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生命――受众本位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98 浏览:34077

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受众已成为了电视新闻生命的本源.同时,随着媒体的日益市场化,电视新闻这一特殊产品也必然要面向市场,即满足受众的需要.尽管我国的电视新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但也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受众有了很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由此可见,如何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增强电视新闻生命力便成了当务之急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新课题.简言之,要解决这一新课题,我们必须着眼于受众,并以其为依托,不断地从电视新闻的传播内容、方式、技艺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传播内容要体现贴近性、启迪性、借鉴性,要有特色.

一、同志提出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革命的精神教育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明确了新闻内容要紧紧围绕“受众”做好大文章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是要由受众来消费和享用的,可是,如果生产者根本不了解使用者的消费需求倾向,他所生产的除了廉价的处理品就是积压的滞销品,最终的结果只能像企业一样面临破产的厄运.由此可见,了解和掌握受众的需求和倾向尤为重要.这就是要求我们在传播电视新闻的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见物见人、关注生活、反映民生、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定为主流,从而使电视新闻在将故事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电视新闻要吸引受众的“眼睛”,激发受众的兴趣点和共鸣点还必须在新闻传播的内容上增强启迪性和借鉴性.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上级的政策精神要通过它传达到群众中去.基层群众盼望的是朴实、鲜活的、有意义的传播内容,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能够以真实的事例、朴实的语言,深入涉及当地观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使新闻传播的内容在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对受众的生产经营、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借鉴、启示、学习及示范作用,使之成为受众生产、生活及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益友.

二、传播方式要体现平等性、主动性、怎么写作性、有交流

传者(记者、主持人)应该为传播科学的、正确的信息而劳作,但传者不是救世主,不是法官,当然也不是教师爷,传者的职能是“将客观事实全面地传递给观众,平等是受众对传播者的基本要求”.以前,我们的电视新闻的共同性与观众要求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是电视新闻的说教、权威及其强制性压抑、消弭了受众主体的能动性,使受众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当前,高科技传媒的发展告诉我们,媒体的多样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越来越大,竞争使媒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教育、指导甚至命令变为怎么写作与被怎么写作与被告怎么写作的关系.同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受众素质普遍提高,受众有了参与权,受众渴望的是在接传过程中有思索,有回味,有感应,有共鸣,有交流,被关注、被尊重、被关爱.所以,传播方式掌握得是否恰当,对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具有着重要作用.

三、传播技巧重要体现和谐性、时尚性、可视性,要有美感

随着媒体的发展与竞争,受众早已不再满足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叙述、归纳和总结,而是希望看到现场、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经过,对于生硬、直白的宣传腔更是反感.所以,媒体无论从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等政治目的出发,还是从争取受众、扩大市场份额的经济目的出发,都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根据受众求真、求近、求奇、求乐、自尊的心理,选择合适的传播技巧,更好地为传播内容怎么写作,从而使电视新闻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和谐统一,给受众以美的享受,让受众在有声语言与无声画面的交融中感受真情与温暖,接受启迪与教育.

传播技巧作为一种技术,它可为受众创造一个暇想的空间,一个能够创造意义的空间,一个有待填补有待扩展的空间,所以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技巧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景别及仰摄、俯摄、平摄等到不同角度,集中表现人物身体不同单位的信息符号,使新闻人物、记者或主持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真实地展现于观众面前,他们可以完整地调动人体各个部位的肢体语言,以自然亲切的表现形式,大大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