓解心理枯竭的有效策略. 3.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完善、建立与环境和组织有关的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缓解或消除心理枯竭必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提供援助、资讯、情感、支持及肯定的人际交流系统.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社会结构中所能提供的援助系统;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来自家人、亲友、邻居和其他人所提供的情绪、心理、资讯等方面的社会援助系统,这是个体遭遇困难时最快捷、也最容易寻求援助的资源.

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包括:(1)出台相应的维护咨询教师心理健康的系列规章.如休检测及扩大咨询师工作自主权制度.(2)建立心理咨询督导机制.(3)保证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4)给予新任心理咨询教师提供职前帮助.既让他了解心理枯竭的过程、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等知识.(5)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定期的进修机会.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方便快捷、容易寻求援助的特点是预防、缓解心理枯竭的有效策略.发挥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成员对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既可以解决那些不愿意求助专业人员帮助的难题,也可以解决心理咨询教师枯竭干预资源缺乏的难题.来自家庭成员、恋人、亲密朋友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是专业工作人员所无法代替的,即使是得到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其干预效果仍然要得到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配合、巩固.更何况在咨询教师面临心理枯竭而不能或不愿意求助于专业人员帮助时,其极大可能的选择就是从可能的支持力量中寻求最可靠的、最值得其信赖的、最相互了解的亲人、朋友的帮助.因此,建立起有效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于缓解心理枯竭也是重要的保证措施之一.

另外,对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枯竭干预的措施还应包括: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学会倾泄消极情绪、调整生活节奏以及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