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去哪儿了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72 浏览:66941

在医保部门做宣传,资源丰富,即使是反应迟钝的树懒,也能嗅到“新闻”的芬芳.然而,近年来,我采写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少.并非廉颇老矣,而是有几件事触动了我.

2012年,我县新农合政策首次对精神病患者予以倾斜,相同的治疗费用比上年度要多支付20%的补偿金,以案例来报道,宣传效果立竿见影,但没有患者家属愿意接受采访,甚至有家属连补偿金都不来申请.一个高中女孩,治病花了数千元.她父亲却迟迟未来报销,他担心一旦报销,就有记录,女儿一辈子逃不过“精神病”的阴影,今后怎么就业,怎么谈婚论嫁?


2013年,我们联合刑侦大队加大了检测票据诈骗新农合基金查处力度,有位50多岁的农民拿检测票据来报销时被发现,立案侦查,最终老人进了看守所.这样的新闻我当然不会错过,一篇报道很快在省、市晚报刊出.然而,就在我为迟迟不见审判结果而纳闷时,他在北大读博的儿子红着眼眶来到我办公室,说他父亲肝癌晚期.从案发到死亡,前后不过3个月.如果没有那篇报道,他的病也许不会来得这样急.他儿子说,父亲是背着羞辱离世的.

2014年,为减轻大病患者负担,我县新农合将年补偿封顶线提高到34万元,而且执行按病种付费的补偿,不受封顶线限制.一个13岁的白血病男孩,全年共发生医疗费用50.37万元,新农合补偿38.05万元,这样的补偿力度不但刷新了我县历史纪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乏新闻价值.当我约好电视台记者准备联合采访时,男孩的母亲在里哽咽着说,孩子走了,现在人财两空啊!我的心猛地紧了一下,安慰几句,放弃采访.

我不能为了工作,为了多挣新闻奖,漠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