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失实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12 浏览:81212

媒体融合时代,谣言、恶搞、新闻线索、新闻事实等信息流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真相和“虚构”互相交织.辨别新闻线索,坚持新闻真实性,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独接受信息的主体,他们对于媒体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如何从传播者的角度杜绝新闻失实的发生,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媒体以及从业人员的考验.


新闻失实的新特征

随着传播渠道的增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显著.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失实不仅具有传统媒体中“故意查重”、“有偿新闻”、“捕风捉影”等常见的特征,还有新媒体“把关人”缺失而引起新闻源过大,新闻线索庞杂,使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去伪存真.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以及对新闻源的解读.这种在新闻源头上就出现失实的状态,时常出现在记者以网络媒介信息作为新闻源筛选地形成的.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制造新闻”的能力越来越强,对新闻失实的监督力度也随之增大.在此消彼长中,体现新闻失实的新特征.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新闻源扩大化,由于新媒体中“把关人”这一角色的缺失,使新闻来源复杂化.对新闻来源的把关,有助于解决新闻源头的失实.

网络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真正意义上是空缺的.如何加强网络监督力度,执行网络把关人的角色,是媒体融合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与新闻媒体发展的不一致性,导致新媒体中把关人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从技术层面上说,在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中,把关人也无法完全解决虚检测信息的入侵.因此,对将信息转化为新闻的记者来说,其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十分重要.

记者是新闻线索成为新闻的第一个把关人,在采写编播过程中,编辑是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的第二个把关人.记者和编辑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时,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失实新闻的出现.

新闻源的扩大无疑为记者编辑收集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在这个环境中,必须让自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记者自身从业生涯的执着追求,而是对所在媒体、社会以及国家的客观评价.在利用新媒体获取更多资讯的同时,新闻媒体必须进行深度分析,由浅入深地报道新闻事件,确保新闻真实.

新技术带来的新闻失实,在互联网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们蓄意拼接互联网上相似的信息,并通过微博等互动平台交流,接受人群的增大,导致此类信息被传统媒体重视,从而成为“新闻”.不加筛选的信息组接成为新闻,这已经成为新闻失实的一个要原因.

新闻失实的破坏力

第一,新闻失实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巨大破坏.

如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加入,使得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但对于新闻来说,它只能服从真实性这一原则.真实、新鲜是新闻具备的基本条件.任何一条虚检测新闻都会对媒体本身产生负面影响,从而破坏媒体公信力,并对从业人员提出挑战.

《新闻记者》2012年十大检测新闻中《记者扮流浪汉进救助站被打》,就是记者检测扮这一群体“策划”了这则新闻.“策划”新闻与新闻策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的无视,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后者是以真实新鲜为基础的,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传播者发出信息到受传者接受并反馈信息这一过程中.记者策划的这则新闻,是一种“合理想象”,它并没有起到让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关注的作用,反而对媒体公信力起到破坏作用.

第二,新闻失实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如有关境外互联网站报道广东省个别餐馆用死婴烹煮成汤,出售给台湾商人食用,这则耸人听闻的新闻.直到2013年,这条已经证实了的检测新闻依旧在互联网上流传.通过谷歌搜索查询到此类中文新闻有713万条,英文新闻有112万条.可见,一条检测新闻对党、人民、政府以及国家的持续影响有多大.

对于新闻来说,小到记者写作时一个标点运用错误,大到对于本国或他国的“恶意捏造”或是文化误读,都会造成严重的失实.无论是出现具体失实还是出现总体失实,新闻失实本身都会给传播者和受传者带来信息的误读,也会对媒体本身、国家本身以及国际关系带来灾难.

(毕可:武汉电视台;孙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