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上联下移”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62 浏览:104707

民生新闻不是一种节目形态,而是代表了一种态度,表现了一种新闻立场,即一种独立的、特色的选取新闻的角度.

山东卫视《早安山东》改版后,“主播关注”、“民生山东”、“生活山东”、“公益寻人”等几个板块更加向民生倾斜,目前在山东市场收视率、收视份额高居第一,在全国同时段新闻节目中排名第四.这说明一个栏目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中置顶的要素就是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非要“大动干戈”、“伤筋动骨”、“改头换面”,甚至“面目全非”地颠覆性变革.我们采取的民生新闻的“微创新”,使这个新闻节目既保持其民生本色,又焕发出其活力.


一提到民生新闻,我们很容易想到天灾人祸的事故、鸡毛蒜皮的琐事、猫拉下狗尿下的纠纷,有些民生栏目对这些琐碎事件、表面现象过分猎奇,甚至在播报过程中运用一些夸张、搞笑和庸俗的语言来取悦受众,短时期博取了眼球和收视率,这也使不少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出现了鱼龙混杂、低俗不堪的现象,“民生”更多地成了一个幌子,栏目过分追求表现生活的原生态,凌乱琐碎,缺章少法,这是对民生新闻的误读.

若真要把民生新闻分类的话,我认为一是所谓“大民生”,就是要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国计”,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大学生就业创业,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就是把上面的东西拉到身边来,让老百姓看得着、看得懂,这就是“上联”;二是所谓“小民生”,就是反映百姓、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这一类关注性的报道,在抨击落后、揭露问题,反映社情民意的同时,弘扬社会正义,倡导优秀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下移”,它显现的是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有何区别?简单地说就是社会新闻更多地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百姓(受众)的角度播报,更多体现了民生的视野、平民的态度和人文关怀的立场.可以说,民生新闻不是一种节目形态,而是代表了一种态度,表现了一种新闻立场,即一种独立的、特色的选取新闻的角度.我感觉只要把这个“结”解开了,对于改进时政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借鉴和启发.

《早安山东》“公益寻人”其实就是我们借力传统的节目形态,嫁接了法制和情感类节目创造出来的,这一“微创新”立即就使媒体的姿态从“传播”转为“怎么写作”.这种民生新闻的“下移”应该是常态的,下一步我们更应该关注民生新闻的“上联”,做好“大民生”新闻.

“大民生”说到底也是老生常谈.立足“国计民生”,从百姓的身边事去挖掘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前瞻性资讯,从民生角度解读“国计”的内涵和有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具体、直接影响;注重解释政令政策,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设信息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真正体现了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为民信息怎么写作的功能,做得更细致更周全,进一步凸显媒体的怎么写作精神.

《早安山东》每条民生新闻后基本上都配发短评,利用强大的评论员队伍,进行解读、评论,在理性、客观告诉受众“事实是怎样”之后,接着告诉受众“应该如何去做”,以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采取恰当的行为,实际上这是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在新时期的体现,凸显了媒体的责任担当和公益诉求.

山东卫视《早安山东》、《今日报道》等栏目的改变,就是从关注街头巷尾的市民新闻,上升到关注社会进步、人与人和谐发展等公共新闻领域,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共生活关注,从“小民生”信息报道转向“大民生”事件解读,从民生事件报道转向民生公共怎么写作.特别是从关乎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中,挖掘出“大民生”新闻,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做成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诉求的民生新闻.

从品牌建设上看,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延长成熟期,在稳固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民生新闻栏目要以打造品牌栏目为目标,保持“第一时间”,强化“第一现场”,满足观众“第一需要”.民生新闻在节目定位、题材、报道角度、主持风格上要有所创新,构建栏目特色,提高栏目竞争力,这是品牌栏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