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新闻报道可信又可看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639 浏览:44791

要让科技新闻报道可信可看,就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报道语言上要做到专业且通俗易懂,报道方式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这关系到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和传播效果问题.

科技新闻与普通新闻在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上是一致的,即要坚持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但科技新闻报道由于专业性比较强,使得采编较难把握其尺度和方式,导致科技新闻报道做起来要比普通新闻的报道更难.

一、科技新闻报道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

目前,经常在各种传媒上出现一些虚检测新闻报道,特别在现代网络媒体上更为频繁.其中“检测新闻”中,科技新闻报道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2001年7月22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大篇幅报道《美国医生操刀换人头》,称美国医生怀特教授将赴乌克兰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人头移植手术.7月25日,方舟子将这则新闻收入新语丝网站,并批注:“智力稍正常者都不会相信.”方舟子“考证”后指出,有关怀特医生换头术的报道最早出自美国超市小报《全国探究者》,也有媒体认为该报道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广播公司.

不管始作俑者是哪个媒体,国内媒体的编辑在编发国外科技新闻时,首先应查找信源,如果信源是《全国探究者》这类小报小刊,那就得“严重存疑”.一般而言,《自然》《科学》等严肃的科学期刊才是最可靠的信源.其次,编辑应咨询相关领域的国内专家.像换头术这种难度极高而且存在明显争议的手术,如果没有技术障碍,那么国内专家应该是知晓的.向这些专家咨询一下换头手术的可行性,就能对这个新闻的真伪有一个初步判断.

造成虚检测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记者或媒体为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道听途说或闭门造车制造出来的,这样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在虚检测报道中尚属于次要成分;二是记者或编辑不追求精准,对报道的来源把关不严造成的,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这是造成虚检测科技新闻报道的普遍现象,属于主要原因.

分析各种事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新闻报道一定要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所谓可靠,就是新闻事件是记者编辑亲眼目睹的或消息来源经得起考证的;所谓权威来源,就是报道内容来自足以证明报道真实性的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即新闻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或相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检测报道让新闻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而且还容易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些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大众传媒,一定要把好新闻报道的真实关.

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把握,关键在于把好报道的来源关.记者或编辑要亲自向新闻的第一接触者进行核实,在无法联系到第一接触者的情况下,至少也得要权威部门的新闻发言或检验证明数据.只要做到了确保报道来源的权威性,虚检测科技新闻报道就能最大限度的被减少.

二、科技新闻报道语言要做到专业且通俗易懂

科技新闻报道的往往是前沿科技,事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备受大众关注.但是,科技新闻报道也有让记者编辑为难的地方,就是如何讲清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又不失去其科学性,否则就会影响到报道的传播效果.

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要根据专业术语在报道中的重要性和本身内涵的复杂性而确定解释的形式,一般可分为括号解释法和单独解释法.对那些在报道中不起重要作用或本身的内涵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专业术语,就在其后面直接加以解释,并把解释用括号括起来,这种方法谓之括号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在报道中第一次出现的专业术语后面实施解释.对那些在报道中起重大作用且本身内涵一两句话解释不清的专业术语,就应在报道中单独用一段或几段加以解释,这种方法称为单独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如果是消息,解释可以放在报道主体部分开头的第一段,如果是倒金字塔的消息则可以放在报道的结尾部分;若是通讯,除了可在文章中单独成段解释外,还可以单独成篇附在通讯的后面进行解释.

值得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科技新闻报道都对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如新华社2004年1月8日播发的《我国开始全面建设最大科研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这篇报道,就在报道的结尾部分专门对“正负电子对撞机”作了详细的介绍.有了专业术语的解释,报道可能会稍微长点,但绝不是琐言,它不会削弱报道的宣传效果,而且还会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因为清楚明了是吸引受众的前提.

当然,对于那些在一个时期内大众传媒报道中反复涉及的、其内涵并不复杂的专业术语,就不一定在每篇报道中都进行解释了,只在初始的报道中解释清楚即可.如“禽流感”,报道开始涉及这一专业术语时必须解释清楚,在其后的报道中可以不进行解释,因为它的内涵较简单,在当时已经被受众理解了.

三、科技新闻报道方式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

由于专业性强,科技新闻报道往往容易被写得太理性,像试验报告性的或学术性的不伦不类的东西.由于这种东西干巴巴、枯燥无味,一般很难吸引受众.一条没有多少受众的报道,能有多大的价值?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社会效果的报道写了也等于是白写.因此,记者在进行科技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在理性的基础上注意讲求报道艺术.

我国目前大众传媒上的科技新闻报道,很少讲究报道艺术,其例子俯首皆是.如2004年4月20日《大众科技报》刊登的《我国纳米技术再获重大突破》一稿就是如此.此文比较长,有1000多字,其导语是这样写的:“日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利用纳米尺寸的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成功研制出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由导语部分的写作风格可以看出报道主体部分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是不受受众欢迎的.不说别的,仅就报道的导语来说,一般的受众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纳米尺寸”?什么是“孪晶”?什么是“纳米孪晶纯铜”?而这些问题,在报道的主体部分也没有解释清楚.不但如此,报道的主体部分还出现了不少没有解释的“脉冲电解沉积”、“铜晶须”等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滥用,使这篇报道很难让一般受众所明了.然而,要想让这篇报道通俗易懂,其实方法很简单,这就是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在报道的主体部分把“纳米”技术等专业术语解释一下,受众也就没有读不懂的了.因此,把报道写得通俗易懂,是科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艺术.

其实,要想把科技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也不难,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比拟和比喻.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比拟的手法要比比喻的手法用得多些,而在比拟的手法中拟人法要比拟物法用得多些.如湖南省《常德日报》1990年3月5日刊登了一篇关于淘汰水稻老品种的报道,题为《我的退休报告》,通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报道把要淘汰的水稻老品种比拟成人,而且用的是第一人称.报道开头第一句话就写道:“我老了,我该退休了.”然后接下来,写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及地点;写了“我”的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写了“我”曾为农村、农民作出过的贡献与成就;写了“我”的衰退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与事实;最后写了“我”的宽阔胸怀,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该退则退.就这样把一篇本来不好写的科技新闻报道写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搞科技新闻报道要做到有可靠且权威的消息来源,要做到专业而不难解,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讲求艺术.如果这三方面都做到了,那么离做好科技新闻报道就越来越近了.

参考资料:胡德桂.科技新闻报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新闻记者,2004,(7)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