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性新闻的社会效果呈现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81 浏览:144268

所谓援助性新闻,简单来说,就是用媒体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给予弱势群体舆论支持,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难题.可以说,援助性新闻是媒体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载体之一.实践表明,运用好这一新闻方式,对于营造扶贫济困的舆论氛围能起到“吹糠见米”的实效,同时对引导人们向善、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对这种好事,虽然新闻媒体都在争相做,但有的却没有做好,不少援助性新闻有始无终,虚的多实的少,形式主义大于帮扶内容,群众不满意,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号召力、公信力、影响力.要改变这种“不良反映”,我以为应从“三心”――爱心、信心、耐心入手,尽可能地将援助性新闻做好,做出良好的社会效果来.

一、爱心是做好援助性新闻的前提

弱势群体原本就处于贫困以至于被社会边缘化的境地,其基本权益往往未能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保障.这样的一个群体是很大的,他们有得到帮助的权利,而媒体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对此,一些媒体专门开辟栏目刊登此类报道,如笔者所在的《随州日报》开辟 “新闻援助”栏目,为需要救助的人提供一个帮扶平台,这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媒体提供了平台,关键是在平台操作的编辑记者应该怀着爱心去做援助性新闻,然而有些编辑记者未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漠视或娱乐弱势群体的现象.

漠视,也许是因为见多了来求助的,已经麻木了;也许觉得做援助性新闻做不出成果,浪费时间精力,从主观意识上就排斥着援助类报道.也有些人关注了弱势群体,也做了报道,新闻却写得干巴巴的没有情感,或者利用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好奇心,专门从求助者叙说中选取“刺激”性的内容,满足一些人茶余饭后的聊资.这类用求助者的痛苦来娱乐大众的报道手法,如果是无意,也是与援助性新闻的宗旨背道而驰的;如果是有意为之,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修养.

为什么会存在着漠视或娱乐弱势群体的新闻现象呢?究其本因,就是缺乏爱心.解决援助性新闻在传播环节上出现的这一缺漏,根本在于从主观意识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立场和情感.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人,是一个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人,需做到“胸中有读者,笔下有百姓”.有了情系众生的情感和爱心,就会不厌其烦地乐于助人.虽然援助性新闻报道不是万能的,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媒体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不可能在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求助力者以实质性的扶助,但我们能从新闻舆论监督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相关部门联系、反映求助者的情况与诉求;也可对求助者做好引导与答疑解释工作,让求助者感觉到“党的媒体确是向着群众”的.对于可公开报道的典型问题,可向社会报道呼吁,争取援助.而写援助性报道重在以情感人,将爱凝入笔下,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才能更好地动员、传递爱心,去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实现爱的互动.爱是主动援助的动力,也是温暖他人、感染自我的源泉.有了社会包括媒体的关爱,最起码也会让求助者心存感激和希望,而不会生发过激行为,如防止闹事之类,就是爱的力量所在.

二、信心是做好援助性新闻的保障

以爱心为前提的报道写好了、刊发了,仅算是为援助行动开了第一“”.有些新闻工作者以为这样就算尽了一项义务,至于有什么结果就“听天由命”、撒手不管了.这种缺乏信心的行为会导致援助性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也会使援助的追踪报道难以为继.

树立坚定的信心,对于善始善终搞好援助性新闻,争取好的社会效果至关重要:

其一,要对所在媒体影响力充满信心.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人们相信权威媒体,不会相信私下议论或小道消息,而且权威媒体受众广大,能够形成普遍的传播声势,具有提升援助的可能性.

其二,编辑记者要对自己“凝爱于笔端”的文章有自信.这类新闻首先要感动自己、由衷而发,才会生发出感染和吸引读者的自信心,才会产生让读者爱看、看了感动、更有爱心举动的传播实效.这是编辑记者善始善终搞好援助性追踪报道的心理基础.楚天都市报的援助性新闻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今年该报《襄阳女孩演绎牵动山脉的爱情》的援助性新闻系列报道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内容是老河口女孩杨家群,来到房县沙河乡的大山深处,三年义无反顾照料瘫痪网友雷泽军的事.跟踪报道用细节、用对话等很好地展现两人真挚淳朴的爱情,正因为文章特别动人,许多读者被深深打动,自发伸出援助之手,或提供医疗建议,或发动同事朋友捐钱捐物,或通过银行转账汇款等方式献爱心.

其三,对爱心社会要充满信心.我们的民族是个具有优良传统道德的民族,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党和政府惠顾弱势群体的政策和措施正在加强,社会爱心人士也在日益增多,只不过有些人不喜欢第一个“冲”出来,而是想跟在别人后面默默地做好事.笔者曾在今年2月写过一篇《贫病母子期待援手》的消息,写的是一个10岁小男孩在父亲出车祸去世后,与患重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的事.消息刊发后,刚开始似乎没有反应,但笔者认为好心人还是有的,依旧关注此事.后来笔者了解到小男孩所在村的村民们为其母子捐款的事后,便进行了跟踪报道.报道出来后,效果显现了,学校减免了孩子学费,也有企业家“认领”这个孩子,进行一对一救助.试想,如果我们从事援助新闻的记者编辑缺乏坚持下去的自信,半途而废,那么援助新闻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了.

三、耐心是做好援助性新闻的关键

援助性新闻都有其时效性,有的解决问题的时间不长,有的却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如救助重病患者之类的,比如需要解决的问题环节较多的.像这类援助性新闻要做好、做到有结果,颇费时日.正是由于时间长了,有些编辑记者会对跟踪报道失去兴趣和耐心,不再持之以恒地关注援助的进展情况.如此一来,一篇已让读者关心的援助性新闻,一项本可让读者见到结局的救助,没有在媒体上显示出来,未能满足读者期待的感受而功亏一篑.因此,编辑记者从开始进行援助,就得有足够的耐心打好这场新闻持久战,尽量使援助“功德圆满”.

耐心并非是一味等待,而是要做到主动“出击”.编辑记者应主动询问被救助者近况,随时关注救助进展,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报道,以进一步引起社会关注,掀起新一轮爱心,让救助成功.随州日报曾报道过一位患病的花季少女的事,历时5个多月.这名少女的腹部长着一个巨型肿瘤,危在旦夕.最开始的报道是写少女对康复的渴望,她的美丽、乐观、坚强在文中得到体现,引起相关部门和一些读者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很快推出后续报道.此后,记者一路关注,从少女带着爱心捐款去广州治病,到治疗过程中爱心的继续汇聚,再到她的成功手术,最后康复继续学业,记者紧紧跟踪,适时推出报道,使得这一援助性报道圆满落幕.这一援助性报道,显现了社会爱心的力量,不仅让患病少女转危为安,更为报纸赢得了声誉,赢得公众信赖.

总之,援助性新闻是反映民众需求、彰显媒体关怀、体现真善美的一面“镜子”,只有做好做圆满了,民众反映的实际难题才会解决,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更能提升,真善美也能得到弘扬.

(随州日报社)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