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遭拒的应对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51 浏览:12370

近些年来,记者在采访中遭到拒绝甚至伤害的事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新闻采访遭到拒绝有多种情况:新闻采访触及了采访对象的利益和名誉;采访内容为批评某些人和单位不正确的工作方式;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采访不合时宜,记者对采访对象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新闻采访涉及商业机密等等.

这都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时要讲究技巧,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党报、党刊、各级电视台都是党的喉舌,同时,反映民情民意是党的宣传机构的职责,因此,新闻有正面报道和反面报道.虽然正面报道有时因各种原因也会遭到拒绝,但是新闻采访遭拒且事态严重的大多数发生在反面报道.

正面报道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更不能打退堂鼓.如我们通常会碰到不喜欢宣传的典型,他们大都认为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宣传出来的,踏踏实实干活是正道.这种采访对象拒绝采访,记者不能放弃,要了解他,关注他,与采访对象保持友好,使被采访者转变态度,愉快地接受采访.

一、正面报道遭拒绝的应对策略

侧面了解.这是采访人物和事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向周围人了解,更多地了解他就可以更接近他,也就可能有成功的采访.

给予帮助.有些人正面临困难,没有心思接受采访.这时,记者尽自己所能帮助他,当问题解决了,他就会接受采访,而且还会倒出肺腑之言,使采访取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等待时机.时机没有成熟,采访就很难成功.如一个研究课题正在研究之中,此时去采访就不太合适.消防队员正在救火,你不能去采访他;120急救中心正在营救伤病员,你同样不能去采访他们,这是同一个道理.

人文关怀.每一个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和个性特征,拒绝接受采访的理由有时是非常个人化的.记者采访中要多一些人文关怀意识.具体到新闻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要少一点功利心,真诚地尊重、平等善意地沟通,不能为了达到采访目的肆意伤害采访对象的感情和尊严.遗憾的是,这样的伤害在新闻实践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将自己的采访意图强加于人、揪住受访者不堪回首的往事刨根问底、对犯罪嫌疑人的家人(特别是孩子)穷追不舍、不顾受访者的健康状况揪住不放,等等.这类 “撕开伤疤看流血”或者“往伤口上撒盐”的采访,受访者出于自我保护,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作为记者,既要尊重别人隐私,更要尊重别人人格,要显得平实可亲,要成为采访对象的朋友,这样的采访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多加回访.回访是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催化剂.回访包括通知受访者收听收看有关新闻(节目)、保存和送达受访者需要的音像文字资料、不定期的联系问候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做与不做效果却大不一样.

二、反面报道遭拒绝的应对策略

借助他人.就是依靠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对不良行为进行报道.这些部门如工商局、局、技术监督局、法院、检察院、纪检委等等.比如,记者接到反映某企业制检测售检测,此时记者尽可能不要单独去,而是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与他们一起去就会安全.如有人反映当地官员腐败,记者应与纪检委联系进行调查核实,或者等他们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进行报道,这样就避免了记者直接面对被批评者所带来的伤害.

隐秘采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暗访.目前,暗访已被新闻界普遍使用.报纸采用暗访比较容易做到.近些年来电视台由于使用皮包式摄像机,暗访也变得容来.

联合采访.也就是与其他媒体一起采访.有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多个媒体同时报道某一事件其声势和威力是巨大的,更容易促进不良事件的好转.

采访.有些人拒绝面对面的交谈,找不到其人,如果用采访,则可达到目的.采访可避免直接面对采访者所带来的伤害.

顶住压力.一般情况下,批评报道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此时要顶住压力,加快采访速度,速战速决,完成报道任务;拖延时间会导致新闻稿件胎死腹中.

(河南南阳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