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重提新闻基本功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06 浏览:15587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自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新闻业的技术壁垒已被打破.新闻记者借助最新技术手段畅游于资讯大海,是否还有必要回头思考一下职业新闻人的基本功?

新闻基本功,不应被粗放地理解为会采访提问、会新闻写作,而应该贯穿从搜集信息、定立选题、联系采访、完成采集,再到遣词造句、准确表述、科学立意的全过程.在正式成文之前,能否迅速找到新闻突破点、对新闻事实组织起有效采访或重现、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及观点,往往能显现出记者的基本功和专业能力,也决定了职业记者能否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凸显价值.

当今公众既不缺碎片化的事实、信息,也不稀罕“查重复率”般快捷浅层的表达,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只是即时记录.特别是在一些专门领域,通过专业记者的发现和深入报道,人们才可能深入了解事实的真相以及背后的故事,而不仅停留在单个新闻事实表面或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身.这种发现和探寻能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下面以笔者2012年策划、执行的一组文化报道的全过程为例,分析信息化时代需要重提的新闻基本功.

既要博、杂,又要有相对专业的报道领域,对该领域内的点和面能随时调动、提炼选题

2012年3月,笔者接到报社下达的伦敦奥运会宣传报道“广州―伦敦双城记”系列之文化篇的任务.与往常有明确事件、活动、人物的采访不同,此次记者得到的只有一个大致范围:从文化角度,探寻伦敦与广州(广义上应延伸为英国与中国、与广东)的关联、渊源,寻找相关的人物和故事.至于从哪里入手、如何表现、异邦采访如何落地,都是一连串未知数.

笔者从事文化报道已近十年,思考之后,首先明确了一个基本出发点――在近代史上,中国与英国、广州与伦敦结缘,多基于这样一个史实:从16世纪以来,尤其是乾隆22年(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制度之后,广州口岸成为西方人唯一可以进入的中国沿海港口,因而也是当时中西方互相接触了解的敏感点、兴奋点.挟强大航海文化、全球商业梦想而来的英国人,在此背景下与广州产生了关联.这等于为报道内容圈定了一个大致范围.

而此时距离出发只剩下一个半月,向广东本地及英方文化机构普遍撒网、大海捞针显然不现实,一个较利于实际操作的思维方法因之形成:不求全而重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寻找和筛选当下在英国与广东之间业已存在的文化交流项目,选取带有明显历史渊源者,通过广东方面的当事人,去联络英国一端,以达到亲身探访、深入了解的目的.

从框定选材方向到寻找内容突破口,看似顺理成章,但这个删繁就简的过程需要调动众多的业务积累以及行业观察,为整组报道的成功推进奠定基础.在接触大量新闻事件的同时,记者不能只满足于博、杂,更应从中建立起能根据媒体怎么写作不断调整的“个人搜索引擎”,锤炼自己的专业视野和新闻发现力,为报道赋予一种不可替代性.

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检索系统,但也要有扎实“接地气”的人脉关系,快速甄别,顺藤摸瓜,将采访落到实处

接下来的策划过程中,笔者以“英国、广州、文化交流、近代史”为关 键 词 ,在近年来所接触过的文化事件、人物和线索中展开搜寻,果然大有收获.


首先出现的是一套2011年首发、备受学界关注的大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八卷本).这不仅是大英图书馆首次独家授权、公布并出版这批经广东出口的中国清代外销画,而且主持编写的权威学者,就有该馆原中文部主任吴芳思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及内亚系主任卢庆滨,他们两位正居住和工作在伦敦.在热心的“广东方当事人”――该书责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原社长陈海烈的帮助下,两位英方学者爽快地答允,将在该馆的专业阅览室里,为我们展示书中收录的最珍贵的图画,并接受专访.

此路径可行!而且在清末经由“一口通商”的广州远赴英伦的外销商品,是寻找两地关联的重要线索.由此,新的题材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通过广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玉环和中山大学历史系程美宝教授的帮助,我们找到了可敬的伊凡威廉姆斯先生,这位以一己之力在欧美不断发掘拓展对于广州通草画研究的英国老人,首次将已在广州失传的通草画捐赠回羊城;进一步,我们还联络到英国久负盛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院中国藏品主任刘明倩,她首次将维院的广东外销精品带回广州举办展览;通过中山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区教授介绍,又得知了剑桥大学甘维尔――基思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蒲龄恩先生的“广州情结”等我们越来越有信心,这一组采访将从各个侧面揭示,在200多年前那个生产和贸易的辉煌时期,广州这座城市如何承载起了向西方介绍中国的重任.

上述可资借用的新闻资源,当然有不少已存在于网上,但要把一个个单独的事件按照专题报道所需要的逻辑关系串到一起、加以延伸,还有赖于记者对这些素材所关涉的大学教授、文化官员、出版行家等学术或业务领域的熟知,并做行之有效的沟通.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电子邮件和微博微信互动,大大提高了记者的工作效率,但落实采访最关键的推动力仍在于记者在业内人士心目中建立起的信任,以此为基础才能共同进行二次整合、归类,在探讨中不断激发、碰撞出独特的角度和新的采访线索.这些绝不是“宅”在电脑前就可以完成的,良好互动的人脉关系永远是记者开展工作的支撑.

科学精当组织采访,最大限度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双方协调基础上制定周密采访计划

基本确定下所要采访的题材,就要进入更切实的采访准备了.

英伦人士实行严格的“预约制度”,无论大事、小事一律提前约定,轻易不变更.这与在国内采访中我们颇为习惯的“朝令夕改”或者“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颇有距离.所以我们与每一位受访者提前都有4~5封电子邮件往来,确定时间、地点、人数、采访方式、采访提纲,一经敲定,双方都严格遵照执行.到了出发前10天左右,记者团队已基本对此次英国采访的行程有了清晰计划,在交通、住宿、拍摄等方面也做出相应准备.虽然是远距离操作,但因为引入了科学的“计划体制”,倒显得比平日在广州本地的大多数采访更可控.此次在英国的10个工作日中,笔者一共完成了与八大采访主题相关的十余次采访,无一缺漏闪失、无一冲撞取消,不得不说大大得益于周密的采访计划. 新闻报道常常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如此严丝合缝按计划推进的个案应属少见.但针对当下一些新闻从业者采访随意性过大,疏于预约,动辄迟到,甚至以偶遇、随机来“保持新闻现场感”的做法,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强调:依照社会准则和新闻规律,尽可能提前对采访做出周密安排,特别是从方式到内容上都先加以预判,而后积极应变,是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更是记者对自身职业的尊重.

在知识面前不止步,不偷懒,磨练深入钻研的决心与学习能力

此次“双城记”之文化篇的采访涉及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背景知识,又有语言、风俗习惯等的隔膜,提前做功课必不可少.为此,笔者采访了在广州所能找到的相关当事人、学者、文博人士,阅读他们所推荐的书籍,并着重借鉴他们在我们将要造访的英国文博机构参观、查阅的经验,尽可能在题材把握和工具使用这两方面都胸有成竹.

以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查阅“第二次战争”时一批被英军掳走的“广州档案”这个选题为例,这是我们唯一一个没有具体受访人、只以普通查阅者身份前往、体验英国公共文化设施怎么写作的采访.行前,在几位历史学界老师的指点下,笔者先仔细阅读了有关这批“广州档案”最知名的研究著作――澳大利亚华裔学者黄宇和所著的《两广总督叶名琛》,了解“广州档案”的概况、特点和内容;并与其他学界观点相比较,选取了能作为典型论据的重点史料,准备工作细到需要查阅的档案编号、可能征引的文字内容、材料来源等等等再从数位曾经亲往该馆的老师处,大致了解了那里查阅档案的规则、程序和注意事项等.这样一来,当置身于伦敦市远郊的国家档案馆,从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手中,顺利拿到那些与广州人暌违150余年、墨迹犹新的奏章和谍报之时,笔者真有一分时空阻隔悄然消失的欣慰感.

如今记者为采访所做的准备,浅层次的基本都能靠互联网搜索来完成,有太多人止步于此,满足于几个关 键 词 的名词解释.但记者是求真与求新相结合的职业,简便快捷固然重要,而当选题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学习、钻研的时候,那些以“专业精神”、“专家视角”为目标的记者,则应当不厌其烦做更多努力.这些努力就包括从专门的书本知识领域中寻求精深的智力支持,从更多相关联者那里寻求教益,永远保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自我期许.而这些不仅是顺利完成某次工作任务的要素,也是职业记者赖以安身立命、区别于一般手握智能手机的“现场播报者”的专业素养.

结 语

经过近三个月的策划、实施、成稿过程,此次文化报道以八个专题的规模见报,因现场感、独创性突出,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给读者和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笔者职业生涯当中值得总结的一次“战役”.

香港传媒人梁文道将自己在内地发行的第一本书命名为《常识》,且在序言中写道:“我以为自己所说皆不脱常识范围,没有什么故作深刻的东西.并非自谦,这其实是严格的自我要求.”

对此,笔者颇为认同.在新闻层面上,无论题材内容如何殊途万端,采访对象如何千差万别,采写过程如何曲折离奇,也总有一些共性的常识会贯注其中.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以专业眼光制定采访战略、建立良好的专业人脉关系作为采访后盾、提前周密科学预约、勤奋深入地做足采访准备功课等,其实都无不是新闻人所公认的常识,或者说基本功.它们可能平常到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准则,也会有人觉得不足用新闻论文来做专门研究,但在实战中有可能最终左右记者报道的成败.在资讯异常发达、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常识的强大、新闻基本功的重要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为羊城晚报副刊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