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状况其转化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42 浏览:13032

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难题.但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切实实施,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公平教育.因此,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欠佳,而且道德认识水平低下,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负积累的结果.

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其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才能奏效.

一、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学困生的一般心理特征表现为:

(一)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具有社会性较早地介入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熟”.他们既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也不能容忍教师以恩赐态度或对弱者庇护的口吻对待他们,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这种强烈的成人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出他们内在的强烈的自尊心.可是,由于学困生的言行已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失去了威信,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们有时就会自暴自弃,自甘落后.

(二)学困生在行动上受自尊心的驱使,常常表现为两种相反的表现:一是冷酷孤独的生活,对一切人都采取回避和恶意的态度;二是冒险行事,往往产生严重的道德过错,不管是哪种表现,都表明学困生有强烈的好胜心.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一时取不到胜利,于是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不良行为上出风头,来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

(三)学困生同样有要求改变现状和急切上进的心理,特别是当外界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如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或换了新老师,或自己做了一件较有影响的好事而受到表扬时,他们常常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表示.但是,一般学生的上进心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持续起作用,而学困生即使在口头上表示要“坚决”不干的事,而在行动上有时做出相反的事来.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养成了一种懒散、怕艰苦、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他们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往往摇摆不定.这样,一旦发生问题,他们一般不首先检查自己,而是较多地注意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态度,以致忧虑重重、迟疑不决,不能很快地纠正错误,争取进步.因此,学困生在日常学习和行为表现中,从表面上看我行我素,对什么都漠然处之.其实,在他们内心里常常充满着进与退、上与下的复杂矛盾.

二、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做法

教师只有掌握了学困生的心理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并耐心保护,精心培养他们普遍存在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并从实际出发,从育人着眼,因材施教,才能做好深入细致的转化工作.

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确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学困生是相对的,在学困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学困生,老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教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但在这个班级中,后来恰恰是他们两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人物.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困生,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学困生也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我们应牢固树立学困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并创造条件,使“学困生”变为“学优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要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仅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实践经验证明,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正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学困生的缺点错误是明显的,而他们的优点和长外则往往是少而微、陷而藏的.所以在学困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工夫,且要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尤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才能把他们的积极因素发现出来.学困生上进的心理现象常常是“一闪念”,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所以发现“苗头”就要及时表扬,使它成为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对于学困生任何一点上进的要求,都要抓住它,扶植它,使它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每一个学困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能够在学困生身上找到优点,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

(三)创造学困生转化的各种条件,促成转化.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只是学困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起点,要使这个起点变成立足点,并成长壮大,就必须创造各种条件.首先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兴趣.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作为学困生,他们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其稳定性、效能性低,所以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重要条件.其次要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有通过耐心帮助,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旺盛的精力才能有正当的归宿,思想品德的进一步转化才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再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工作不爱机器怎能做好工?农民不爱土地怎能种好地呢?教师不爱学生能教育好学生吗?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做他们真正的教师.”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一般学困生都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这就要教师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动形象的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就发挥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做学困生的工作,光靠教师是不行的,要善于组织和发挥班级中各种集体的力量,主动争取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促进学困生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总之,学困生是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的,教师只要善于掌握他们的心理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信念,积极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创造各种有利转化他们的条件,就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