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民生新闻的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567 浏览:42149

2007年5月8日,呼伦贝尔电视台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身边新闻》开播了.四年过去了,《身边新闻》就像一颗刚刚破土的幼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如今已是呼伦贝尔名栏目,成为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品牌节目.

四年来,我们揉取名家之长,突出地域的本土化特色,以其贴近性的内容,平民化的表达,民生化的视角,坚持发扬“三贴近”的原则,始终把党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政府和百姓之间、百姓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取得了政府满意、百姓欢迎,两头叫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要做好民生新闻,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

办好电视民生新闻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2005年台领导决定创办民生新闻栏目.当时,呼伦贝尔市民生新闻报纸有《朝闻》,广播有《行风》,电视方面却是空白.对是否要添补空白,当时是有些争议的.有人认为,作为经济不发达、人口少的地级台,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大.有人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表扬谁,他不一定在意,但批评谁,谁可能跟你玩命.也有人甚至断言,即使节目办起来,寿命也不会超过两个月.面对一些争议,台领导明确提出,创办民生新闻是领导所要求,群众所期盼.对地方台而言,办民生新闻不是无足轻重的事,而是打造本土节目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力,带动整体节目收视率的全面提升,赢得广大观众的战略性选择.虽然有困难,但是也要办,而且要高起点推出,要办成精品栏目.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认真筹备,《身边新闻》如约跟观众见面了,台长也成为这档民生新闻栏目的监制.《身边新闻》从节目筹备、开播到运行,市委、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也给予宽松的工作环境.正是领导亲自把关,强力支持,确保《身边新闻》栏目健康、快速、发展壮大,才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品牌栏目.

二、创新是《身边新闻》持续发展、收视率不断攀升的关键.

1.普通市民成为主角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民生新闻栏目在筹备期间,我们就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在全市公开征集民生新闻栏目的栏目名称,多家媒体的宣传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新闻还没有正式播出,市民就参与进来,栏目组的编辑、记者和市民已先互动起来,达到了自我宣传的目的,扩大了栏目的影响.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体现了《身边新闻》咱老百姓自己的新闻.

2.做媒体的人都知道,开展舆论监督,记者的采访过程难度很大,但最难的我们认为是事后的说情,甚至这边的记者刚到,那边说情的就到了.如何抵住说情风,保证正常采访不受干扰,有效开展舆论监督,成为《身边新闻》能否办好,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台领导创造性地提出,呼伦贝尔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能否请纪检委、政法委、广电局参与,四家单位合办,寻求政治上一种强大的支持.这想法一提出立刻得到这几家单位的热烈响应.由纪检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广电局副局长、电视台台长,四人组成了强大的监制队伍.如果哪条上预案的新闻不播,需四名监制全部同意.找一个人说情容易,找齐四个人就不容易了,让四位领导都同意那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想说情的人,也只能知难而退.事实证明,这种机制,有效地制止了说情风.记者在采访中有了纪检委、政法委、广电局的支持,信心足了,采访的阻力也小了.《身边新闻》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改进创新,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了更高的收视率.


三.创新的目的是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增加《身边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身边新闻》栏目组采编人员构成情况与大多数地方台栏目是相同.以年轻人为主,由公开考录和主持人大赛两部分优秀者组成.他们的特点是学历高,热情高,干劲高.四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公开考录和主持人大赛选拔出来年轻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是《身边新闻》栏目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也是呼伦贝尔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办好电视民生新闻,要更新观念,策划好选题的同时,改变报道方式,创新新闻内容编排等缺一不可.但最主要的是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关键,一支优秀的队伍是基础,不断创新是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