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的意识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027 浏览:78886

纵观当今传媒,正在发生着一场全面深刻而激烈的变革,在这场变革大潮中,谁不改变自己,谁就会被无情的大潮淹没,如今各种媒体竞争的加剧,也把广播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何重振广播昔日之雄风,新闻是立台之本,广播新闻写作的创新意识自然就成为了新闻立台的必由之路.

一、广播新闻创新必须更快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时效性最强的一种,“抢时间”也是新闻媒介所共同遵循的竞争原则,广播媒介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一向以“快”见长,以弥补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以及进行深度报道的局限.但是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兴起,报纸作为传统的文字媒介,开始利用网络传输和通信技术改变时效上的劣势.许多报纸的电子版还采用了滚动出版方式,一旦有重大新闻发生,就尽快编发消息,在网络上播出,对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挑战.在同电视媒介的竞争中,广播一贯发挥“轻装”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报道.把新闻的时效提高到“今天”、“一小时前”、“几分钟前”,甚至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直播状态.广播新闻是诉诸听众的,人们通过广播获取信息时,处于收听与理解同步的状态,如果内容过分庞杂,听众往往不容易听清楚、听明白.为了避免听众产生疲劳或者厌倦情绪,也要求广播新闻尽可能言简意赅.

二、广播新闻创新必须更精

广播新闻是耳朵新闻,所以选择材料时要尽可能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调动听众自身经验储备的视觉、嗅觉、触觉的通常感受,达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广播新闻的选材要力争做到材料具体扎实,有生动的细节和典型的音响材料.

一是材料要具体扎实.选材要具体是新闻写作的共同要求,对广播新闻来说尤其如此.有关抽样调查表明,听众对具体形象的广播节目的内容的记忆程度要比抽象笼统的节目内容高出两倍以上,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

对于广播听众来说,具体扎实的素材能够给人以鲜明的感受,便于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报道内容从选择性注意进而达到选择性记忆.所以同样内容的一篇报道,广播和报纸应该有明显的不同.给报纸提供的稿件文字可以概括些,而广播稿则应具体些、形象些.

二是节奏有张有弛,使整个报道顺乎听众思路.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录音报道《七星河湿地在哭泣》,这条新闻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注意了广播听觉规律的要求.采用记者现场播报、和着七星河湿地的潺潺流水声,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产生很好的视听效果,仿佛身临其境,播出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三是要精选生动细节.广播新闻要想吸引听众,必须要善于选择生动细节,包括某些情节的描写,会使广播新闻更具有感染力.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新闻事实.经验表明,初学描写的人大多数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要反映出一个场景,仅仅运用某一种官能是不够的.在广播新闻的写作中,记者只有把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才能够唤起听众经验范围内的记忆贮存,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综合感觉.

广播新闻还要注意选择有个性的细节材料.细节材料传神、传情、传真,令人难忘.广播新闻要借助这种手法给人以听觉联想,所以业内人士称细节材料是新闻报道中事实中的事实.

四是要精选典型音响材料.发挥听觉的传真性.音响是体现广播优势的重要听觉“语言”,既可以状物言情,又可以刻?画人物和场面.电视讲究“画外音”,广播讲究“音外画”,即通过音响构成听觉形象画面.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曾播发的《轿车开进赫哲村》一篇广播新闻中,记者精心选择的典型音响,通过赫哲族于春文开着新写的小轿车,徐徐开进赫哲村,现场的欢呼喜悦气氛,记者的现场播报与于春文,及赫哲村村长同期声勾勒出一幅赫哲人幸福喜悦,红红火火奔小康的精彩画面,后来在该篇作品在全省行业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


三、广播新闻必须更“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除了内容之外的新闻表现形式,要更具创新性.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录音新闻作为录音报道的一种重要体裁,具有感染力强、真实感强的优点.这里重点以现场报道为例.现场报道是录音报道的一种.它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要求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融采、录、播于一身.现场报道由于把采、播、录合为一体,同步进行,对新闻题材的要求与其他报道形式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可以称作三个“典型”的统一,就是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音响的同步进行.典型事件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条件.这里面应有几层含义:一是指新闻事实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闻价值大;二是指现场报道的新闻事件应该符合现场报道采、录、播同时进行的特点,即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主线单一、层次分明,所展开的画面集中、清晰,便于记者观察、采访和录音.其次是要有典型环境.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是记者进行采录工作的场所,它本身应有能使听众感兴趣的典型环境.现场报道的结尾部分,要与导语、主体部分呼应,把新闻事件的结果交代清楚,给听众以完整的感觉.现场报道中如果要运用背景材料,要注意保持报道的听觉形象的完整性,不要削弱报道的现场感.但是多数情况下,现场报道需要用背景材料说明新闻事件的意义,烘托气氛,解释难点,帮助群众理解新闻事件.有时报道中如果缺少必要的背景材料,也会使报道缺少厚度.在背景材料的运用上要注意背景材料应紧紧围绕主题,穿插在行文中,并要求简练,切忌拖泥带水.现场感的构建对广播新闻来说至关重要.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