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新闻可行性刍议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15 浏览:20168

摘 要: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新闻近几年引入中国,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其与社会的建立以及传统新闻理论的关系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话题.公共新闻的实践和理论对于我国新闻媒介的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但也具有相当多的实践难题.本文就公共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做一简单梳理,描述其在中国实践与现实的冲突,而后提出解决这些冲突的突围之道.

关 键 词 :公共新闻;公共社会;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24-02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新闻运动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重大的反响,公共新闻自然在这场运动中应运而生.随后,与其他媒体合作,与公众一起策划或设置话题,帮助解决公共问题,这样的一种新闻理念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蔓延了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为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的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了新观念和新方法.此新闻理念是美国媒体为改变当时民众普遍对政治丧失兴趣,对媒体的不信任,媒体日渐与大众疏离的情况所作的努力.21世纪初,公共新闻引入我国.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帮助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自然成为作为喉舌的中国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然而,公共新闻在中国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媒体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未 达到理想状态.当公共新闻这一保证公民自主权益的理想照进中国这一复杂的社会环境现实之后就会发现,国内对舶来品公共新闻还停留在简单推介层面,要想达到影响社会进程和媒体体制改革程度需要我们进一步为之付出努力.

一、公共新闻发展现状简述

西方公共社会的发展为公共新闻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公共社会是相对于私人领域而言的公共空间,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是公共社会的主体,公共社会的规则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公共社会理念指导着公共新闻的发展,公共新闻成为公共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公共新闻”,“虽然研究者众,实践者多,但对‘公共新闻’这个概念的学术界定却未形成定论”.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被公认为“公共新闻”运动学术领袖的纽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Jay Rosen教授.他的代表性观点是,“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其工作还应包含这样的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国际知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建者之一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教授2003年出版的新著《新闻学的两个W——公共事件报道的为什么与是什么》(The Two W’s of Journali The Why and What of Public Affairs Reporting),以相当多的篇幅论及“公共新闻”,并且还引证了多本“公共新闻”专著中的观点和论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联系了麦考姆斯询问他写这样一本著作的原意,麦考姆斯说:“公共新闻是新闻研究中一个具有丰富研究内容的领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进行的研究只是一种简单的描述性的研究,通常是对特定的公共新闻报道的案例研究.这种研究现在减少了,但是有关新闻的角色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有待回答.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关于新闻和受众的基础性的、理论性的研究.”不仅如此,参与式新闻还被认为是公共新闻的发展方向,而且二者的概念经常相互混用.

自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公共新闻”介绍到国内之后,由于公共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国内研究者以及新闻从业人员对其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在蔡雯教授看来,“中国的社会报道早已涉及了公共事件和公共问题,中国的新闻传媒也早已有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对策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新闻’在中国早已存在,只是没有以这样一个名称来标榜而已”.在就已有资料来看,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最先提出“公共新闻学”并加以论述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谢静.她在2003年《新闻大学》秋季号上发表的一篇有关美国新闻媒介的论文《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和解构》中,将“公共新闻学”作为“社会责任论”规范的补充,对这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社会运动放在美国新闻理论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二、中国公共新闻实践的理论现实冲突

1.理论冲突

公共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应该具有新闻所具有的特质,客观中立不参杂观点.然而,公共新闻与其他新闻不同的特征之一便是公共新闻强调交流互动、多方参与,这无疑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挑战.被传统新闻界奉为圭皋的客观性原则,要求媒体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记者必须站在客观和重力的立场对新闻事件加以报道.

然而,公共新闻强调记者是公共新闻事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和公众的互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显然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中立性原则相背离的.政府、公民、媒体三者的关系在公共新闻传播里得以重新协调,但是记者和政府合作解决社会问题会破坏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媒体担任政府喉舌作用的媒体环境下,政府和媒体的合作必是政府优先的原则,于是损害了记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监督政府的“看门狗”角色.

2.现实冲突

通常情况下,公共新闻不是对事件单一的报道,而是通过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因素、背景等做全面的调查分析,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讨论,这就需要媒体负担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美国,包括凯特琳基金会、耐特基金会、普优基金会等等社会团体为公共新闻的实践提供资助.这些资助是公共新闻能够在美国社会形成全国性风潮的强大助力.纵观中国社会,并没有形成民间资助或者政府资助展开新闻调查的风潮,大多的资金需要媒体自身垫付,在市场竞争如此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媒体单一的力量恐怕很难维持长期的公共新闻报道. 公共新闻报道需要多家媒体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合作,但目前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共同长时间关注和报道一个公共议题是很难做到的.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报道原则和总体指导原则,散落在一个议题上的关注如此之多以至于很难使得众多媒体统一到一个关注点上,参与事件的解决过程.公共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和公众一起参与事件,参与话题的策划等程式.然而,新闻工作者能否处理好双重身份所要求的任务,做到事实和观点的平衡,即使是在传统媒体时代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在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传播者和受者的时代,即是公众又是被要求客观中立的媒体从业人员,站在公众一边帮公众争取权益还是站在政府和媒体这边寻求稳定和利润这一问题,在事态本身于公众、政府、媒体三者有冲突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出抉择的.


三、中国公共新闻实践的突围之策

1.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加强公民媒介素养培养

公民自觉参与公共事件,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而且能够在媒体进行公共新闻的过程里节省相应开支.只有当公众的公共事件参与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公共新闻便能顺水推舟进行双赢的报道活动.

公众参与公共新闻的主体性需要公众具有参与意识,在现有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让具有理性和思辨能力的公民成为公众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新闻议题的高度代表性和及时性,既节省了媒介资源,也从根源上解决公共问题.

2.媒介自觉搭建公共话语表达平台

在公共新闻报道中,媒体组织作为组织者除了具有专业的新闻敏感之外,还应该是公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培养他们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交流技巧等,还需要培养搭建公共话语空间的能力.从选话题到策划到报道需要掌握公众的需要,协调参与公众的比例和观点,考虑好传播的时机,有着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媒介应该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努力为公众意见的表达搭建平台,保证意见和观点的流通与有效传达.中国公共新闻的表达,需要媒介自觉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和舆论监督平台的搭建.从单纯的宣传角色到相似度检测角色,从喉舌的被动到充当协调者或者调停人的主动.

3.完善问责机制,形成自主检测监督机制

参与制作策划公共新闻的新闻工作者即是公众的一员,也是媒体的被雇佣者.如何协调好这两种身份,除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原则和义务之外,还需要外力的介入保证新闻活动实施的秩序.这种外力可以是一项法律、一种规章制度、一个协议,所有这些都能统归于问责机制中.

媒体现存的政治和市场导向并没足够公正地对待公众这一社会传播过程的充分参与者.实际上,先进媒体很大程度上把公众当做媒介产品的消费者.我国的公共新闻活动自主性不够,对于热点问题的关注很多时候是为了经济利益.公众与新闻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公共新闻,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媒体相对于公众来说作为强势的一方,很有可能会把公众参与做出的决策作为问题出现的首要因素.而公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对公众有这特定的限制.所以,形成一个完善的问责机制可能是保证媒体从业者自主权和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良好保证.

缘于美国的公共新闻,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教授看来,中国的新闻报道其实早已经涉及过公共事件和公共问题,也早就有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对策的实践.中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和社会背景差异,使得公共新闻的实践转到本土时出现了重重挫折,即使是已经出现的公共新闻实践也存在一些偏颇,其理想色彩多于现实的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新闻理念的提出毫无意义.公共新闻的某些形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未来走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下,公众获得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增多,大量渠道的运用可能导致意见表达的无序化.于是,公共新闻作为一种规范公众反馈的传播方式,能有效缓解这一状态.

虽然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的时间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它激发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使得公众、媒体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交流和相互平衡,有利于公众获得自身权益以及公共话语空间,使得政府有效把握舆论,更好地指定方针政策,实践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宗旨.公共新闻的持续发展,能不断加强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和开放度,提高权利监督的有效性.但是一些列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界和业界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而要结合我国实际,了解社会和公众,了解传媒发展的走向,才能使得这一新的传播理念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