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的社会价值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4 浏览:8663

民族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新闻在我国各民族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民族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也使新闻学界始终保持着对民族新闻报道的研究热情.同时,由于民族新闻具有特殊性,所以它还具有一些普通新闻报道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

针对民族地区或是少数民族的实际问题,民族新闻的一般作用会有所侧重,经过延伸和深化形成民族新闻的特殊作用,对民族社会来说,主要是营造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舆论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民族间和谐交流,反映少数民族精神风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形象,从而最终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营造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舆论环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一直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宗教和非法电台大肆从事分裂活动.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而言,新闻媒介的责任尤其重大,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媒介既要实现自身作为大众信息传播工具的传统社会功能,又要承担起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宣传党的民族方针,调整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从而实现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坚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从古至今,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同志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宣传民族团结应该始终都是民族新闻的一个重要职责,民族团结是构成民族新闻报道思想的基石.

民族团结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议题,必须始终贯穿于民族新闻报道之中,使受众能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论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即使人们对违反规范的行为有所知晓,也不会发生有组织的社会制裁行动.但当大众传媒将问题公开化以后,情况则不同,一般公众就会感受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积极加入到舆论制裁的行列中去.【1】 民族新闻一方面可以不断强化人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将那些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民族分裂的人和行为公诸于世,使他们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谴责,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与国家强制力的配合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

二、在意识形态领域构筑起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防线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问题的重要内容,文化既可以成为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向心力,也可能是不同民族间产生摩擦和矛盾的根源.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外来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边疆地区的觊觎,利用广播电台、网络不断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3.14打砸抢烧事件”以及“7.5打砸抢烧事件”就是这一险恶形势的明证.由于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境外势力以此作为突破口,利用共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在少数民族中间鼓吹所谓的“民族自决”,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加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在宣传文化这个关口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抵御敌对力量的侵扰.民族新闻既要强调少数民族在文化上的“自我认同”,又要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报道时,要注意把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之中,肯定这些文化成果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文化层面的融合和统一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强后盾,能够有力的抵御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

促进地区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

在任何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物质条件,进入到商品经济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要求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层次.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在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与其他地区相比,始终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西部以及边疆地区,自然基础薄弱,有些地区甚至根本不适宜生产,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这些客观存在的现状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落后也极有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我国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新闻当然也要责无旁贷.民族新闻报道要通过传播新技术、新理念、新做法,树立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宣传和影响来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边疆,边远的山区和偏僻的牧区生活使农牧民缺乏受到正常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相对闭塞的生存环境使少数民族很难充分享受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福利.因此,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极有可能无法主动接受符合时代潮流的理念,并且在技术方面也无法追随时代的脚步,这种差距增大了他们在现代领域找到优越工作的困难.

美国学者勒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首先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所需的合适的气氛和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识字率,进而引起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民族新闻凭借大众媒介的力量可以广泛融入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新技术新理念新做法进村入户,在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部世界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把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生活经验引进来,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许多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全国发达省市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进行过慷慨的援助.这些外部支持汇集的力量为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仅靠外部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自身的变革和努力才是最根本、最有成效的因素,国家为少数民族制定的倾斜性的优惠扶助政策其根本也在于使少数民族最终能与发展较快的民族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因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事业腾飞最主要的动力还是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与艰苦奋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典型报道可以使少数民族同胞感同身受,激发他们拼搏开拓的热情,增强他们在现代经济浪潮中搏击的勇气.只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 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增强民族间的和谐交流

2004年,北京大学教授马戎提出“民族政策新思维”,在学术界引起了持续多年的广泛争议:多民族国家解决内部民族问题,是靠“政治化”的制度安排,还是靠“文化化”的民间消解?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在本文所探讨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一争论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那就是通过文化的手段可以消除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既能够使少数民族更多了解外部世界,增长智慧,加快发展,也会增强外界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大众媒介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少数民族独特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过不断的积淀,形成带有民族个性、蕴含民族智慧结晶的文化系统,这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系统与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将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加以保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各国需要在其宪法、法律和机构中承认文化差异.它们还需要拟定各种政策,确保特殊群体——不论是少数族群还是历来处于边际化状态的多数族群——的利益不被多数群体或其他主宰群体所忽视或否决.”【2】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同经济发展一样,也处于弱势的地位.在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冲击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甚至是破坏.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民族新闻必须要承担起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

一方面,通过对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的报道可以激发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例如对富含民族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的报道,介绍少数民族服饰、饮食起居的报道,这一类型的民族新闻报道可以反映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增添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图景,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民族新闻可以利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对遭遇危机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急迫现状进行报道,以引起受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对少数民族古建筑缺乏修缮、受到破坏的现象进行报道,对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遭遇冷落、后继乏人现状的反映,这类型的报道能够使需要保护的民族文化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重视,从侧面督促他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得到延续并重焕生机.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自身极为重要,她同样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图卷上的灿烂篇章.“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科学知识等丰富内容,在教育后代、传授知识、娱乐身心及其他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越来越显现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多维价值.”【3】民族新闻既可以充当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也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倡导者和推广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内 在延续以及向前发展的动力,使他们以充满活力的姿态参与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

反映少数民族精神风貌提升地区形象

一、反映少数民族精神风貌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耕耘,少数民族地区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富起来的人们逐渐不能只满足于追求物质层面的温饱,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期待.民族新闻要及时反映少数民族在生活和心态方面的变化,对少数民族蒸蒸日上的生活进行报道,这样的新闻既可以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少数民族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同时也可以激发少数民族自身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刊登在2009年1月8日《新疆日报》12版的专题报道《新和有支果园乐队》就是结合图片和文字,向读者全方位地介绍了新疆阿克苏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的一支乐队.这支成立于2007年夏天的乐队是由12个农民自发组成的,炎热的夏天,他们经常聚在某个比较大的果园里,“一起吃吃瓜果、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后来,他们觉得自己的歌舞可以带给更多人快乐,于是就成立了这支“果园乐队”在附近表演,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有机会站在了《星光大道》的舞台.文章的最后,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加入到观看表演的队伍,虽然“现在他的手指也不灵活了,掉了一些牙齿,嘴也漏风了.但是看到大家伙儿在院子里开心地唱唱跳跳,他张开嘴笑起来,露出了左边没有牙的上牙床等”整篇报道向人们展示了新疆一个普通乡村中村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照片中的乐队成员面带微笑投入地表演着,传达出自信和欢乐.他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以这样的方式来享受生活的乐趣,并且感染着周围的人,感染着读者,使人们真切感受到这种幸福生活背后的踏实和温暖,并对这些努力地快乐地生活的少数民族同胞产生由衷的赞赏之情.

另一方面,作为民族新闻的主要受众,少数民族是民族新闻信息传播流程中的终端,也是民族新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受众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接受主体,但同时也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反映同一少数民族成员生活状况的新闻报道必然可以带给受众情感方面的接近性,也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同.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每年都会针对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台许多优惠政策,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够真切体会到党和全国人民的关心,一方面要依靠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则需要新闻媒体的强化报道.政策落实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给少数民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要落实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那么,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也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将视点放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中.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也是每个中国人欢庆的日子.新闻报道在表现少数民族群众的激动心情时,如果只是泛泛地报道欢庆活动或只是进行大致的描述,那么必然会显得大而笼统,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通过寻常生活来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喜悦之情则会更加真实可信,令人动容.例如刊登在2009年10月5日《宁夏日报》头版的《一位回族老人的国庆生活》,就是通过报道一位普通的回族老人反映了民族的幸福生活.这位老人在国庆期间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与大多数中国民众一样在自己的家中收看国庆阅兵,“在10月1日那天,谢生林和老伴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仪式.尽管曾经两次作为民族代表在天安门现场观礼阅兵,但再次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他依然十分激动:‘这些场面激发了我们回族群众的爱国,国家这么多年真的是越来越繁荣富强了.’”除了观看阅兵式之外,这位82的老人还借国庆之机在家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在几天的检测期里,远在外地的家人趁着检测期都跟老人说说自己的高兴事和烦心事.谢生林说,现在的年轻人毕竟吃的苦少,所以在如今这个大好的时代仍然有很多抱怨,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我们这辈人都是经历过解放前和新中国最困难时期的人,经历过那样的苦,真的觉得现在是最幸福的盛世时代.”初看这篇报道也许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种平淡的生活,这种你我他都在经历的生活才更让人感觉亲切.文章说出了老人的心声,同时也借老人之口道出了回族同胞热爱祖国、为祖国感到自豪的心声,国家60年来所取得的卓越成绩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奋斗的结果,少数民族同胞自然也会为之骄傲自豪,为之欢呼雀跃.这篇报道就是从普通少数民族同胞的视角入手,写出了少数民族作为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在经过艰苦奋斗之后收获丰硕成果时的喜悦,整篇报道与老人的生活一样朴实平凡,但却真诚感人,也更容易引起少数民族情感上的共鸣.


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形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各种经济资源在市场上相互流动,这种流动的深化和扩大也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加强.少数民族需要学习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也具备一定的地区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不光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民族新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新闻在对外传播中可以着力强调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强调地区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例如,地区内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利用价值,地区的生产能力以及经济协作条件等.通过有机结合整体投资环境的营销和具体项目的推介,通过多渠道、广泛的宣传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对外的经济形象,为少数民族地区打造一张富有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片”.

注释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文版) 第47页

【3】焦雪岱、写写提·祖农主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作者单位:内蒙古新闻网)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