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14 浏览:130859

摘 要:中国古代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世,抱着安世济民的理想,然而无论是个人原因还是时代的原因,往往事与愿违,仕途不畅,或伤感失意或愤世嫉俗或隐迹山林,几乎没人从其自身找原因,多数怨天尤人,愤世嫉俗.本文拟从文人心理角度解释此现象,阐述文人自恋心理及其文化成因.

关 键 词 :古代文人 自恋心理 儒家思想

一、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然而纵观历史,各朝各代均不乏自觉才压古今、独步天下之文人.以“香草”“美人”自喻的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以豪放飘逸著称的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北宋文人集大成者苏轼常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可当行,当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宋代文坛的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就连清初词人容若也说道:“德也狂生耳.”由此可见自信乃至自负是绝大多数才高文人的共同特点.然而从大多数文人的经历来看,这种自信在很多时候不被当时的统治阶层认可,他们一直渴望的“终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愿望终难实现.于是,或抑郁寡欢,或顾影自怜,或恃才放旷.为何如此多才高八斗、胸怀大志的文人仕途失意?除了客观的时代原因外,我认为众恃才傲物者在一种自我膨胀的状态下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意识不到自己对于时局来说的真正缺陷,致使失意.而这种自我膨胀就是当今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恋”.


二、当代心理学阐述自恋的概念及成因

“心理分析文献中所谓的自恋现象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它们包括虚荣,自满,追逐名利,不合群,有理想和创造欲等.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这样一种检测设,即自我关注或自视过高,是种自我迷恋的表现.如果不从发生学的含义而从实际含义来考虑自恋,那么自恋,本质上应被看作是自我膨胀.”[1]这种自我膨胀带来的自恋会使人自视清高,对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深信自己的形象完美无瑕,丝毫不去怀疑.许多自恋者均竭力表明他们根本不自恋,对此最常见的例子是自恋者都企图将自身的行为掩藏在助人行为之中,他们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助人行善,甚至不惜做出某些牺牲,全都以否认其自恋为目的.如果自恋者能赢得别人的羡慕或认可,便心满意足、一切正常,但是如果未能如此,如果他的自恋受挫,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蹶不振;或者会充满了不可容忍的恼怒而暴跳如雷.[2]这正是历代才华横溢的文人都抱着安世济民的思想积极入世,而一旦碰壁便一蹶不振的真实描写.

自恋心理是有其形成的环境的,一种不利的环境产生了人的自我情感障碍,情况严重时会完全压抑自发自我,例如父母和孩子的成长所构成的环境,父母永远正确,权威不容置疑,结果造成孩子为求安全唯命是从;父母有自我牺牲精神,其态度使孩子感到他不能有自己的权利,应为父母而活;父母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抱负,视儿子为小天才,视女儿为公主,这种使孩子感到父母爱他是因想象的品质而非因他真实的自我.以上这些影响,尽管表现各异,但都使孩子感到让别人爱或接受,就必须按别人期望他的去做.父母完全把自己强加到孩子的大脑中,孩子不得不言听计从,逐渐失去了真实的自我.逐渐失去了衡量自身价值的能力,开始依赖别人的意见.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孩子会采用自我膨胀(自恋倾向)的方式来对待生活.通过想象把自己塑造成人杰就可以避免感到微不足道的痛苦.沉湎于有意识的幻想之中——想象自己是一个王子,一个天才,一位总统,在幻想的世界里孩子成了英雄,这可以安慰他的失爱,失宠.他可能感觉到,虽然别人因他现在的所是而拒绝他,轻视他,不爱他,可这完全是因为他太好,好的超出了别人的理解.[3]

而在古代的中国,这种自恋心理形成的环境中,扮演孩子角色的就是众文人,而扮演父母的角色的就是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

三、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与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1.儒家的“礼治”

儒家的“礼治”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借助这种规范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儒家的“礼”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维护宗法等级的稳定的,违反了“礼”就要受到惩罚.古代文人必须克己守理,儒家思想的权威不容挑战,这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父母有绝对的权威”

2.儒家的“德治”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的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善良,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3.儒家的“人治”

儒家儒家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的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比那画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在自恋心理产生环境中的“父母角色”

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但是儒家思想相对于人追求真实的自我,了解内在的自我价值无疑是巨大的束缚.

儒家思想违背了生命平等和个体差异性及自然属性的本质特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生命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儒家思想却舍本逐末,以权力的大小高低建立起一套极不平等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并扼杀人的个体差异性,竭力要求各项行为准则的同一.而在各项言行(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要求上,又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君子当如何,小人如何,对于手工技艺、发明创造类,硬是斥为奇技淫巧.儒家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却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生命的本质特征.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会人.儒家不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社会属性,却只片面强调社会属性(且仅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怎么写作的社会属性),犹如空中楼阁,势必塌下来压垮扭曲人的天性个性人性理性.比如: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得如此伟大,却尽是社会任务,而且是较为单一的社会任务,即:家庭和社会管理,全然不管不问首先个人的本能、先天兴趣是什么,一个人适不适合从政,一代一代的儒生们只管捧着《四书五经》,满口之乎者也.

在儒家根深蒂固的统治之下,儒家塑造的价值观坚不可摧,古代文人无知无觉的,不同程度的遵守儒家思想,不可挑战的权威,遵从别人的意愿,实现别人给自己的抱负,最后失去真实的自我,因此产生自恋心理,无法真实的判断自己,往往给世人留在狂妄自大而又被当权者排斥,一个个悲剧人生因此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