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时代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嬗变与坚守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402 浏览:83801

【摘 要 】网络新闻崛起,使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现阶段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而微博作为目前较为流行和发达的传播平台,带来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新闻的本质正在经历改变.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坚守值得关注.

【关 键 词 】网络新闻;新闻专业主义;微博;消解

一、网络新闻的崛起

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网络新闻工作者这一人群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新的媒介形态下,新闻内容的客观、准确,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和崇尚仍然是值得倡导的.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个“舶来”概念,起源于美国.19世纪中后期,新闻专业主义兴起,至20 世纪中期,它发展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1947 年,以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题为“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媒介专业化的理念:“我们建议将自己的职能视为从事专业化水平的公共怎么写作.”新闻专业主义包含的五个原则:公共利益至上,追求真实、客观,价值中立,恪守专业,坚持专业学习和素养提升――也已成为共识.

三、网络新闻时代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变化

20世纪初我国民族新闻业的杰出先驱们已经在客观上自发地践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当时是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时至今日,经过高峰和低谷,新闻专业主义已然在我国发展出了新特点.

其一,传媒的社会公器职能越发得到认可和实践.所谓社会公器,主要就是为民代言,在这方面,我国传媒的表现越来越受到瞩目.媒体在揭发贪污腐败、传达路线方针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提高.

其二,社会公器职能的发挥十分依赖于新闻自由的大环境,而当今我国传媒在这方面所享受的自由无疑超过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于2009年2月接受专访时表示“一个政府不应该怕人民,应该创造机会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现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成为传统媒体从业者的信条,还应成为普通公民传播的准则.

其三,我国传媒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展现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意识.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强调新闻从业者所拥有的新闻自由,同时强调与这种自由捆绑在一起的责任.威廉.F.吉本斯早在《报纸学》中就阐述了报界的社会责任思想.

四、微博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1.微博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数字技术已连接全球范围的知识和信息,普通公民被数字技术赋予了一种新权力: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真实和自己的新闻作出贡献.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微博重新定义了新闻的时效性概念,将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一再提前,创造了新的新闻形式.其次,微博传播提高了公民新闻的普及性.它让每个公民成为信息发布的来源,分享发生在他们生活周围的事件和信息,并且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微博传播的“草根性”消解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专业性,强烈地冲击了传统传播机构的专业传播.

2010年12月6日的一则关于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去世的微博引起极大轰动,对此,记者闾丘露薇就写博文驳斥此为检测消息;6日当天晚些时候,《中国新闻周刊》微博就转发“金庸先生逝世”的检测消息曾两次向网友道歉.这种缺乏调查便发布信息的做法是很有害的,再加上一些媒体官微和大V的“不遗余力”的转发,检测新闻越传越快、越传范围越广,新闻专业主义真的只成为个别人的口号,实则名存实亡了.

2.继续建构中的新闻专业主义

在微博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事实上存在悖论:一方面, “草根传播”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消解;另一方面,以微博为平台的“草根传播”不仅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新闻来源,而且在草根力量的推动下,新闻工作者更加努力地把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传播给公众,推动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同时,微博中存在海量信息,更加迫切地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的回归.学者黄旦指出,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建构和解构仍在不断继续.具体表现为:


其一,新媒体实践推动了新闻从业者媒介观的转变.学者周裕琼从实证角度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中国记者媒介观的影响.调查发现,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中国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正经历由传统(以宣传教化为主导)到现代(以信息监督为主导)的转变.也就是说,互联网传播改变了中国记者的“角色”,让他们从宣传教化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并且参与网络新闻和事件的调查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其二,新媒体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新平台.微博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微博所构成的虚拟网络社区,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场域.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其中的重要场域主题.其三,专业记者在新媒体事件报道中的表现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传统媒体通过对微博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梳理,专业记者进行深度采访及报道,引导公众从对个体事件的批评转向对相关事件及制度的思考与监督,凸显了新闻工作的专业与深度.

3.微博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

在微博语境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重新认识自身角色,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角色转向,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

首先,新闻工作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性.美国学者杰夫贾维斯说,没有人会说,业余的传播者将要或应该取代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等相反,网络传播的生态给网络记者提供了整合的机会.因而,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在微博传播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新闻工作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发生的变化,明确职责变化.“草根传播”和“公民记者”改变了新闻传播与信息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新闻记者在新媒体中扮演的角色是,通过提供报道增加信息的价值.新闻工作者不再是新闻传播的绝对垄断者和控制者,而是微博中海量信息的观察者、发现者、参与者和调查者,将热点新闻和事件背后的本质及深层次的问题传播给公众.

再次,新闻工作者应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心,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怎么写作公众的责任.在微博传播时代,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应拥有更坚定的信心,秉承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

最后,新闻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微博传播,挖掘微博中有价值的新闻源.新闻工作者应在掌握和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基础上,用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去判别、核实新闻和信息的真伪,对关乎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进行调查性报道;坚持自由、公正传播的理想,传播一切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和新闻,做好网络新闻的“把关人”.

【参考文献】

[1]周曼妮.论网络新闻为“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影响[J].今传媒,2013(1).

[2]罗映纯.论“五四”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J].编辑之友,2011(6).

[3]陈力丹.传媒实践推动新闻学术研究――200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回顾[J].新闻界,2004(1).

[4]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周裕琼.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J].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