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十大新闻事件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49 浏览:7121

1.十八大召开

11月8日,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召开正值“中国和世界的关键时刻”,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十八大不仅回答了中国为何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而且让世界清晰地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从容坚定的姿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担忧.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命运与世界休戚与共.十八大后的中国,必将更加积极开放,更加和谐自信,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任.

2.朝鲜射星引发的东北亚震荡

临近岁末的朝鲜半岛突起波澜.12月12日,也即朝鲜宣布将延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第二天,朝鲜成功将该卫星送入太空并进入预定轨道.此举立刻引发了美日韩等国的强烈和国际社会的普遍不安.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朝鲜违反安理会第1718号和第1874号决议,美日韩言辞激烈,要求加强对朝制裁.日本布置的6个爱国者3号拦截点还未启动就沦为摆设.朝鲜发射卫星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只要将搭载的卫星替换为常规爆炸弹头或头,就在理论上具备了研制洲际导弹的能力,拥有了远程打击能力.此举无疑将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降低朝韩之间本已脆弱的互信力度,并将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国际社会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中日钓鱼岛争端

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强烈反对和严正,宣布“购写”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这一举动导致中日关系降至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受此影响,日本对华经济遭受重创,日系车及日本家电在华销量均出现大幅下降,中日民间的对抗情绪也逐渐升级.野田自执政以来,不断挑起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纷争,与俄罗斯和韩国在北方四岛和独岛(日称竹岛)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如今又贸然挑起钓鱼岛争端,妄图扭转国内低迷的支持率,这种近似赌徒的行为非但未能野田的执政困境,反而将日本置于被动尴尬的境地,骑虎难下.面对中国步步为营的反制措施和坚定不移的保钓决心,更为右倾的安倍上台后将如何收拾钓鱼岛残局,中日关系能否获得转机,前景仍然未明.

4.叙利亚危机四伏

自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顶住了国内外的重重压力,政权岌岌可危,却仍危而不倒.面对美欧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压力和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巴沙尔坚称不以为谈判条件.目前,叙利亚虽有伊朗和黎巴嫩两个坚定盟友,但在阿拉伯世界形同“孤家寡人”.土叙边境更是炮击不断,随时有擦走火的可能.在美欧的军事支援下,叙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从一盘散沙发展至形成合力,得到美欧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叙利亚危机发展至今,已造成6万多民众伤亡,流血和暴力冲突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国际社会关心的已非一国政权更迭与否的问题,而是事关整个地区安全局势的问题.任何一方失控,都将使地区局势走向万劫不覆.

5.伊斯兰势力的崛起

自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来,突尼斯、摩洛哥、埃及、利比亚等国政权相继更迭,然而,伴随着新政权建立的并非西方国家所期待的西式,而是伊斯兰政治力量的强势崛起.突尼斯伊斯兰政党“复兴运动”、摩洛哥伊斯兰政党——公正与发展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下属的自由与正义党纷纷通过选举等合法途径,成功问鼎政权.这些国家的伊斯兰政治势力长期处于非法状态,遭到当局的打压.世俗政权土崩瓦解后才得以正名,并以合法身份建党,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的华丽转身.伊斯兰势力的强势崛起不仅改写了中东的政治版图,也危及到美国的中东战略体系.美国长期推行强权政治,介入中东事务,已经引起穆斯林的强烈反感.一部美国电影引发的全球穆斯林反美浪潮说明,“阿拉伯之春”已经成为美国的“阿拉伯之冬”.

6.俄罗斯大选

2012年3月5日,“强人”普京顶住了国内强大的反对声浪,在俄罗斯大选中以高支持率获胜,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完成了从“梅普组合”到“普梅组合”的成功易位.如果说12年前,普京执掌俄罗斯是众望所归,那么2012年三度问鼎则是困难重重.12年间,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腐败丛生、贫富差距拉大、政治裹足不前.俄罗斯的社会诉求在变,国家任务在变,执政基础在变,民众的期待也在变,强调秩序、保证稳定已不能满足民众要求变革的心愿.普京一心想要重振俄罗斯雄风,让其成为超级大国,但如何兑现选举承诺,稳妥推进政治改革,赢得中产阶级的信任和支持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7.欧债危机“危”中求“机”

2012年,欧债危机继续深化.在经历了希腊退出欧元区风波,西班牙银行业危机,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多国主权信用评级接连下调等事件后,欧债危机的前景骤然暗淡.然而,在逆境中前行向来是欧洲人在一体化道路中的姿态.在经历阵痛之后,欧盟各国统一认识,开始积极自救,针对欧元体制固有缺陷推出“财政契约”“单一银行业监管机制”“欧洲稳定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性“防火墙”,在金融一体化和财政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如今,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财政一体化甚至政治一体化的路线图都已勾画出来,面对巨大的政治障碍,欧洲领导人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还要拥有一致前行的政治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在博弈和妥协中找到化解难题的最佳方法.

8、美国大选

11月6日,耗时一年有余的美国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的选举人票数尽管少于第一任期,但还是击败对手罗姆尼成功卫冕.《纽约时报》在评论奥巴马胜选时说,一个失业率接近8%的国家宁愿给现任总统第二次机会都不给罗姆尼一个机会.所以,与其说是美国人选择了奥巴马,不如说是美国人民再次投给了“希望和变革”.奥巴马上一任期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高企的表现,虽然差强人意,但至少赢得了“努力”的印象.下一个任期,随着“财政悬崖”的最终和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美国经济能否迎来复苏的春天尚不可知,而伊朗核危机、巴以冲突、中东变局、朝鲜半岛局势等地区热点问题仍将成为横亘在美国政府面前的外交难题.

9、伊朗核危机前景堪忧

2月16日,伊朗宣布研制成功并自主生产新一代离心机,标志着伊朗掌握了核燃料循环全过程.伊朗高调展示核成果意在提高谈判筹码,重回谈判桌,毕竟伊朗核问题的背后是石油利益战.4月14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及德国与伊朗在土耳其举行会谈,此后又举行三次会谈督促伊朗弃核,但没有取得突破.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制裁伊朗挥舞的是石油禁运、禁购的大棒,而伊朗应对的也是石油武器——封锁供油通道,停供欧洲石油等.这场表面由核危机诱发的西方—伊朗遭遇战,其实隐喻的是石油权力—美元霸权之间的博弈.但战争信号并不等于战争,和平斡旋空间尚在,伊核问题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大选之后的美国并没有放弃谈判,同时又称不会因复谈放松对伊制裁;伊朗也数度阅兵,却不点名警告来犯者,剑拔弩张的背后是投鼠忌器的顾虑,一张一弛之下,伊朗核问题终于呈现出某种缓和迹象,但其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10、英国举办奥运会

2005年,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三次奥运会的城市.这是伦敦首次在没有发生重大灾害的条件下举办奥运会,但他们却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捉襟见肘的国内财政从一开始就制约了筹备工作,中途甚至一度面临停办的危机.但英国最终还是克服了资金不足的困难,精彩地展现了古老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优雅美丽的泰晤士河、历史悠久的大本钟、闻名遐迩的白金汉宫,以及全世界歌迷为之疯狂的甲壳虫乐队都在诠释着英国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借助这次“节俭”而“环保”的奥运会,英国真正实现了通过奥运传递英国人文理念、提升世界强国形象、“影响一代人”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