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报道的“加减法”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787 浏览:70061

编者按:“”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报道作为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媒体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的一次机会,也是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及效果的一个重要阵地.时值地方及全国召开之际,本刊推出《时政新闻报道的“加减法”》、《让“”新闻报道更出彩》两篇文章,以资参考.

【摘 要 】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上要合理使用“加减法”,降低会议、活动、事务性工作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比重,以人为本,注重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化表达,最终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认知共识.

【关 键 词 】时政新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时政新闻概念的运用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时政新闻是指对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涉及全局性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进行的报道.狭义上则更多集中于对国家或当地主要政治事务和政治人物相关活动的报道.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层面,因其题材之重大、参与者身份之重要、信息传播影响之广泛,时政新闻历来都是新闻传播中的“重头戏”.

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是时政新闻改革的基础.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北京电视台大胆破题,勇于创新,在时政电视新闻制作与编排播出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传播效果.这些创新策略可形象地归纳为“加减法”:减法就是减少现有时政新闻报道存量,降低领导报道时长;加法就是扩充新增量,主要包括使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本体价值、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推动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公共议程的设置.

一、突破框框和惯例,降低会议、活动、事务性工作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比重

对于时政电视新闻报道而言,稿件篇幅的长短、领导在画面中的出现顺序及区别大小、每个镜头的时长,诸如此类形式化的“规矩”很多,这是时政电视新闻报道改进的最大障碍.会议、活动是政治事务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所形成的决议或行动往往承载着政治议程、政治决策、政治互动的重要信息,对国家事务和公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正因如此,重要会议、活动在新闻价值判断上便具有了相应的重要性和显著性.而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对于会议、活动的报道却游离于上述新闻价值轨道之外,领导身份演变成为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依据,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方面对重大政治事务的关注不充分,而另一方面大量事务性、程序性、礼节性的会见、走访、慰问,却占据着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相当篇幅.

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中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实际上推动了时政新闻在报道上的创新.作为时政电视新闻报道从业者,首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打破禁锢头脑的“框框”和“规矩”,大幅压缩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篇幅和时长,对会议和活动的报道只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符合受众需求的呈现与表达.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根据会议或活动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判断新闻选题的取舍,纯粹事务性、工作性的内容原则上不纳入报道范畴:设置时政新闻报道的时长“红线”,原则上单条时政报道时长不超过1分30秒,会议镜头使用最长不超过30秒,超过30秒则必须捕入相对应的新闻画面;对于重要会议提取出的信息,使用字幕、图表、动画等多种呈现方式加以表达;对于一般性时政活动,以集纳打包、简明新闻的方式加以处理.据不完全统计,时政新闻改进报道方式以来,作为北京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主要窗口的《北京新闻》,播发节目构成中会议、活动类报道总时长较以往降低了50%以上,各级领导出现的画面明显减少,更多的时长留给了社会、民生、文化新闻,留给了经过改进从价值到品质都明显提升了的时政新闻.

二、关注受众需求,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在于通过议程的设置形成或影响舆论,进而实现有效沟通.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时政新闻报道陶醉于“凡我报道必成焦点”的臆想中,从意识和理念上忽略了受众需求这一根本导向,这也是造成宣传与新闻混淆,改进新闻报道屡屡受挫的三大主因.时政新闻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就要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

首先,发掘时政新闻的真正价值.时政新闻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政治事务蕴含着重要而丰富的信息、动向或趋势,这些资源经过转化与传播,往往形成轰动一时或引人注目的新闻,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而要将上述时政信息资源以受众需求为主要立足点转化为广为传播的新闻,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和平民意识,即以平视态度对待政治事件或活动,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挖掘出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加以媒介化表达,而非将时政新闻的呈现重点放在领导排序、文件话语等元素之上.

领导调研活动是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级领导会议安排明显减少,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的调研活动更为密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如住房、医疗、教育、社区等民生话题高居调研议题榜单前列.调研活动本身所传递出的不仅仅是各级领导工作作风的转变和群众路线的持续推进,更为重要的是,调研课题大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这种调研活动本身就是政治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预示着局部或全局性的政策调整.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需要跳离简单的程序性报道的窠臼,而将其与当前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对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进行深度开掘,这是时政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所在.

2013年底《北京新闻》播发了《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责完成100万套建设任务没退路》和《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让群众更满意》两篇报道.前者市长王安顺到北京最大的公租房项目京原家园调研,承诺“十二五”期间完成1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任务,且“没有退路,也不能有任何水分”.后者王安顺到密云农村调研,与患重症的低保户、社区医生促膝交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论证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保待遇标准的调整机制.两项调研,两个带有项目性质的考察点,却因为与上千万首都市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大计相关联,因而具有了重大的传播价值.配合调研,延伸出对首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与前景的解读,对“新农合”与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效果及进一步需要解决问题的分析和深度报道,让时政新闻的价值真正发掘出来并产生积极的社会传播效果. 其次,重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电视机构大都开设两个新闻板块,一个是时政新闻,一个是民生新闻.时政新闻以怎么写作领导活动为主,民生新闻则主要报道普通群众身边的事件.客观而言,这是一种基于电视新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做出的策略性选择,这一策略在民生新闻发展与繁荣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相对简单化、割裂式、对立性的路径选择也形成了不容忽视的背离倾向:时政电视新闻越做越“空”,民生电视新闻越做越“小”――一些时政新闻不自觉地成为专为领导怎么写作的东西,越来越脱离公众的现实生活;民生新闻则只关心百姓身边的琐碎小事,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越来越远.事实上,这种人为将二者割裂与对立的做法是错误和有害的,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走出“鸡零狗碎”迈向“大民生”,二者在价值取向和呈现方式上的趋同才是新闻改革与发展应有的道路选择.

时政新闻的民生化,就是以民生的视角、用民众的话语,关注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关注社会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关注国家政治事务对于百姓生活的具体影响,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将“天下事”与“身边事”相融合,发掘时政新闻的民生内涵和角度,找寻政治事务与百姓民生之间的结合点,将关涉百姓生计的内容用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先天具备形象化、生动化表达的特点,电视媒介在时政新闻民生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可视性,与受众建立起更为直接更容易接受的亲近感.在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应更多调动电视媒体的丰富手段,如现场同期、记者出镜、现场采访、直播连线、信息及情感互动等,让时政新闻“活起来”,借鉴民生新闻的叙事语态,选择典型案例,实现人性化、故事化表达,努力将时政新闻做到直击人心,打动受众.


第三,推动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公共议程的设置.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议程设置做过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时政新闻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广大公众,天然具有“公共新闻”的某些品质,因此时政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着眼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公共议程的设置,涉及题材的重要性决定了公众对于时政报道的关注度.借助报道,时政新闻不但能够成为舆论的公共平台,而且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的良性发展,推动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每年召开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报道顺理成章成为时政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电视台在报道中不断创新,从会议议程的实时直播到前后演播室的实时对播,从“小曹跑”到“新观察”、“对话基层”,的“新闻富矿”被深度发掘,“紧贴地气”的时政电视新闻报道将公众注意力吸引到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上来.

虽然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但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中依然在持续地、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2014年推出年度媒体公益行动――“改变2014生活微行动”,以“一点改变创造无限可能”为主旨,向社会公众发出“关爱父母、不闯红灯、垃圾不落地、说声谢谢、有人摔倒不袖手旁观、诚信经商”六大倡议,获得众多公众人物的积极呼应,活动启动短短12天内有7万网友参与转发与评论,并纷纷承诺以微小改变、推动社会进步.

在以“全民记者”为重要特征的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传统媒体的新闻创作已不可避免地向其核心――时政新闻领域推进,在时政新闻报道中采用合理的“加减法”,本质上是卸下包袱,回归新闻的价值导向,最终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认知共识.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