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新闻要贴近群众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18 浏览:132915

摘 要 “新闻要贴近群众”,“迎合”受众,“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新闻要“以人为本”,应“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发展.

关健词 新闻 市场 贴近 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新闻是受众的客观需要.新闻之所以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事业依赖受众的需要而存在,随受众的需要而发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一、新闻依受众而存在,应市场而发展

主席提出了“心系群众、怎么写作人民”的论述;在新闻和宣传方面提出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说明了人民群众在我们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世界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体,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休,都是为听众、观众、读者,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怎么写作的.没有听众的广播,没有观众的电视,没有读者的报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新闻和受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谈到生产和消费时曾经写道:“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4页)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对新闻事业同样适用.新闻事业就是以受众市场的需要作为自己生产、发展的前提.市场需要是影响、制约新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既然如此,新闻宣传就没有理由不“以人为本”,就没有理由不应“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发展.

二、新闻要贴近受众、“迎合”受众

“新闻要贴近群众”.要时刻意识到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新闻工作怎么写作的对象主体.新闻要跟听众、观众、读者近一些为好.怎样才能使新闻跟观众、听众、读者近呢?关键要贴近受众,“迎合”受众.谁愿看、听、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不会,我看也没有人会.新闻宣传在“从群众中来”的贴近中,受众更易得到潜移默化的认同.要有为群众办新闻的观点,要注意“从群众中来”,用群众在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生动事实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励群众.领导、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好作风,特别是顺应民意、为民解难、化解民忧、为民谋利,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是希望了解的,是希望更多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广播、电视、报刊上的,这也是“从群众中来”的心声.新闻更多的是要着眼于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动,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针对群众之所需及时反映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认真研究观众、听众、读者之“欲知”与“未知”,这就容易缩短我们与受众间的距离,提高新闻与受众的亲和力,提高我们对新闻的敏感力,使自己采编的新闻有思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同.记者要善于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克服蜻蜓点水,浅尝即止的作风,要从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捕捉到人心所向、发人深省、生动活泼的新闻.

三、新闻要满足受众又要引导受众

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领导,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使新闻事业能比较充分地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增加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更加关心新闻事业的发展,关心新闻宣传工作.一切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宣传都是空的,一切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都是错误的.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我们的新闻宣传,既要人看,又要人听,只有在人们的喜闻乐见中,才能实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新闻宣传考虑党和政府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满足受众,又要引导受众,要在引导中满足,在满足中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把党的新闻宣传的严肃性和群众认同的可听性、可看性、可读性有机结合,不断改革创新形式,才能增强宣传效果,完成“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四、新闻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怎么写作受众

“新闻改革”,不是要“改掉”新闻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和受众喜好,二者是统一的.新闻没有所谓的绝对自由.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的新闻改革,使社会主义新闻更适应和谐社会建设,更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同志说:“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我们新闻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如何更生动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受众怎么写作.新闻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其目的也是更好地顺应、怎么写作受众.

新闻不论是在广播的内容,还是电视的屏幕,还是报纸的文章,都有令人不满意的东西.新闻宣传不生动活泼,就会影响宣传效果.在观众、听众、读者前出现的新闻中,填挤节目、报纸和屏幕缺乏新鲜感的“新闻”,不能“引人入胜”.在新闻单位自身的体制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和受众需要的东西,这正是我们今天新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这样,新闻宣传就会没有感染作用和力量,就没有活力,就会脱离受众,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对象、“生产就没有目的”.我们新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怎么写作受众.

五、新闻改革和创新就是要让新闻新表现,让受众喜闻乐见

各种新闻媒体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把劣势变为优势,是新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新闻改革和创新的实质,也是研究对受众怎么写作和怎样怎么写作的问题.一般说来,要改革和创新得好,就要加强新闻的群众性,这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找到好的形式和方法,适于受众的需要.

新闻要力求达到与人民群众心灵贴近,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在贴近中滋润受众的心田.报纸天天出,广播、电视天天播,这就要求新闻“日新月异”,才能让人喜闻乐见.新闻报道要有侧重,要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明问题的性质,不断给人以启示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新闻改革和创新,必须强调新闻采写、画面拍摄、音乐选配的针对性.新闻宣传加强针对性的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下功夫调查研究,抓好问题.实践证明:问题抓得准,针对性就强,加上分析论证的功夫,新闻就能给人以一种新鲜的感觉、深刻的启示、明确的方向,让受众乐见,取到效果.

新闻工作者要从客观实际生活的新闻中“抓”出“共同兴趣”.人们总有一种求新的共同心理和共同愿望.对旧闻、老一套总是厌烦不愿看、不愿听、不愿读.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把握住群众的这一共同心理,那就不能赢得听众、观众、读者,就不能达到团结、教育、鼓动、激励人民群众的目的.新闻的思想性,永远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宣传改革和创新时必须摆在首位的因素.我们说的思想性不是重复党的政策条文,不是板起面孔发号施令.新闻的思想性要为受众接受,不能不讲“共同兴趣”.新闻的“共同兴趣”是一种客观存在.从同一个事实或事件中,选取能引起听众、观众、读者有兴趣或认为有意义的角度来报道,那么宣传的效果和起到的作用就一定好.许多事实证明,新闻工作者是否善于抓“共同兴趣”,决定其采写的新闻与受众亲和力,决定其采写的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要使听众、观众、读者有兴趣,新闻必须鲜活,必须能抓住人们的兴趣.新闻要不断呈现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真实和谐的社会群众生活,使人乐见,受众欢迎.这样的新闻宣传在广阔的受众市场上才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六、新闻顺应受众市场是客观必然

马克思说:“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同志提出的“心系群众怎么写作人民”,我们必须贯穿于新闻宣传的全过程.不管是央视索福瑞对全国各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调查、评估,还是其他任何新闻传媒的任何一种评估体系,对广播电视台节目收视收听率、报刊发行量的任何调查、评估,均是广大受众对各新闻媒体认同度的调查、评估.它是各广告客商衡量各新闻传媒优劣的不可缺少的标志,是各广告客商新闻媒体广告理性投放的依据,直接影响到各新闻传媒的广告创收,影响和制约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众满意度,是衡量新闻传媒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闻改革和创新是顺应受众市场的客观需要,也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受众市场“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客观上就需要和呼唤新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之相适应,新闻也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地顺应受众、赢得市场.只有这样新闻改革和创新才会有深层次的内容和良好的发展,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贵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