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0 浏览:7889

[摘 要]民生新闻节目是当下各级电视台最主要的新闻节目形态之一,在经过十多年的大发展后,民生新闻节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节目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做高品位的民生新闻节目,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 键 词 ]民生新闻;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迅速,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电视台的《都市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拿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来说,目前,就有《新闻夜航》、《新闻在线》、《都市零距离》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不少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生新闻仍将会占据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龙头地位.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分析

最早做电视民生新闻的应该是央视的《焦点访谈》,时间是1993年,而电视民生新闻大规模发展应该是在2002年以后.现在电视民生新闻正处在市井新闻向市民新闻过渡阶段,但是地方性民生新闻存在的普遍问题,无论是报道内容上或者是报道形式上,都制约着电视民生新闻向更高层次发展.

1.栏目同质化严重

省会城市的媒体有省台、市台,这些电视台所属不的同频道之间围绕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同城大战,共同抢夺有限的地方民生新闻资源,致使民生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省台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市台也紧随其后,最多的时候,光在哈尔滨就能看到十多档民生新闻栏目.这些栏目风格大同小异,播出时间和播出内容也基本雷同,有时候打开电视你甚至会发现同一件事分别在省台和市台的多个栏目在播出.

2.新闻价值和新闻信息量下降

这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琐碎肤浅和新闻资源缺少两个方面.目前,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喜欢关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些零碎的生活片断被搬上荧幕,成了典型的“市井新闻”,既丧失了自身的新闻特性,更缺乏人文关怀.此外,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大量插播广告,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广告承载量有时竟多达三分之一,这让观众有种厌烦的心理,弄不明白到底是在看新闻还是在看广告.长此以往,脱离群众生活的节目必然走向衰落.

3.对民生新闻的理解不到位

通过对多个栏目的观察,笔者发现.很多题材的报道都是在挖掘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戏剧性、冲突性、故事性,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关注,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都是在追求短期的收视效益,实际上真正值得关注的、有意义的、代表民生的新闻却正在被忽略.比如2013年冬季,哈尔滨雾霾天气较往年明显增多,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市民如何在雾霾天气生活、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大民生题材的主题,很多媒体都只在雾霾严重的天气里予以关注,而忽视了一个常态化的报道方案的研究与制定,这足以看出媒体对民生新闻内涵理解的偏颇.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对策

1.节目定位要准确

当前节目同质化为何严重,首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对自己的节目进行准确定位.在当下全媒体时代,一个新闻发生了,想要做独家报道很难,传统媒体可能还没介入,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早已是捷足先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比拼谁会做新闻,做出符合自己节目风格的新闻,这样,可介入新闻的角度和报道方式都会与众不同,做出来的新闻自然关注度要高.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真相》节目定位就非常清晰,节目承袭了原法制频道《法制在线》节目专题制作的风格,又大胆创新报道方式和编辑手段,使栏目收视率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2.加强深度报道,提升新闻价值

深度报道通过对事件抽丝剥茧似的持续、深入关注,逐渐还原事件真相,同时来探究发生原因并寻求最终解决办法.一个电视新闻栏目有没有社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一个很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栏目有没有深度报道,有没有做深度报道的优秀记者.黑龙江电视台原法制频道的《法制在线》节目就是一个擅长做深度报道的节目,节目制作的有关泔水猪、病死猪、添加剂麻辣烫等节目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节目的收视率也势如破竹大幅提升,可以说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正确理解“民生”的内涵

“民生”的民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单指给我们打的人群.民生新闻的内容既应关注单个人的生存状况和际遇,还应关注社会群体普遍的生存状况,要把“小民生”和“大民生”有机融合起来.一是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强化公共怎么写作性,在反映民生民情的同时注意解读政策、引导舆论,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感,要把“民生”报道提高到“国计”高度上来,为政府和民间搭建沟通的平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诚然,电视民生新闻这么做,难度会很大,但是如果能够尝试并坚持下来,那么这个民生新闻栏目势必会一枝独秀、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