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与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01 浏览:130000

摘 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心理状态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个案分析,阐述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了心理障碍形成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 键 词 :农村小学 心理健康 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在各个学生群体中,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除农村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避免心理障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积极乐观健康地成长起来,强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小学的抽样心理调查,经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这几种心理障碍、首先对学习始终存在焦虑情绪,其次就是对人也存在恐惧和焦虑,还有就是学生普遍存在孤独与自责的倾向,除此之外还有明显的过敏与冲动倾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典型案例:一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极度自卑和孤僻,甚至出现自虐行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已经形成障碍,并且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心理障碍一旦形成,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着普遍的焦躁倾向,不仅神经质、过敏,而且情绪十分不稳定,受不了任何刺激和挫折,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十分不稳定,很难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在小学生心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逐渐投射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如果影响是负面的,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父母的文化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走向.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在学生心中处于绝对主宰的地位,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行为处事的偏差都会影响到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甚至导致孩子心理出现极端的状态.不仅如此,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标准不一、方式不同,孩子在双方的压力之下会变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非常容易使学生出现孤独、自闭甚至是无助、缺乏安全感,更有甚者还可能出现人格分裂的倾向.除此之外,家庭关系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如果家庭关系比较淡漠,会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关爱,从而形成一种自私冷漠的心理.如果父母之间存在纠纷,甚至感情破裂,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孩子会在这种环境得敏感、多疑,不仅如此,还会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和自闭倾向.

2.学校因素.学生走进小学校门之后,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学校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生活将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到学生心理状态.具体来讲,学校的教师素质、教学方式、管理水平等都在无形中刺激着学生心理.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限制学生的知识与思想水平,简单粗暴甚至蛮不讲理的粗野教育方式将会极大地伤害到小学生脆弱的心理,使学生感受到无形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不仅如此,如果学校整体处于混乱或者松散的管理状态中,很多伤害到学生的问题不能被合理解决,会使学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并逐渐形成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尽管小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不多,整体还处于一种与社会隔绝的状态中,但是社会的整体风气以及种种不良的现象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到学生心理.具体来讲,社会中阴暗的一面,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学生会通过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方式接收到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在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中发生对社会认识的偏差.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受到一些凶杀暴力事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极端恐惧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也可能在这方面信息的影响下形成暴力倾向.除此之外,现在社会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这些产品,并逐渐形成依赖,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各种因过度沉迷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三、应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由于环境较为闭塞,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来自家庭以及学校的影响因素中,存在很多不良问题,这些都在无形中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农村小学中建立起心理辅导机构,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课业内容的一个部分,并制作出系统的建议心理辅导流程,将这种流程在学校推广的基础上,推广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中.

在此基础上,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决定着德育教育的成果,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成果,顺利开展德育教育才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