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稳态新闻的发掘技巧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75 浏览:154252

摘 要 :稳态新闻,又称隐性新闻,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效性不太强,还没有被报道过,广大受众尚不知道的新闻.要写好教育稳态新闻就要善于发现,“旧”中出“新”;巧借东风,“静”中寻“动”;逆向思维,“同”中求“异”;合纵联横,“浅”中挖“深”,找到教育新闻的“富矿”.

关 键 词 :稳态新闻;发掘;新闻价值

稳态新闻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效性不太强,还没有被报道过,广大受众尚不知道的新闻,也有人称之为隐性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相对于时效性较强、动态明显的显性新闻来说,稳态新闻具有新鲜元素少、态势波动小、看似习以为常、不太引人注意的特点.教育工作规律性强、周期较长、变化波动不大、矛盾冲突往往不呈现出激烈的态势.因此,较之经济、社会类新闻而言,教育新闻中稳态新闻占有一定比例.要做好教育新闻工作,就应加强对稳态新闻的研究和报道.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写好教育稳态新闻.

一、善于发现 “旧”中出“新”

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大多是与学校打交道.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像钟摆一样周而复始、很有规律:上学放学,上课下课,放检测开学,一年四季,按部就班.面对教育稳态新闻多、显性新闻少的状况,如果总想寻新求奇、标新立异,恐怕不太现实.而善于发现,“旧”中出“新”,就能找到教育新闻的“富矿”.

从哲学意义上讲,“旧”与“新”是一对矛盾,具有鲜明的冲突和对抗性.但唯物辩证法表明,矛盾也可以转化,矛盾的对立中也往往暗含着统一.因此,稳态新闻中的“旧”与“新”也是相比较而言的.说它旧,是因为事实早已存在,事件发生也已有时日;说它新,是因为它还未浮出水面,不太被人关注,未经披露报道,广大受众尚不了解.如2007年9月7日《光明日报》上一篇题为《莫将科学课变成“念书课”》的报道,就是比较典型的教育稳态新闻.它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是:目前小学科学课的专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一些学校连上课时间都无法保证,科学课变成了让学生自己读课本的“念书课”.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现象,此现象从几年前科学课开设之日起就已经存在了,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一经报道旧事也有了新意,旧闻也成了新闻.2007年9月4日《大河报》上发表的《洛阳师院助学贷款零违约》一文,报道了该校毕业生按期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实现8年零违约的情况.作为经验性稳态新闻,虽然事情持续时间较长,但也有最新的时间概念,报道出来仍有新闻价值.

从旧事实中发现新元素,从旧闻中找到新闻,既需要较强的新闻敏感、洞察能力,还要有平中见奇、沙里淘金的本事.因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做一些看起来平谈、单调、重复的工作,不少事情在他们眼里都习以为常.而写作教育新闻却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用孩童般的眼光来观察,侦探般的嗅觉来发现,哲学家的头脑来思考.比如到一所重点中学,无意中发现教室都比较大,学生不多,环境显得很宽敞.因为学校多年如此,校长和师生们并不在意.但这与很多重点学校生源爆满、教室里拥挤不堪的大班额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校是控制生源还是扩大教育资源?他们怎样解决大班额这个“顽症”的?通过进一步的采访调查,作者写出新闻观察《小班化教学之路如何走?》,文章见报后引起较大反响,前去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人物报道也是稳态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少基层教师长年在教学一线工作,表面上看默默无闻,其实很多人都有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只要有平中见奇、沙里淘金的本事,一些旧闻旧事就变成了新人新事.

二、巧借东风 “静”中寻“动”

教育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一般都处于“静态”之中.但就新闻而言,却往往是“喜新厌旧”、好动而不好静的.写好教育稳态新闻,还要学会巧借东风,“静”中寻“动”.

与新和旧一样,动和静也是一对矛盾,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有时外因的作用就能由静到动.一池碧水,波平浪静,但轻风一吹,便起了涟漪;动物冬眠,长达数月,但惊蛰一到,便出了洞穴.被称为“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说:“新闻并不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地里发芽,但它告诉你第一棵芽是什么时候出土的.”要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种子出土的人,你就要最先注意那第一场春雨.稳态新闻也是如此.只要密切关注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事件、新政策给“静态”事物带来的新机遇、新动向、新变化,就能巧借东风,“静”中寻“动”地找到新闻.

比如,高校学生食堂工作是常规性的“静态”事实,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平日里很难出新闻.但2006年下半年我国农副产品上涨之后,高校食堂如何应对?在新情况面前,“静态”事实也一定会有新动向,平日里“无风不起浪”的食堂自然“山雨欲来风满楼”.抓住这一时机,不少新闻媒体都把目光投向了高校食堂.《人民日报》记者探访中国农业大学,刊登了《高校食堂,吃顿饭要花多少钱?》的报道(2007年9月14日);《中国青年报》以在一版头条刊发了报道《110元吃饱120元吃好河南大学食堂改革见成效》.如果没有外界新动向――农副产品涨价,“静态”的事实――高校食堂工作可能还处在“静态”之中,而新情况一出,便引起连索反应,“静”中就有“动”了.

除了新情况、新动态能给“静态”事物带来变化之外,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等等,往往也是由静到动的助推器.为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对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学年放发国家助学金1500元的“助学新政”,并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实施.这一新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将产生什么影响?带来何种变化?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新政策的“东风”所到之处,很可能就“绿了江南岸”.中国教育报记者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并从中职学校招生入手,在新生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就深入学校进行了采访报道.结果发现,由于新资助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出现了生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的喜人局面.许多中职学校因生源爆满宿舍不够用,有的学校破天荒地招到了500多分的高分新生;有的地方一些在外打工的学生又回到中职就读,还有部分已经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又转学到职高.这篇非常及时的报道在《中国教育报》一版头条见报后,引起较大反响,受到读者和同行的好评.

“静”中寻“动”找新闻,关键在借“东风”.要及时发现并紧紧抓住外界新来的这根“导火索”、这瓶“催化剂”,看它给静态事物带来了什么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产生什么影响?潜移默化的还是爆炸性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主编杰克富勒,一直记得他当记者的父亲给他的忠告:“当一把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你得是唯一一个关注死者姓甚名谁的人.”一个新闻记者,如果只盯着静态的事物,而不善于发现和体察外因的“东风”,他就找不到“动感”,当然也就看不见新闻的火花.

三、逆向思维 “同”中求“异”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以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得出新结论.就新闻报道而言,运用逆向思维来观察、思考和写作,往往可以使新闻更鲜明、更独特、更具魅力.“同”中求“异”是新闻写作逆向思维的方法之一.此处如谓的“同”,是指同一题材、同一事物或同一事实;而“异”,是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果.

如前所述,稳态新闻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还没有被报道过的新闻.这里所说的“没有被报道过”并不是说“稳态”事物本身从没有被媒体提到过、涉及过,而是指它的某此新闻性还暗藏在事物中,过去的报道只报了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只报道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因此,这个“其二”和“另一面”仍作为稳态新闻事实存在着,还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记者如能发现并抓住它们进行报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女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用人单位因为“性别歧视”而不聘用女生,女大学生不满、无奈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一时间,一些对女生说“不”的用人单位成为众矢之的.舆论的一边倒,一般思维来看,用人单位对女生性别歧视,“罪不可赦”,这是站在毕业生的角度看问题;而逆向思维却让我们反其道而思之,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一所大学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一个通讯企业对前来应聘的女生出了一个“提10公斤重物前行”的考题.工作人员解释说,从事通信工程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公司地处山区,搬东西爬山不可避免.这不是性别歧视,而是考虑到女生的体力和安全.在招聘现场,一家石油装备公司的人员表示,公司招聘室内作业的岗位没有男女限制,但是有些工种在野外工作,有些还是在沙漠或者海上,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所以一律不要女生,这也是为女生着想.一家营销公司现身说法:“现在单位做营销工作的40人中,只有一名女性.以前招过不少女生,可是干着干着就跑了,都嫌工作太累.实践证明女孩子不适合这个岗位.”

这里面就有一个“同”和“异”的问题.过去,新闻界对此类事情的报道存在趋同性现象,都是众口一辞地遣责用人单位,没有谁关注企业的实情,体谅企业的难处.而《“性别歧视”的帽子不能随便扣》这篇报道,因“同”中求“异”,独辟蹊径地发现了“另一面”,见报后引起较大反响,被一些读者称为“少见的公正报道”.

逆向思维是“同”中求“异”的一个好方法.有人把逆向思维又分为反转型逆向思维法和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反转型逆向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唱反调”,而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就是“换位思考”.但总而言之,两者都在“寻找不一样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因为角度不同,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横“和 “侧”还不够,还要有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同”中求“异”,找到稳态新闻的突破口.据说,福尔摩斯破案不是先看嫌疑人的桌椅、衣柜,而仔细查看他的垃圾篓.这一非同寻常的手法往往使他找到了证据.

四、合纵联横 “浅”中挖“深”

新闻事实往往包含着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稳态新闻为什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呢?因为从表面看,它很“浅”、很平,处于一种常态之中,似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显得没有什么新意.然而,如果你对某些看似很浅的现象打个问号,深入挖掘,你就有可能发现其本质,找出它的新闻价值.要想“浅”中挖“深”,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必须“合纵联横”,从新闻事实的纵横两方面来观察与思考.

从纵向上讲,报道教育稳态新闻不但要了解某个实事的表象、现状,而且要追溯这一实事形成的历史和产生的原因,展示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前景.从教育事实的横向上来考察,既要弄清这一事实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又要了解同类或类似事实在其他地区或不同方位的表现,从而揭示这一实事的本质属性、功能作用、发展趋向.把纵横两个方面的联系综合起来进行观察与分析,就形成了具有一定时空范围的全方位“挖掘”,这样,似无却有的新闻价值也就浮出水面了.

中学校园里的一场篮球赛能否成为国级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或许人们会说“不”.但高三学生快高考了还打篮球,已经有些新意了.可采用“合纵联横”、“浅”中挖“深”的办法来写.从纵向上看,过去这所学校和多数高中一样,只重升学率而忽视体育工作,结果学生体质较差,甚至出现在考场昏倒现象.从3年前开始,学校开展了多项体育,篮球比赛便是其中之一.结果,学生的体质增加了,考前心理也放松了,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名.从横向上看,参赛者是高三学生(人员因素),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因素质),其他学校连体育课都已经停了(地域因素),正夜以继日地复习迎考.通过纵横对比、时空交换,从现象到本质地分析,一个看似平常的事实越发凸显出来,最终变成了新闻.

梁衡在谈到他的新闻创作体会时说:“如果说角度是将一件东西转换一个面来看,深度则将这件东西翻起来,看它的根底,这样就会使读者大吃一惊或恍然大悟.”对教育稳态新闻来说,“翻起来看根底”就是要学会合纵联横地“浅”中挖“深”.具体来讲要做到四会:会观察,会比较,会甄别,会表现.

学会观察是教育稳态新闻写作的第一步.因为教育稳态新闻不是突发的新闻的事件、激烈矛盾冲突,因此,没有一双善于捕捉的新闻慧眼和一双异常灵敏的耳朵,是不容易发现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许多新闻都是在比较中发现的.纵向比较,同一个事实或现象,在同一地点,过去如何,现在如何,将来可能怎样?横向来看,这一事实或现象的内在因素有哪些,是何关系?它在其他地区如何,在全国如何,甚至在世界上如何?甄别的过程也是思考、衡量的过程,这个事实或现象是旧闻还是新闻?旧闻中有无新动向?如果现在不是新闻将来能否成为新闻(即预见性新闻)?它是事发地的新闻还是更大范围的新闻?等等,这些都要在反复比较中进行甄别.所谓会表现,是新闻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用什么样的形式将稳态新闻呈现给读者,运用哪些内容才能把文章做“深”.通过层层挖掘,提炼主题,着力表现,使看似浅显的事实有了深度和份量.


随着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与需求度的增强,各类媒体对教育的报道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我们应加强对稳态新闻的研究,多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适应时代的需求.

要做好教育新闻工作,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